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梅

作品数:25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细胞
  • 10篇肿瘤
  • 9篇蛋白
  • 6篇细胞癌
  • 5篇氧化氮
  • 5篇一氧化氮
  • 5篇增生
  • 5篇鳞状
  • 5篇鳞状细胞
  • 5篇鳞状细胞癌
  • 5篇免疫
  • 4篇一氧化氮合酶
  • 4篇异型增生
  • 4篇抗原
  • 4篇口腔
  • 4篇P53蛋白
  • 3篇预后
  • 3篇原发性
  • 3篇增殖
  • 3篇增殖细胞

机构

  • 25篇浙江省人民医...
  • 4篇上海市长宁区...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作者

  • 25篇张梅
  • 13篇赵仲生
  • 13篇徐文娟
  • 8篇许励
  • 6篇马杰
  • 5篇茹国庆
  • 4篇方豪
  • 4篇曹之强
  • 4篇张水龙
  • 3篇汤琪乐
  • 3篇朱善济
  • 2篇单江
  • 2篇陈珊
  • 2篇金戈
  • 2篇孟群
  • 1篇丁伟勇
  • 1篇崔秀珍
  • 1篇罗祖炎
  • 1篇孟群
  • 1篇钱峰

传媒

  • 3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口腔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浙江肿瘤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Rb和p16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探讨与细胞周期调节有关的基因改变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73例食管癌中Rb蛋白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Rb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5%(31/73)和671%(49/73),Rb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0005),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05)。49例p16蛋白表达阳性的食管癌中Rb蛋白表达阴性者39例,31例Rb蛋白表达阳性的食管癌中p16蛋白表达阴性者21例,两者呈显著负相关(P<0005);1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呈Rb蛋白和p16蛋白共同表达,3例Rb蛋白和p16蛋白表达呈共同阴性。结论Rb蛋白和p16蛋白表达的有无可分别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参考指标之一,并间接证明Rb蛋白对p16蛋白表达具有负性调节的功能。
赵仲生张梅徐文娟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P16蛋白
胃肠道间质瘤p53 蛋白和p21 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产物p53 蛋白和ras 基因产物 p21 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 G I S T)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了 62 例胃肠道间质瘤这两种蛋白的表达。结果 10 例良性间质瘤p53 和p21 均呈阴性表达,10 例交界性间质瘤中p53 阳性表达者 3 例(30.0% ),p21 阳性表达者 4 例(40.0% ),42 例胃肠道间质肉瘤中阳性表达者 35 例(83.3% ),p21 阳性表达者 31 例(73.8% ),p53 和p21 阳性表达率在交界性间质瘤与间质肉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005, P< 0.01),并分别与胃肠道间质肉瘤的恶性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P<0.005, P< 0.01)。结论 p53 蛋白和p21 蛋白表达对胃肠道良、恶性间质瘤诊断有帮助,病理形态为交界性间质瘤,如p53 表达阳性应诊断为间质肉瘤,p53 和p21 表达的有无还可作为间质肉瘤恶性程度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
马杰徐文娟张梅陈丽红李 丽
关键词:胃肠肿瘤胃肠道间质瘤P21蛋白
支气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异型增生P_(53)蛋白和PCNA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95例支气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异型增生的P53蛋白(DO-7)和PCNA(PC10)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53蛋白阳性者68例,其中高、中、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的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8%、75%和71%;异型增生中P53蛋白阳性51例,其中重度异型增生的阳性率与轻度或中度比较有显著差异(χ2=38.47,P<0.005);P53蛋白阳性的51例异型增生其相应鳞状细胞癌均呈P53蛋白阳性,呈显著一致性(χ2=29.20,P<0.005);PCNA指数≥30%的异型增生者其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PCNA指数<30%的异型增生(χ2=22.20,P<0.005)。提示支气管癌前病变有P53蛋白的过度表达,P53基因突变是支气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P53蛋白阳性的异型增生者其控制细胞增生的功能发生异常,也可能是突变的P53基因赋予这些细胞具有生长优势。
赵仲生张梅汤琪乐马杰孟君朱善济
关键词:异型增生鳞状细胞癌P53蛋白PCNA支气管肿瘤
食管鳞状细胞癌癌旁异型增生组织多种抑癌基因表达的研究
1997年
为了研究食管癌前病变组织中多种抑癌基因表达状况,我们应用P_(53)、P_(16)和nm23蛋白对74例食管癌旁异型增生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P_(53)和P_(16)蛋白均随异型增生病理级别的升高而标记阳性率升高,Ⅰ级异型增生P_(16)阳性率与Ⅱ~Ⅲ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nm23蛋白随异型增生病理级别的升高而标记阳性率下降,Ⅰ~Ⅱ级阳性率与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P_(53)+P_(16)+nm23阳性者8例(10.8%),P_(53)+P_(16),P_(16)+nm23,P_(53)+nm23阳性者25例(33.8%),P_(53),P_(16)和nm23阳性者34例(45.9%),1种以上抑癌基因蛋白阳性者67例(90.5%)。结果提示:食管癌前病变存在P_(53)和P_(16)蛋白过度表达,P_(53)和P_(16)基因突变是食管癌发生的早期事件;nm23蛋白表达水平与异型增生病理级别呈负相关,说明nm23基因不仅能抑制肿瘤转移,而且能部分地抑制肿瘤形成;食管癌前病变存在多种抑癌基因突变或失活。
赵仲生张梅汤其乐马杰孟群王小亚吴志全
关键词:异型增生抑癌基因蛋白鳞状细胞癌
消化道平滑肌肿瘤增值细胞核抗原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1996年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其在消化道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结果良性肿瘤的PCNA平均指数为6.7%,交界性肿瘤为12.12%,恶性肿瘤为32.19%。良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核分裂相与PCNA表达是相关性(r=0.785,P<0.0005),肿瘤大小与PCNA表达是相关性(r=0.496,P<0.0025)。结果提示PCNA染色有助于消化道平滑肌瘤的正确诊断。
赵仲生徐文娟张梅崔秀珍钱峰朱善济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平滑肌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
心包原发性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心包原发性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 4例心包原发性恶性间皮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光镜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男 3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42岁 ;3例呈局限型 ,1例为弥漫浸润型。组织学上可表现为肉瘤样梭形细胞型、上皮样型及双相型。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肉瘤样梭形细胞表达CK、vimentin ;上皮样型瘤细胞表达HBME1、CK。结论 :原发于心包的恶性间皮瘤罕见 ,预后极差 ,临床常被误诊 ,其组织形态亦复杂多样 ,应注意与心包的良性增生性病变。
汤琪乐许励徐文娟张梅茹国庆
关键词:心脏肿瘤心包间皮瘤
CD44V3和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的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为了探讨CD44V3和CD44V6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 P法),对62 例有5 年随访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了CD44V3 和CD44V6 蛋白的检测。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的CD44V3 和CD44V6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1% 和67.7% ,皆与肿瘤病理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CD44V3 和CD44V6阳性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CD44V3 和CD44V6 阳性表达在1 年、3 年术后生存率分别与5 年比较有显著意义;结果还表明CD44V3 和CD44V6 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有关,肿瘤直径> 3cm 者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cm 者(P< 0.005)。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CD44V3 和CD44V6阳性表达提示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多见于晚期肺癌,预后较差。CD44V3和CD44V6可作为临床评估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的辅助指标之一。
赵仲生茹国庆徐文娟张梅
关键词:肺癌CD44V3CD44V6免疫组化
大脑实质内孤立性浆细胞瘤
1999年
[目的]研究大脑实质内孤立性浆细胞瘤。[方法]采用光镜、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对2例大脑实质内孤立性浆细胞瘤进行观察,并文献复习。[结果]瘤细胞较单一,为不成熟及接近成熟的浆细胞,呈瘤性增生。甲基-哌络宁(MGP)染色,瘤细胞胞浆呈鲜红色。血管壁及瘤组织间有对刚果红染色阳性的淀粉样物质。瘤细胞示单克隆性轻链kappa阳性。[结论]大脑实质内孤立性浆细胞瘤是一种十分罕见肿瘤,诊断时应排除多发性骨髓瘤侵犯脑实质。此瘤诊断依靠光镜、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临床实验室资料,才能作出确切诊断。
马杰徐文娟张梅
关键词:浆细胞瘤脑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病理
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核转录因子-κB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研究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对心肌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坏死模型,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心肌坏死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心肌NF κBp65蛋白的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杂交检测IκBα的蛋白质表达,半定量RT PCR检测ICAM 1mRNA含量。观察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大鼠给予异丙肾上腺素后,血清LDH、CK和MDA含量升高,心肌坏死,NF κBp65蛋白大量表达,IκBα蛋白质表达减弱,ICAM 1mRNA表达上升。地塞米松使升高的LDH、CK和MDA明显下降,减轻心肌坏死程度,显著抑制NF κBp65蛋白和ICAM 1mRNA表达,IκBα蛋白质表达增强。结论 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损伤中,NF κB和ICAM 1mRNA表达增加,表明抑制NF κB激活,减少ICAM 1mRNA的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是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关键点之一。
金戈陈珊单江许励张梅茹国庆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核转录因子-ΚB缺氧损伤定量RT-PCR检测P65蛋白NF-ΚB激活
口腔盘状红斑狼疮和鳞癌组织中iNOS表达的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在口腔盘状红斑狼疮、口腔鳞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正常口腔粘膜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30例口腔盘状红斑狼疮和1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 iNOS 表达。结果正常口腔粘膜 iNOS 阴性表达;盘状红斑狼疮组和鳞癌组 iNOS 表达较正常粘膜组均显著增加(P<0.01);盘状红斑狼疮组与鳞癌组之间以及盘状红斑狼疮组按其有无上皮异常增生的分组间 iNOS 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NOS 在口腔盘状红斑狼疮和鳞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方豪张水龙许励曹之强张梅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盘状红斑狼疮口腔鳞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