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满郎

作品数:58 被引量:899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天文地球
  • 2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1篇盆地
  • 18篇层序
  • 18篇储层
  • 15篇地层
  • 13篇三叠
  • 12篇三叠统
  • 12篇上三叠统
  • 11篇准噶尔盆地
  • 11篇层序地层
  • 10篇侏罗系
  • 10篇鄂尔多斯盆地
  • 9篇砂岩
  • 8篇气藏
  • 7篇斜坡
  • 7篇阜东斜坡
  • 6篇岩性
  • 6篇砂岩储层
  • 6篇四川盆地
  • 5篇须家河组
  • 5篇油气

机构

  • 4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3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西南...
  • 3篇中国石油
  • 2篇西北大学
  • 2篇新疆大学
  • 2篇枣庄学院
  • 2篇新疆石油管理...
  • 1篇长江大学
  • 1篇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8篇张满郎
  • 24篇李熙喆
  • 17篇谢武仁
  • 11篇张琴
  • 10篇朱筱敏
  • 10篇谷江锐
  • 8篇郭振华
  • 8篇郑国强
  • 6篇姜在兴
  • 6篇田继军
  • 6篇张林
  • 5篇杨威
  • 5篇周兆华
  • 4篇万玉金
  • 4篇谢增业
  • 3篇王贵文
  • 3篇马石玉
  • 3篇罗瑞兰
  • 3篇付晶
  • 3篇钱爱华

传媒

  • 7篇天然气地球科...
  • 5篇沉积学报
  • 4篇古地理学报
  • 3篇天然气工业
  • 3篇岩性油气藏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测绘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黄渤海海洋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环境遥感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地震相研究被引量:24
2001年
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地层进行了研究 ,选择了可信度较高的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 ,辅助地震反射振幅、连续性等参数 ,对地震相进行了划分命名。在研究区 6个地震层序中共识别出平行席状地震相、亚平行席状地震相、前积地震相、亚平行波状乱岗状地震相、透镜状地震相、充填地震相及楔状地震相等多种地震相类型。这些地震相在平面分布上具有差异性 。
张琴朱筱敏张满郎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地震相地震层序
川中上三叠统须二段厚层砂岩的成因及其对储层、气藏的控制被引量:14
2008年
在面积近10 000 km2的川中地区,厚度可达120 m的须二段砂岩近乎均匀的展布。对须二段砂岩的成因向来都有争议,造成了川中许多井在厚层砂岩裸眼试气,形成了目的层不明确的现象。该文根据测井曲线的逆粒序层、风暴岩、砂体的沉积构造组合样式及平面展布等特征,判定该套砂岩具有定向水流特征,无明显的双向水流现象,从层理的规模、砂岩组构上看,具大型定向水流特征,由此判定砂岩为三角洲沉积环境。水退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水进三角洲三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砂体纵向叠合形成了厚层的须二段砂岩,同时,分流河道砂体的发育意味着湖平面处于最低位置,因此层序界面应划在分流河道之底,气层的分布也验证了厚层砂岩内层序界面的存在。在致密低孔低渗的上三叠统厚层砂岩中,分流河道砂体储集性能最好,是勘探的有利目标层。
田继军姜在兴李熙喆张满郎
关键词:川中层序界面
川中合川气田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甜点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以川中合川气田须二段为研究对象,利用大量钻、测井资料、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物性分析数据,系统研究了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储层甜点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认为须二段储层甜点纵向上受高频层序界面控制,其平面分布受有利沉积微相、溶蚀成岩相控制.基于沉积相、成岩相、孔隙度、有效砂岩厚度、测试产量的量化加权评价,建立了储层甜点定量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甜点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绿泥石衬边-强溶蚀相、微裂缝-强溶蚀相,具有孔隙度较高(9%~12%及以上)、有效厚度较大(15~20 m及以上)、测试产量较高(4×10^4~10×10^4 m^3/d或更高)的特点.须二段被划分为2个半高频旋回、5个砂层组,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层序界面之上的基准面上升的早期,须二段下部的X2-1砂层组储层最发育,连续性最好;有利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有效储层主要为中粒、中细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发育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微裂缝;须家河组煤系地层生烃高峰期酸性地层水所引起的长石、岩屑和杂基的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溶孔,改善储层物性的主要原因;早期绿泥石衬边胶结提高砂岩的抗压强度并抑制石英加大边的形成,从而使得较多的原生粒间孔隙得以保存;在雷口坡组古残丘顶部的须二段砂岩中,由于差异压实而发育微裂缝,这种微裂缝大幅改善了储层的渗透能力.归纳出7种成岩-储集相组合类型,基于沉积相-成岩相耦合,结合储层物性、有效厚度、测试产量定量评价,筛选出3个储层甜点发育区.Ⅰ类储层分布于三角洲前缘主河道和汇流区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叠置砂体与绿泥石衬边-强溶蚀相或微裂缝-强溶蚀相耦合区域,绿泥石衬边-强溶蚀相呈片状分布,范围较大,而微裂缝-强溶蚀相分布局限,微裂缝发育部�
张满郎谷江锐孔凡志郭振华钱玮玮付晶郑国强石石
关键词:致密砂岩须二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砂岩储层特征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根据134口井的岩石学、物性等资料,较系统地描述了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该组发育须二段、须四段和须六段3套厚层砂岩,岩石类型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以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和石英砂岩为辅,其岩石组份随物源的变化而变化,从须二段到须六段岩石中岩屑含量逐渐增多,其中长石岩屑砂岩为富气岩石类型;砂岩剩余原生粒间孔、粒间及粒内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杂基孔和微裂缝为次要储集空间,剩余原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储层的基本储集性质,次生孔隙的发育决定了优质储层的发育;储层致密主要是由早期压实和晚期胶结作用造成,而溶蚀作用和绿泥石衬边则起到增大和保护孔隙的作用,为有利的成岩作用。
谢武仁杨威李熙喆谢继荣谢增业张满郎金慧
关键词: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岩石类型储集性能成岩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划分及演化被引量:33
2009年
利用露头、岩心、钻测井、地震资料,进行层序界面识别,建立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层序地层格架,将其划分为5个二级层序、19个三级层序,并分析了层序的体系域构成及其基本特征。二级层序对应于特定的构造—沉积演化阶段:SS1—裂陷海湾与局限海共存阶段;SS2—统一陆表海阶段;SS3—近海平原沼泽、三角洲阶段;SS4—近海湖盆沉积阶段;SS5—内陆红色碎屑岩沉积阶段。建立了三种层序格架中的沉积砂体发育模式(包括太原组的海陆交互相潮坪—三角洲模式,山西组的近海平原沼泽—三角洲模式、下石盒子组的辫状河—辫状三角洲模式),并对层序格架中的主要砂体类型及分布进行分析预测。
张满郎李熙喆谷江锐谢武仁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层序划分砂体类型层序地层模式
川陕地区碎屑岩岩性气藏对比研究
李熙喆张满郎谢武仁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侏罗系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和隐蔽圈闭被引量:39
2002年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侏罗系沉积时期 ,存在地形坡折带。根据不整合面、稳定分布的厚煤层等标志将侏罗系中下统划分成 4个沉积层序。以地层叠置样式、局部分布的煤层以及地形坡折带在沉积层序中的位置 ,细分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以深切谷 (辫状河 )沉积为特征 ;湖侵体系域以广泛分布的湖相沉积为特征 ;高位体系域发育进积式三角洲。在建立具地形坡折带的陆相湖盆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模式和分析成藏条件的基础上 。
朱筱敏康安张琴张满郎况军吴晓智韩军
关键词:含煤岩系层序地层隐蔽圈闭侏罗系准噶尔盆地
川西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综合评价被引量:17
2008年
通过大量岩心、薄片观察和钻测井、储集物性资料分析,发现川西南地区须家河组储集体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其分布广泛,物性较差,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质、岩屑质石英砂岩,储集空间为残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和裂缝,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是有利储集体;储层在须二段和须四段发育(须二段储层物性好于须四段),以Ⅱ、Ⅲ类储层为主,Ⅰ类储层分布较少,优质储层受控于构造、沉积相带和岩石粒度。
谢武仁李熙喆张满郎杨威杨萧程娣
关键词:储层评价孔隙类型须家河组上三叠统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岩性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被引量:58
2009年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勘探潜力巨大。对其主要含气层段的天然气分布特点及气水关系研究表明,山西组底部的区域性海退面和石盒子组底部的侵蚀不整合面控制主力气层的发育,气藏平面分布受控于(烃、物)源—(古地)貌—(沉积)相。岩性气藏主要分布于SQ8(山2)、SQ11(盒8下)低位体系域中上部,其中大型—特大型岩性气藏发育在生烃强度大于20×108m3/km2的平缓斜坡区。天然气储层主要为富石英质的粗粒沉积体系,且从东向西含气层位向上迁移。从SQ8(山2)、SQ9(山1)到SQ11(盒8),聚气相带由三角洲前缘向三角洲平原及河流相带迁移。
李熙喆张满郎谢武仁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岩性气藏不整合面古地貌天然气分布
九龙山气田珍珠冲组致密砾岩储层裂缝特征及意义
2021年
九龙山气田下侏罗统珍珠冲组致密砾岩储层裂缝极为发育。根据野外露头及岩心测试分析结果,将裂缝分为低角度缝、斜交缝和高角度缝3种类型,其中低角度缝最为发育;砾岩中石英岩砾石含量越高、砾石砾径越大、含裂缝砾石所占比例越高,裂缝越发育。全直径样品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4.5%之间、裂缝扩溶孔隙度在2%以上,渗透率主要分布在(1~100)×10^(-3)μm^(2)之间、比小柱塞样品渗透率高出3~5个数量级;裂缝发育程度与储层渗透率及单井日产气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裂缝的发育程度对于改善储层储集性和渗透能力、控制气井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毕明威陈世悦张满郎马华灵钱爱华谷江锐
关键词:裂缝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