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波

作品数:27 被引量:264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动脉瘤
  • 17篇血管
  • 16篇栓塞
  • 16篇颅内
  • 10篇颅内动脉
  • 10篇颅内动脉瘤
  • 9篇弹簧圈
  • 9篇颈动脉
  • 8篇动脉
  • 7篇血管内治疗
  • 7篇静脉
  • 6篇栓塞治疗
  • 6篇颅内宽颈动脉...
  • 6篇颈动脉瘤
  • 6篇宽颈动脉瘤
  • 4篇弹簧圈栓塞
  • 4篇动静脉
  • 4篇血管内支架
  • 4篇栓塞材料
  • 4篇内支架

机构

  • 20篇北京市神经外...
  • 6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25...

作者

  • 27篇张静波
  • 26篇吴中学
  • 24篇李佑祥
  • 23篇姜除寒
  • 16篇姜鹏
  • 13篇杨新健
  • 12篇张友平
  • 12篇王忠诚
  • 11篇尹可
  • 10篇吕明
  • 8篇刘爱华
  • 7篇贺红卫
  • 4篇杨新建
  • 3篇吕宪利
  • 2篇肖福顺
  • 2篇江裕华
  • 2篇孙树清
  • 1篇庞琦
  • 1篇穆士卿
  • 1篇吕明

传媒

  • 11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8
  • 6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2
  • 2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 探讨和总结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梭形动脉瘤的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颅内梭形动脉瘤 ,均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结果 基底动脉处 4例 ,椎动脉远端 7例 ,11例全部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 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的表现。 7例造影随访 3~ 12个月 ,无复发及狭窄。结论 在栓塞颅内梭形动脉瘤时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 ,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 ,保持载瘤动脉通畅 ,提高了颅内梭形动脉瘤的疗效。
吴中学张静波李佑祥姜除寒杨新健张友平尹可王忠诚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梭形动脉瘤弹簧圈栓塞疗法
通过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效果,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应用经股静脉-岩下窦入路和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两种静脉入路对25例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28侧海绵窦进行了栓塞治疗,其中经股静脉-岩下窦入路16侧,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12侧。用电解可控弹簧圈(GDC、EDC)、游离弹簧圈和丝线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病变侧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术后3到24个月对10例进行了脑血管造影复查。对其他15例进行了电话随访。结果20例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5例虽将海绵窦闭塞,但仍残留岩下窦的引流(3例)和翼丛引流(2例)。栓塞术后常见症状为头痛伴呕吐。5例残留瘘口的患者中4例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复查,其中2例残留瘘口消失,1例残留岩下窦引流,1例残留翼丛引流。6例瘘口完全闭塞患者术后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未发现复发,其余14例瘘口完全闭塞患者经电话随访未出现症状。结论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难治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安全有效,对于经动脉途径治疗失败的颈动脉海绵窦瘘,经静脉入路栓塞可作为首选治疗。
刘爱华吴中学姜除寒李佑祥张友平杨新建张静波姜鹏吕明王忠诚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栓塞静脉
支架技术在椎动脉梭形及夹层动脉瘤的应用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探讨和总结应用血管内支架技术在椎动脉梭形及夹层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例采用支架治疗的颅内椎动脉梭形及夹层动脉瘤 ,其中椎动脉梭形动脉瘤 9例 ,全部一期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7例 ,单纯支架技术 2例 ,支架技术二期联合弹簧圈技术治疗 5例。结果  16例全部治愈 13例造影随访 3~ 2 4个月 ,无复发及狭窄。 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的表现。结论 在治疗椎动脉梭形及夹层动脉瘤时应区别对待 ,血管内支架辅助GDC技术可保持载瘤动脉通畅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吴中学刘爱华李佑祥张静波姜除寒杨新健
关键词: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弹簧圈
血管内栓塞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
目的探讨血管内技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的应用条件,评价血管内技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所采用的血管内技术有:(1)单纯GDC栓塞技术:单纯应用GDC栓塞,用于后循环窄颈的动脉瘤和多发动脉瘤中窄颈者;(2)支架结合G...
吴中学王忠诚李佑祥姜除寒杨新健张静波姜鹏刘爱华
文献传递
醋酸纤维素聚合物栓塞AVM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探讨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醋酸纤维素聚合物 (CAP)栓塞AVM的可行性 ;寻找CAP和二甲基亚砜 (DMSO)栓塞AVM的体内最佳配比 ;建立通过微导管注射CAP和DMSO的技术程序 ;评价CAP栓塞AVM的急性和慢性病理改变。方法 采用家猪为实验动物 ,共 2 6只。通过微导管超选择入猪的颅底血管网 (RMB)注射CAP和DMSO。术后一定时期复查脑血管造影 ,并取标本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 通过微导管注射CAP和DMSO无困难 ,未发生微导管粘附于血管壁的情况 ,CAP在RMB内的弥散和铸型良好。亚急性期和慢性期造影复查未见血管再通。病理检查主要以内弹力层的出现断裂或消失 ,单核细胞侵润和散在的异物巨细胞反应为主。结论 CAP作为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 ,无微导管粘附之虞 ,可以在畸形团内较好弥散和铸型 ,并达到永久栓塞的目的。其病理反应不引起不良症状 。
姜除寒吴中学王忠诚姬馨彤李佑祥肖福顺张友平张静波尹可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栓塞材料栓塞治疗醋酸纤维素聚合物
经眶穿刺海绵窦建立脑动静脉畸形的动物模型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评价经眶穿刺海绵窦建立脑动静脉畸形 (AVM )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家猪 6头 ,经眶用穿刺针穿刺海绵窦 ,在猪的颅底血管网 (RMB)和海绵窦之间形成动静脉交通。临床上观察了其短期有效性。并通过微管测压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 通过穿刺可以建立RMB和海绵窦之间的动静脉交通 ,其血管造影特点与人类的脑AVM的特点相似。该交通多于 7d内自发闭塞。结论 经眶穿刺海绵窦建立脑AVM模型方法简便。
姜除寒李卫东吴中学李佑祥亓卫国肖福顺潘石张静波尹可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疾病模型动物模型海绵窦
10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支架应用被引量:61
2005年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探讨其技术要点、并发症防治及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血管内支架技术应用。单纯支架技术 6例,一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动脉瘤 59例,二期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40例,一期治疗病例中,先放微导管后放支架 28例,先放支架后放微导管 31例。结果 106例患者宽颈动脉瘤 60例,梭形动脉瘤 25例、夹层动脉瘤 15例、假性动脉瘤 6例。支架无法到位 1例, 105例第一次栓塞术后即时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 70例(66 7% ), 动脉瘤大部分栓塞 35例(33. 3% )。术中动脉瘤破裂 3例,术后脑梗塞 4例,支架移位 4例。80例 3个月至 24个月造影随访,动脉瘤消失50例(62. 5% ),部分残留 30例 ( 37. 5% ),其中 20例行再次弹簧圈栓塞,完全栓塞 15例 ( 75% )。80例两次完全栓塞共 65例(82. 5% )。临床随访 105例病人死亡 1例,术后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2例。结论 支架技术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提高了颅内复杂动脉瘤的近期疗效,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一种有效方法,但长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吴中学王忠诚刘爱华李佑祥张静波姜除寒杨新健姜鹏
关键词:动脉瘤颅内栓塞弹簧圈
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椎基底系动脉瘤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 探讨和总结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椎基底系动脉瘤的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颅内椎基底系动脉瘤,均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结果 基底动脉 3例,椎动脉远端 9例, 12例全部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1例术后出现眩晕的表现。5例随访 3个月,无复发、无狭窄及再出血。结论 在栓塞颅内动脉瘤时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可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提高了颅内动脉瘤的疗效。
张静波吴中学王忠诚李佑祥姜除寒杨新健张友平姜鹏吕明尹可
关键词: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颅内载瘤动脉
Hunt-Hess Ⅳ级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血管内治疗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早期血管内栓塞颅内Hunt-Hess分级Ⅳ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6例16个颅内动脉瘤。结果16例完全栓塞11例,大部分栓塞5例。1例死亡,并发动脉瘤破裂2例、脑血管痉挛3例、脑梗死2例、4例再次栓塞后痊愈。结论早期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Hunt-Hess分级Ⅳ级动脉瘤较理想方法。
刘爱华吴中学李佑祥姜除寒杨新健张静波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HUNT-HESS分级
颅内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对颅内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进行总结 ,探讨其治疗技术要点。方法 :所有病例经股动脉或颈总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确诊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成功栓塞 2 6个动脉瘤 ,复发再次栓塞成功 5例。 1例因位于 C2 水平动脉瘤 ,血流快 GDC难以停住 ,未能成功 ,1例因经济原因未能致密栓塞。结论 :颅内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是一项极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
孙树清吴中学张友平李佑祥姜除寒杨新建张静波姜鹏尹可
关键词: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