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创新人才开发资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综合征
  • 3篇腭裂
  • 3篇唇腭裂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因子Α
  • 2篇妊娠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围产
  • 2篇围产儿
  • 2篇化生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健康
  • 2篇发生率
  • 2篇非综合征型
  • 2篇非综合征型唇...
  • 2篇LOGIST...
  • 2篇病例

机构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成都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柳州市疾病预...
  • 1篇武汉市妇女儿...
  • 1篇武汉市疾病预...
  • 1篇钦州市中医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海南省妇幼保...

作者

  • 15篇张玉
  • 11篇杜玉开
  • 4篇方为民
  • 4篇郭燕
  • 3篇吴宇
  • 3篇刘建琼
  • 2篇程郁离
  • 2篇罗雅丽
  • 2篇张萍
  • 2篇黄跃华
  • 2篇杨梅
  • 2篇王维
  • 2篇祝慧萍
  • 2篇刘伟
  • 2篇张康
  • 1篇孔雯骅
  • 1篇王存库
  • 1篇罗欣
  • 1篇彭劲松
  • 1篇杨年红

传媒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省村民免费健康体检项目的实施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2012年
目的:对海南省村民免费健康体检项目进行效果及满意度评价。方法:从29 435名参加过体检的村民中分层抽取600人进行体检项目的效果及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体检项目按期执行率100.00%,任务完成率98.12%;村民的疾病总检出率为28.33%,94.67%以上的村民认为体检项目在时间安排、体检项目及流程安排等方面较合理,95.33%的村民对体检环境满意,82.33%的村民认为体检结果反馈及时,83.00%的村民认为体检医生的态度很好。结论:体检项目如期顺利完成,项目覆盖范围广,受益人群多,村民对体检项目总体满意度高,项目对社会各层面都产生了效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张玉方为民樊利春黄文明吴宇杜玉开
关键词:健康体检
柳州地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环境危险因素1:1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柳州地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分析各因素的危险程度。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广西柳州地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进行了环境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配对资料χ2检验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易感性有关的环境因素,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儿童与正常健康对照儿童178对。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中单纯唇裂53例,唇裂合并腭裂79例,单纯腭裂46例。多因素分析提示居住在农村(OR=2.35)、母亲孕前6个月或孕早期接触宠物(OR=4.46)、母亲孕前6个月或孕早期被动吸烟(OR=2.20)、先兆流产(OR=20.8)、母亲慢性病史(OR=31.84)、母亲出生缺陷家族史(OR=11.14)、父亲职业有害物理因素接触史(OR=4.62)是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母亲孕前6个月至孕早期补充叶酸(OR=0.30)、父亲文化程度高(OR=0.14)是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影响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根据研究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措施,提高孕前保健意识,对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将起到积极作用。
张玉农铮邱萍刘静杨梅张康杜玉开
关键词: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环境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武汉市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妊娠期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999年1月~2008年2月在两所附属医院诊断的10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抽取143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有本次妊娠年龄、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紊乱病史、自然流产次数、母亲患糖尿病史、父亲患糖尿病史,OR(95%CI)值分别为1.50(1.14~2.04)、0.36(0.16~0.84)、3.85(1.59~9.36)、3.00(1.56~5.77)、3.89(1.15~13.17)、6.54(2.42~17.69)。结论:妊娠年龄、月经周期紊乱病史、自然流产次数、母亲患糖尿病、父亲患糖尿病史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而月经初潮年龄>14岁为其保护因素。
刘建琼刘艳祝慧萍郭燕张玉方为民杜玉开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LOGISTIC回归模型
2008--2012年武汉市儿童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特征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2008--2012年武汉市14岁及以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样症状患儿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ItSV)的感染情况及病毒流行特征。方法于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武汉市某医院门诊和急诊患者中,选择14岁以下的流感样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2854例。研究对象各采集1份咽拭子标本,共采集2854份。从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中提取病毒核酸,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PCR)对流感病毒和RSV进行核酸检测和亚型鉴定,分析两种病毒感染的时间和年龄特征。结果2854例患儿检测流感病毒阳性758例,阳性率为26.6%。其中,甲型流感病毒阳性547例(19.2%)、乙型流感病毒阳性211例(7.4%)。流感病毒每年流行呈双峰特征,即夏季峰和冬春季峰。6~14岁组患儿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为48.0%(275/573),明显高于3~5岁组[26.6%(213/801)]和3岁以下组[18.3%(270/1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87.432,P〈0.01)。患儿中RSV检测阳性219例,阳性率为7.7%,其中,RSV—A阳性108例,RSV—B阳性112例,混合感染1例。RSV流行呈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秋、冬、春季,占全部发病病例的96.8%(212/219),每年流行情况波动较大。RSV—A、RSV—B交替流行,交替周期为2年,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及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以RSV—B感染为主,分别占76.6%(36/47)和96.9%(62/64);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及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以RSV—A感染为主,分别占92.5%(37/40)和100.0%(48/48)。但随着年龄的增长,RSV—A和RSV—B阳性率不断下降(RSV—A:x。=36.223,P〈0.01;RSV—B:x。:36.281,P〈0.01),其中,RSV—A在〈1、1、2、3、4、5~9、10~14岁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7.0%(26/373)、5.9%(39/662)、4.0%(18/445)、3.2%(13/406)、1
王英张玉孔雯骅朱洪浩林新明余滨胡权缪小平郭德银彭劲松
关键词:正黏病毒科儿童
初产前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妇女健康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索初产前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妇女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2003年5月~11月在武汉市6所医院住院分娩的1 500例单胎初产妇按照有无人工流产史分为人工流产组和非人工流产组,于产后第2天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摘抄住院病历.结果 在前置胎盘、分娩期胎盘并发症(包括胎盘粘连、残留、植入)、第三产程延长以及产后出血比例方面,人工流产组均高于非人工流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492、10.4513和4.7152,均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工流产高危行为(包括人工流产史、人工流产次数、末次人工流产与本次妊娠时间间隔)会使第三产程延长的风险增加,OR=1.397(95%CI:1.023~2.178).结论 初产前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妇女健康的影响较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刘建琼赵艳霞郭燕祝慧萍张玉方为民杜玉开
关键词:人工流产再次妊娠第三产程LOGISTIC回归分析
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0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出生缺陷发生的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出生缺陷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宝安区2006—2010年所有开展助产的医院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共发现出生缺陷儿3800例,总发生率为14.27‰。前5位出生缺陷类型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外耳畸形(小耳、无耳除外)、唇裂合并腭裂和马蹄内翻足。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户籍人口(1.85%)>暂住人口(1.48%)>流动人口(1.39%);男性(1.54%)>女性(1.25%);孕妇<20岁和≥30岁高于20~29岁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出生缺陷发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应加强优生保健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孕前检查,提高产前筛查及诊断水平,从而有效地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程郁离张玉王维黄跃华张萍罗雅丽杜玉开
关键词:围产儿发生率
TGFα、Wnt3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关系研究
目的:1.调查了解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各因素的危险程度; 2.探索TGFα基因TaqI、BamHI和RsaI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突变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易感性的关系; 3.探索Wnt3基因rs...
张玉
关键词: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病例对照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多态性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文献传递
中国人群TGF-α基因TaqⅠ位点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TGF-α基因TaqⅠ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方法以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与对照组TGF-α基因TaqⅠ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的OR值为效应指标,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文献总库、维普、万方以及MEDLINE,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使用STATA10.0对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进行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病例对照(病例亲本)研究,其中病例组1177例,对照组1293例。以等位基因C1以及基因型C1C1为参照,提示在TGF-α基因TaqⅠ位点中携带等位基因C2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显著相关,携带C1C2或C2C2基因型的个体发生NSCL/P的风险增加(OR=2.00,95%CI:1.63~2.46)。结论在中国人群中,TGF-α基因TaqⅠ位点携带C1C2或C2C2基因型可能是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的危险因素。
张玉杨梅仇君刘伟张康杜玉开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多态性非综合征性唇腭裂META分析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模式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2年
目的 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模式的现况研究,了解影响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模式满意度的因素,为进一步促进教学体制改革和完善教学结构提供依据.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自编问卷,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于2009年5月~10月对预防医学专业在校学生开展现场问卷调查并组织专题小组讨论,同时对已经毕业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邮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对在校生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48份;对毕业生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1份.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在校生和毕业生认为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必修课课程设置合理;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设施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讨论式教学和设计型实验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学生所在年级、所学专业和对专业满意度是影响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评价的主要因素.结论 根据影响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模式评价的主要因素,尽早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明确专业方向,建立网络平台,提供职业培训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王思喆张玉杜玉开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影响因素
不同措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措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48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婴幼儿接受过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根据措施的不同分组,比较影响阻断措施的因素和各阻断措施的效果。结果:孕产妇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丈夫职业、HbeAg阳性对乙肝母婴阻断措施的有影响(P<0.05);不同干预措施婴幼儿6个月后HBsAg阳性率、6个月内和6个月后HBsAb抗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脐血HBV-DNA阳性率最低;婴幼儿出生6个月后HBsAg阳性率,儿童组和联合组低于疫苗组和孕妇组,出生后6个月内HBsAb阳性率和6个月后HBsAb阳性率孕妇组均为最高,其次为联合组。结论:母婴联合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优于其他措施。
郭燕张玉刘建琼吴宇王存库杜玉开
关键词:乙肝母婴传播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