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杨

作品数:118 被引量:370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畜牧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6篇农业科学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0篇新疆褐牛
  • 20篇肉牛
  • 12篇肉品
  • 12篇肉品质
  • 9篇犊牛
  • 9篇牛肉
  • 9篇牛舍
  • 8篇体尺
  • 7篇性状
  • 7篇养殖
  • 7篇胴体
  • 7篇产肉
  • 6篇营养
  • 6篇增重
  • 6篇肉用
  • 5篇肉质
  • 5篇生长发育
  • 5篇牛产业
  • 5篇自动化
  • 5篇基因

机构

  • 112篇新疆畜牧科学...
  • 20篇新疆农业大学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甘肃农业大学
  • 6篇伊犁职业技术...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青海大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北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118篇张杨
  • 98篇李红波
  • 92篇闫向民
  • 75篇张金山
  • 72篇周振勇
  • 64篇杜玮
  • 42篇袁理星
  • 20篇李娜
  • 17篇李娜
  • 11篇姚刚
  • 11篇孙宝忠
  • 9篇马桢
  • 8篇卡德尔
  • 7篇张松山
  • 7篇李娜
  • 6篇李海鹏
  • 6篇孙亚伟
  • 6篇耿娟
  • 6篇蔺宏凯
  • 6篇买买提·克玉...

传媒

  • 14篇现代农业科技
  • 14篇中国牛业科学
  • 10篇新疆农业科学
  • 7篇草食家畜
  • 4篇肉类研究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肉类工业
  • 2篇家畜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畜禽种业
  • 2篇中国草食动物...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

  • 7篇2023
  • 23篇2022
  • 10篇2021
  • 16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1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疆褐牛体尺指标测量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疆褐牛体尺指标测量系统,它包括测量通道、五组摄像机、主机、双目相机标定系统和图像采集系统。主机包括图像测量系统和存储器;测量通道周围设置有五组摄像机,每组摄像机由两台摄像机构成。五组摄像机由主机控制双...
李海鹏张金山李艳梅张杨孙宝忠刘强王煦李红波闫向民高志英谢鹏张松山胡常红张丽叶治兵崔繁荣
文献传递
超声波活体测定技术对不同杂交组合犊牛的肉质性状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相同饲养环境条件下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犊牛的肉质性状效果。【方法】以南德温牛、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3个品种为父本,以新疆褐牛(肉用新类型)为母本。利用超声波活体检测技术,综合分析ND×BD(南德温×本地)、AG×BD(安格斯×本地)、XM×BD(西门塔尔×本地)杂交组合F_1代眼肌面积、背膘厚度、肌间脂肪含量、眼肌高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在3月龄公犊群体中XM×BD杂交组合F_1代眼肌面积显著高于AG×BD、ND×BD杂交组合F_1代(P<0.05),母犊群体中XM×BD、ND×BD杂交组合F_1代眼肌面积显著高于AG×BD杂交组合F_1代(P<0.05);在6月龄公、母犊的群体中AG×BD、ND×BD杂交组合F_1代眼肌面积显著高于XM×BD杂交组合F_1代(P<0.05)。在3月龄公犊群体中ND×BD杂交组合F_1代背膘厚度显著高于AG×BD、XM×BD杂交组合F_1代(P<0.05),而在母犊群体中XM×BD、ND×BD杂交组合F1代的背膘厚度都显著高于AG×BD杂交组合F_1代的背膘厚度(P<0.05);在5月龄、6月龄母犊的两个群体中AG×BD杂交组合F_1代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XM×BD、ND×BD杂交组合F_1代(P<0.05)。在3月龄公犊杂交组合F_1代中XM×BD、AG×BD杂交组合F_1代的肌间脂肪含量显著高于ND×BD杂交组合F_1代(P<0.05)。【结论】ND×BD(南德温×本地)、AG×BD(安格斯×本地)、XM×BD(西门塔尔×本地)杂交组合都适于新疆本地牛的优良杂交模式,从胴体质量上看ND×BD(南德温×本地)杂交组合则较优;从产肉性能上看,AG×BD杂交组合产肉性更具优势。
李娜李红波周振勇张金山闫向民杜玮袁理星张杨
关键词:肉质性状眼肌面积背膘厚度
MSTN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具有抑制骨骼肌生长的功能,本文主要对MSTN基因的结构和特点、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杜玮夏俊李红波李娜闫向民周振勇张杨谢伍忠
关键词:MSTN生物学功能动物育种
新疆褐牛及杂交后代生长曲线拟合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新疆褐牛、美新褐F_1、美新褐F_2的生长发育规律,提高生产性能。【方法】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模型对977头初生至12月龄新疆褐牛、美新褐F_1、美新褐F_2体重生长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3种生长曲线模型对新疆褐牛、美新褐F_1、美新褐F_2均能较好的拟合(R2>0.99),但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结论】采取Logistic模型对新疆褐牛、美新褐F_1、美新褐F_2进行体重生长曲线的拟合和分析是可行的,该曲线可为新疆褐牛乳用新品系标准化饲养及选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闫向民李娜邵伟杜玮李红波张金山周振勇张杨
新疆褐牛导入安格斯基因后生产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试验旨在探索安新杂交牛F1代的胴体及产肉性能。[方法]在舍饲条件下,对比测定了新疆褐牛与含有50%安格斯牛血的新疆褐牛公牛在30月龄体尺体重与胴体质量指标,并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新疆褐牛导入50%安格斯牛基因后,安新F1代杂交牛与新疆褐牛十字部高增幅-5.22%、尻长增幅-7.29%、腰角宽增幅-4.75%、髋宽增幅-6.81%;安新F1代杂交牛产肉性能增幅3.08%,腰部肉厚增幅57.43%。[结论]安新F1代杂交牛在产肉率、高档肉等商品肉牛生产上有明显优势,但在品种改良呈现劣势,提示我们要根据生产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品种改良或杂交优势利用。
李娜李娜闫向民闫向民张金山李红波杜玮杜玮袁理星
关键词:新疆褐牛体尺胴体质量
3种牛皮加热过程中食用品质变化规律及其胶原蛋白结构差异性被引量:1
2020年
为研究不同品种牛皮加热过程中食用品质的差异性,以安格斯牛皮、牦牛皮和西门塔尔牛皮为研究材料,分别在80℃条件下加热10、20、30、40、50、60 min,分析加热熟化过程中牛皮食用品质的变化,并采用酸法提取胶原蛋白,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3种牛皮的食用品质有较大差异性,安格斯牛皮质量损失率与厚度损失率最低;从营养价值来看,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西门塔尔牛皮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损失率最低,安格斯牛皮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3种牛皮的质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峰值的大小和出现时间点均有所不同;Ⅰ型胶原蛋白的结构观察结果显示,3种牛皮均保持了原有的交错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安格斯牛皮的胶原蛋白纤维簇直径更宽,网状结构更明显,不易被破坏。
李天婵张松山张志胜张寿雷元华谢鹏白跃宇张杨孙宝忠
关键词:牛皮食用品质胶原蛋白
从肉牛脂肪组织中提取总RNA技术方法的改进被引量:2
2018年
RNA提取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中一种常用技术。介绍一种高纯度、高产量的从动物组织中提取总RNA的改进的方法,该法实用性强、重复性好。提取的RNA无DNA等污染物,其产量、纯度完全能满足分子克隆和基因表达研究的需要。利用改进后的方法提取牛组织的总RNA,研究了Lep基因在牛组织中的表达分布。
李娜李娜余群力李红波闫向民张金山袁理星杜玮叶治兵张杨
关键词:RNA提取脂肪组织
一种应用于大型牲畜养殖场的自动化牲畜检测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型牲畜养殖场的自动化牲畜检测设备,包括养殖棚圈、检测轨道、喷淋冲洗机构、高度测量器、地磅、夹持式测量机构和血液抽样机构,检测轨道底部配备有滚轮且设置于养殖棚圈内,喷淋冲洗机构、高度测量器、夹持式测...
周振勇贾红玲李红波张杨杜玮张金山闫向民袁理星叶治兵崔繁荣马义诚
胶原蛋白肽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2年
我国既是家畜养殖大国也是渔业大国,拥有着丰富的畜骨、畜皮、鱼骨、鱼皮和鱼鳞等资源。胶原蛋白肽是胶原蛋白经酶解或热水解得到的衍生产品。因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可塑性、热稳定性、柔韧性、吸收性、溶解性、保水性、抗氧化性和弱抗原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护肤和饲料等行业中。本文从胶原蛋白肽的原料来源、提取方法及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目前胶原蛋白肽生产制造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也预测了未来胶原蛋白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胶原蛋白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杨晓东张杨张寿阎向民李洪波孙宝忠雷元华张松山谢鹏王煦胡常红
关键词:胶原蛋白胶原蛋白肽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五种新疆风干牛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被引量:12
2014年
分析五种新疆风干牛肉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主要差异。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SPME-GS/MS)测定五种风干牛肉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五种样品中有48种化合物被鉴定和定量,包括16种烃类、10种醛类、8种醇类、4种含硫化合物、2种醚类、2种呋喃、2种酮类、2种酚类、1种腈类和1种酯类。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前三个主成分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6.305%,能有效表征挥发性成分的来源,区分了五种样品在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上的差异。本研究为新疆风干牛肉的风味品质评价及调控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沙坤李海鹏张杨党欣郞玉苗刘菲孙宝忠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