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明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多酚
  • 9篇茶多酚
  • 8篇血管
  • 8篇肿瘤
  • 6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5篇小鼠
  • 4篇血管生成
  • 4篇小鼠乳腺
  • 4篇小鼠乳腺癌
  • 3篇移植性
  • 3篇抗肿瘤
  • 2篇新生血管
  • 2篇脏器
  • 2篇乳腺癌组织
  • 2篇器官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肿瘤抑制

机构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云南天秀植物...

作者

  • 14篇张燕明
  • 10篇徐力
  • 9篇陈信义
  • 4篇李冬云
  • 2篇郭明
  • 2篇刘军霞
  • 2篇郎海燕
  • 2篇孙海燕
  • 2篇丁晓庆
  • 2篇侯丽
  • 2篇孙韬
  • 2篇苏伟
  • 1篇贾枚
  • 1篇王亚军
  • 1篇储真真
  • 1篇赵晓东
  • 1篇马成杰
  • 1篇张红钧
  • 1篇李忠
  • 1篇田劭丹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北京中医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癌症进展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缓解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诱导缓解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20例初治AML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临床疗效总结和研究对比,并根据治疗中是否使用中药将患者分为中药+化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简称对照组)。观察诱导缓解期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从临床疗效(完全缓解率、有效率、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支持疗法、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观察对比,分析中药参与治疗后有无治疗优势。结果:(1)两组CR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0%和60%,60%和70%,治疗组CR率及有效率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其症状量化积分明显减少,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化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红细胞输注均量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小板输注均量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均量少于对照组,经检验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3、化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比较,其中肝损害发生率两组分别为30%和8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AML,中药在支持疗法中显示出一定优势,可以减少患者的输血用量;(2)中药在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方面初见端倪;(3)中药参与治疗在提高白血病CR率方面有无优势?本项研究尚不能确定。
丁晓庆王亚军孙海燕郭明郎海燕张燕明刘军霞苏伟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肝损害骨髓抑制
茶多酚抗肿瘤研究进展与前景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茶叶具有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功能。可治疗头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疟、痢等病证。茶叶主要活性成分为茶多酚,现代研究表明,茶多酚除有抗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外,还具有细胞毒作用、诱导肿瘤细胞调亡与分化、抗畸变、抗癌症转移等综合效应。因此,我们认为,茶多酚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深入研究的价值。
徐力李冬云张燕明陈信义
关键词:茶多酚抗肿瘤抗肿瘤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细胞毒作用解毒功能
茶多酚干预乳腺癌组织及重要器官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移植性小鼠乳腺癌(EMT_6)组织与重要脏器(心、脑、肾)组织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影响。方法:应用小鼠可移植性乳腺癌EMT_6细胞株,经培养传代后,以纯系BALB/c小鼠为荷瘤动物进行移植,并采用茶多酚灌胃及局部注射两种干预措施,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乳腺癌组织VEGF、bFGF、TIMP-2表达,并测定心、脑、肾组织中VEGF及TIMP-2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茶多酚两种给药途径的肿瘤组织VEGF、bFGF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TIMP-2阳性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心、脑、肾组织VEGF、TMP-2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茶多酚可明显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并特异性的作用于肿瘤靶点部位,预示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张燕明陈信义徐力
关键词:小鼠乳腺癌TIMP-2
茶多酚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效应机制研究
陈信义张燕明徐力侯丽李冬云田劭丹李忠许亚梅贾玫张红钧
该成果从文献整理、体外组织器官培养、动物抑瘤实验与免疫组化实验四方面综合评价了茶多酚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效应机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①、茶多酚能明显抑制体外无血清培养的大鼠主动脉新生血管生成;  ②、茶多酚灌胃、局部...
关键词:
关键词:茶多酚肿瘤新生血管抗肿瘤
茶多酚对大鼠主动脉微血管样结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开展茶多酚对大鼠主动脉微血管样结构影响,为其抗肿瘤血管生成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实验资料。方法:大鼠主动脉无血清培养,加入茶多酚大、中、小剂量及bFGF(碱性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观察对微血管结构影响。结果:茶多酚大、中、小剂量均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结论:茶多酚能抗血管生成。
徐力孙韬张燕明陈信义
关键词:茶多酚抗血管生成
茶多酚抗移植性乳腺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移植性小鼠乳腺癌(EMT_6)生长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茶多酚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小鼠可移植性乳腺癌(EMT_6)细胞系经传代培养后,对纯系BALB/c小鼠进行肿瘤移植,以茶多酚进行干预性治疗,通过抑瘤率评价茶多酚对EMT_6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茶多酚灌胃和局部注射组对EMT_6的抑瘤率分别为37.43%、40.94%。结论茶多酚对EMT_6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张燕明徐力陈信义
关键词:茶多酚肿瘤抑制作用
茶多酚抗移植性小鼠乳腺癌血管生成机制研究
目的: 肿瘤的增长和转移依靠肿瘤微血管的生成为其提供营养和途径,乳腺癌是常见多发肿瘤,其肿瘤组织微血管丰富,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因子与乳腺癌的预后呈密切相关。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证实茶多酚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抗...
张燕明
关键词:茶多酚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
茶多酚对乳腺癌组织及重要器官微血管密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小鼠乳腺癌组织及重要脏器(心、脑、肾)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影响,用以判定茶多酚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特异性。方法应用小鼠可移植性乳腺癌EMT6细胞株,经培养传代后,以纯系BALB/c小鼠为荷瘤动物,并以茶多酚灌胃及局部注射两种干预方法,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乳腺癌组织和心、脑、肾组织MVD。结果茶多酚灌胃组、局部注射组肿瘤组织MVD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心、脑、肾组织MVD茶多酚灌胃组、局部注射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茶多酚可选择性地抑制乳腺癌组织微血管生成,对心、脑、肾组织无显著的影响。
张燕明陈信义徐力
关键词:茶多酚小鼠乳腺癌微血管密度脏器组织
三七虫草混合粉抗小鼠乳腺肿瘤及其新生血管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三七虫草混合粉抗移植性小鼠乳腺肿瘤(EMT6)及其新生血管形成效应。方法应用小鼠可移植性EMT6细胞株,经培养传代后,以纯系BALB/C小鼠为荷瘤动物进行移植,并以三七虫草混合粉进行干预,在观察肿瘤抑制率基础上,将肿瘤组织以常规石腊包埋、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Ⅱ(TIMP-2)表达。结果所设计两个实验剂量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8.95%、37.64%;实验两组肿瘤组织MVD、VEGF阳性表达明显降低,TIMP-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结论三七虫草混合粉能够抑制小鼠乳腺肿瘤生长,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张燕明李晓明陈信义徐力
关键词:乳腺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补肾生血方防治化疗血液学毒性反应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09年
随着肿瘤化疗方案应用进展,化疗已成为肿瘤临床综合治疗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所造成血液学毒性反应已严重影响化疗正常进行,从而导致临床疗效降低。据国外文献报道,与化疗中Ⅳ度血液学毒性反应有关的治疗相关性死亡率可达4%-21%。因此防治化疗药物所致的血液学毒性反应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储真真陈信义孙韬贾枚张燕明赵晓东卢殿荣田同德
关键词:补肾生血方白细胞减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