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玲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0H指数:4
- 供职机构: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陕西省主要江河水库旱警水位(流量)确定及思考被引量:5
- 2017年
- 旱警水位(流量)的确定对确定江河水库干旱预警等级、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提供科学依据,是做好抗旱应急预案的重要基础。阐述了陕西省干旱情况及旱警水位(流量)确定方法。通过对旱警指标选择、分析计算指标及合理性检验等方面难点处理,综合确定主要江河水库旱警水位(流量),并举例说明在实际抗旱应用中发挥的显著作用。
- 张艳玲
- 渭河流域主要控制断面旱限流量确定被引量:1
- 2013年
- 旱限流量是评估河流干旱等级的水文特征指标,是启动抗旱应急响应等级的重要依据,是做好抗旱水量应急调度的重要基础。依据水文断面下游主要取用水需求,分析计算各取水口取用水量,以取用水量与河道生态流量之和作为初值,综合确定旱限流量。通过对渭河流域主要控制断面旱限流量的分析研究,确定拓石、魏家堡、咸阳、临潼、华县的旱限流量分别为:16.0、11.0、10.0、50.0、12.0 m3/s,为科学合理判断水文干旱等级及进行抗旱指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 张艳玲孙夏利顾钊
- 关键词:渭河流域
- 汉江子午河流域洪水预警指标及阈值计算方法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用汉江子午河流域水文站及雨量站监测资料,采用区域临界雨量法、洪水与降雨频率分析法对预警断面临界雨量分析确定;以警戒流量(水位)、保证流量(水位)等防汛特征值为目标,结合洪水频率结果,确定预警断面的临界流量(水位)。结果表明:预警断面有水文站控制的采用临界流量(水位)为预警指标,预警断面无水文站控制的采用临界雨量为控制指标,并将结果应用于子午河流域预警发布,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秦岭北麓及汉江支流的洪水预警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张艳玲邰高曦
- 关键词:预警指标阈值计算方法
-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及水环境的综合治理研究被引量:26
- 2001年
- 渭河流域是陕西省最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渭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水量的变化、水质污染情况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本文通过对渭河流域水资源及水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阐明水源污染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提出水资源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 张艳玲
-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水质污染渭河流域
- 西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4
- 2001年
- 针对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 ,干旱缺水日趋严重 ,水利建设投入不足 ,设施薄弱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不均衡 ,体制不顺 ,管理粗放 ,用水浪费严重等问题 ,提出了全面推行节水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认真搞好水利扶贫、合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大力开发西部水电。
- 张艳玲葛芬莉周红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
- 渭河流域南山支流洪水成因及预警预报方法研究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小河流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多发,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已成为防洪减灾最薄弱环节,也是今后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渭河南山支流洪水是渭河干流洪水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渭河下游渭南市境内南山支流,由于...
- 张艳玲巨兴顺李军社
- 关键词:南山支流中小河流预警预报
- 文献传递
-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被引量:60
- 2002年
- 分析了渭河流域降雨和径流的时空分布以及蒸发和泥沙的特性 ,阐明渭河流域的洪涝旱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水土流失、水资源利用对河流泥沙的影响 ,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对渭河流域的规划治理。
- 张艳玲
- 关键词:降水径流泥沙渭河流域
- 千河流域枯季径流变化规律分析及月径流预报被引量:1
- 2008年
- 通过对千河流域枯季径流演变规律的分析研究,建立了适合千河流域枯季月径流预报方案,为冯家山水库水量调度及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的依据。
- 张艳玲
- 关键词:枯季径流径流预报
- 渭河中下游区径流变化特性及非汛期径流量预报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依据《陕西省地表水资源》(1956年~2000年45年资料系列),渭河流域省内多年平均径流量56.22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3.8mm。其中北洛河流域省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82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为31.8mm:泾河流域省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37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7.3mm。从天然径流分区组成看,渭河南岸来水量占渭河流域来水量的48%以上,而集水面积仅占渭河流域面积的20%,南岸径流模数是北岸的3倍左右。
- 张艳玲
- 关键词:径流变化年平均径流量非汛期中下游地表水资源
- 水文信息化技术在我省水利防汛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6年
- 水情信息化是水文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水文进行技术改造,采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逐步实现水情现代化。水文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洪决策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的减少洪水灾害损失,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 张艳玲
- 关键词:水文信息化技术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