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冬冬

作品数:98 被引量:532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29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黄姑鱼
  • 24篇牙鲆
  • 23篇养殖
  • 16篇黄鱼
  • 12篇小黄鱼
  • 10篇性状
  • 10篇养殖群体
  • 10篇幼鱼
  • 9篇杂交
  • 8篇染色体
  • 8篇褐牙鲆
  • 7篇形态性状
  • 7篇胚胎
  • 7篇染色
  • 7篇细胞
  • 6篇性腺
  • 6篇通径
  • 6篇通径分析
  • 6篇胚胎发育
  • 6篇微卫星

机构

  • 60篇浙江省海洋水...
  • 28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浙江海洋学院
  • 19篇浙江海洋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莱阳农学院
  • 3篇象山县水产技...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淮海工学院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97篇徐冬冬
  • 63篇楼宝
  • 53篇詹炜
  • 49篇毛国民
  • 29篇史会来
  • 27篇尤锋
  • 20篇张培军
  • 18篇刘峰
  • 17篇王立改
  • 16篇徐永立
  • 16篇程国宝
  • 15篇吴志昊
  • 14篇辛俭
  • 13篇李军
  • 11篇耿智
  • 10篇李三磊
  • 10篇倪静
  • 10篇薛宝贵
  • 8篇程丽娜
  • 8篇马涛

传媒

  • 16篇浙江海洋学院...
  • 6篇海洋与湖沼
  • 6篇海洋科学
  • 6篇海洋科学进展
  • 4篇现代渔业信息
  • 4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科学养鱼
  • 3篇高技术通讯
  • 3篇河北渔业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水产养殖
  • 2篇水产学报
  • 2篇海洋通报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2篇第九届长三角...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4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5篇2012
  • 13篇2011
  • 11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舟山海域优质鱼类繁育及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楼宝罗海忠史会来辛俭傅荣兵徐冬冬柳敏海毛国民詹炜薛宝贵骆季安孙忠程国宝
项目突破了舟山近海海域鮸鱼、褐牙鲆、黄姑鱼、条石鲷、黄鲷、绿鳍马面鲀和矛尾复鰕虎鱼等野生鱼采捕、驯养、亲鱼培育、性腺调控、催产孵化、幼体培育、饵料系列、大规格鱼种培育、病害防治、饲料营养和养殖等系列关键技术。在项目实施期...
关键词:
关键词:病害防治人工育苗
雌核发育系黄姑鱼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探究雌核发育黄姑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188尾6月龄左右雌核发育系黄姑鱼,分别测定形态性状,包括全长(X_1)、体长(X_2)、头长(X_3)、躯干长(X_4)、尾长(X_5)、尾柄长(X_6)、尾柄高(X_7)、体高(X_8)和体质量。进行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复相关指数。结果表明,黄姑鱼雌核发育群体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97。通径分析得知,体高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0.335),可确定为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决定系数分析结果和通径分析结果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所选雌核发育黄姑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总决定系数为R^2=0.90;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全长、躯干长、头长、尾柄高、体高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Y=-164.333+2.707*X_1+3.204*X_3+9.886*X_4+29.171*X_7+17.041*X_8。
刘阳阳刘峰楼宝陈睿毅徐冬冬詹炜王立改
关键词:通径分析形态性状
卵黄囊期鲻鱼仔鱼发育及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2014年
利用激素注射和人工繁殖技术获得的鲻鱼受精卵,对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和水层垂直分布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23℃水温下,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65±0.18 mm,卵黄球长径0.96±0.24 mm,油球直径0.38±0.12 mm,卵黄球在孵化后第5天消失,油球为第10天完全吸收;(2)不同水深(20、40、60 cm)对鲻鱼的孵化率影响显著(P<0.05),但对卵黄囊期仔鱼的死亡率影不显著(P>0.05);(3)孵化后的第3天和第8天,仔鱼在水层中发生向下迁移变化,并伴随2个死亡高峰。
詹炜楼宝毛国民陈睿毅徐冬冬
关键词:鲻鱼仔鱼发育
黄姑鱼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人工养殖黄姑鱼的性腺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各个发育阶段的细胞学形态和生理学特征,将黄姑鱼性腺在第一次性周期内的发育过程划分为5个时期。2月龄之前,黄姑鱼精巢和卵巢均处于第Ⅰ期;5月龄时黄姑鱼卵巢发育至第Ⅱ期,11月龄时卵巢发育进入第Ⅲ期,23月龄进入到第Ⅳ期,24月龄可发育成熟(第ⅴ期);精巢在3月龄时处在第Ⅱ期,4月龄发育至第Ⅲ期,6月龄进入Ⅳ期,11月龄即可发育成熟(第ⅴ期),精巢发育明显快于卵巢。随着日龄的增加,黄姑鱼孵化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的4、5月份,雌性和雄性GSI都出现了明显增加,特别是在24月龄时,GSI系数显著增长,标志着黄姑鱼已经开始进行生殖活动。
马世磊耿智徐冬冬楼宝毛国民詹炜
关键词:黄姑鱼卵巢性腺发育组织切片
一龄四指马鲅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在人工养殖的一龄四指马鲅中随机选取236尾,测量其全长、体长、体重、体高、体厚等11个表型性状,以表型性状为自变量,采用通径分析计算体重为因变量的决定系数、通径系数及复相关指数。然后比较各个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影响大小,确定各表型性状中影响一龄四指马鲅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为四指马鲅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测量指标。结果表明:体重与所测定的表型性状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其显著水平(P<0.01);叉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696)最大和决定程度(48.44%)最高,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体重与实验研究中所选表型性状的复相关系数为R2=0.909,表明实验所选性状是主要影响体重的表型性状。以体高、体厚和叉长为自变量,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6.045+6.231x3+7.636x8+9.609x7。
齐明侯俊利楼宝陈睿毅徐冬冬詹炜毛国民张涛金煜华柏爱旭
关键词:形态性状通径分析
一种牙鲆幼鱼性腺mRNA原位杂交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幼鱼性腺mRNA原位杂交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牙鲆幼鱼性腺mRNA原位杂交的方法。取洗涤后样品经过量浓度为4%PFA溶液固定;固定后用100%甲醇溶液于‑20℃保存,将上述固定后保存样品经处理作为原位杂交样品;上...
焦爽范兆飞尤锋徐冬冬谭训刚
文献传递
石首鱼类的生殖细胞移植研究
鱼类生殖细胞移植是将供体(donor)的外源生殖细胞移植到受体中,利用受体生产供体的配子,繁育供体的后代,也被形象的称为“借腹生子”或代孕亲鱼(surrogate broodstock)技术。该技术在缩短鱼类性成熟周期,...
徐冬冬Takeuchi Yutaka
关键词:黄姑鱼
一种提取单个鱼卵仔鱼微量总DNA的简便快速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DNA提取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提取单个鱼卵仔鱼微量总DNA的简便快速方法。对采集的鱼卵或仔鱼进行固定保存。冲洗去除固定液后,加入DNA提取缓冲液和细胞裂解缓冲液,将鱼卵或仔鱼剪碎后再加入蛋白酶K和RNA酶,...
尤锋吴志昊王伟徐冬冬张毅张培军徐永立
文献传递
牙鲆dmrt1基因的克隆及其与P450arom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通过基因组步移和3’RACE获得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dmrt1的cDNA全序列,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909bp,其编码的蛋白具有高度保守的DM结构域,5’UTR区含有性别相关转录因子Sox9和Sox5的结合位点。牙鲆dmrt1基因只在牙鲆的性腺中表达,且在精巢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表明牙鲆的dmrt1可能是一种性别相关基因。同时,对牙鲆的另一性别相关基因P450arom在成体各组织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除在牙鲆的性腺中有表达外,在肾脏、脾脏、鳃和脑等其他组织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牙鲆P450arom基因在性腺中的表达也存在两性差异,其表达模式与dmrt1的正好相反,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精巢。
文爱韵尤锋孙鹏徐冬冬吴志昊马得友李军张培军
关键词:DMRT1P450AROM
水温和盐度对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是极具海水养殖潜力的高价值经济鱼类。研究不同水温(14~32℃)和盐度(5~45)条件下黄姑鱼受精卵的孵化,结果表明,水温低于17℃和高于32℃时不能孵化;盐度低于15和高于50时也不能孵化。在海水盐度25时,孵化适宜水温为20~29℃,最佳水温为20~23℃;在水温(22.0±0.5)℃时,黄姑鱼孵化的适宜盐度为25~40,最佳盐度为25。通过均匀设计,分析水温(X1)和盐度(X2)对孵化率(Y)的综合影响,获得最佳回归模型为Y=254-4.52X1-2.78X2(R2=0.8808),水温和盐度对回归的贡献率分别为64.8%和55.1%;预测最佳孵化条件为水温20℃、盐度24。
詹炜楼宝耿智李三磊毛国民程国宝徐冬冬史会来
关键词:黄姑鱼水温盐度孵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