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本波

作品数:40 被引量:325H指数:9
供职机构:宏观经济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9篇政治法律
  • 8篇社会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就业
  • 5篇人口
  • 5篇教育
  • 4篇农村
  • 4篇就业弹性
  • 4篇就业形势
  • 3篇人口老龄化
  • 3篇小康
  • 3篇小康社会
  • 3篇经济增长
  • 3篇就业弹性系数
  • 3篇劳动力
  • 3篇老龄化
  • 2篇养老
  • 2篇养老保险
  • 2篇人口流动
  • 2篇人力资源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养老
  • 2篇社会养老保险

机构

  • 26篇宏观经济研究...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国家发展和改...
  • 2篇国家发展和改...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西安财经大学

作者

  • 40篇张本波
  • 8篇魏义方
  • 3篇李爽
  • 3篇顾严
  • 2篇王阳
  • 1篇胡伟
  • 1篇关博
  • 1篇陆建华
  • 1篇杨宜勇
  • 1篇郭未
  • 1篇喻国明
  • 1篇李建立
  • 1篇陈升
  • 1篇谭永生

传媒

  • 10篇宏观经济管理
  • 5篇宏观经济研究
  • 3篇中国人力资源...
  • 3篇中国经贸导刊
  • 3篇中国国情国力
  • 2篇经济学动态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科学决策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经济纵横
  • 1篇中国劳动
  • 1篇宁波经济(财...
  • 1篇决策咨询通讯
  • 1篇西部论丛
  • 1篇社会福利(实...
  • 1篇中国发展观察
  • 1篇北方经济
  • 1篇人口与社会
  • 1篇人民周刊
  • 1篇西安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部地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咨询服务提供——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开展性教育和相关咨询是解决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中国青少年60%的咨询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暴露出针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缺失。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相比东部,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青少年在性与生殖健康领域咨询的需求更高,但实现率却较低。以西部某县级市为例,使用2010年人口普查汇总数据,利用Brass-Logit转换及Gompertz生育模型分析,发现将向青少年提供性教育与生殖健康服务纳入已有的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是提升西部地区青少年健康福祉的经济有效的途径。
郭未张本波
关键词:青少年性教育生殖健康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2016年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发展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有利因素,有效破解老龄化社会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可以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造发展机遇。本文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剖析人口老龄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促进老龄产业发展要着力释放老年消费潜力、开发人力资源资本以及开展科技创新的对策。
魏义方张本波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因素和影响被引量:24
2008年
我国劳动力成本进入快速上升期 (一)直接成本快速增长 直接成本的上升趋势较为显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工实际平均工资的增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0年~1997年),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较慢.年均增长率约为4.86%,低于同期人均GDP增长(年均8.99%);第二个阶段(1998年~2006年):
张本波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GDP增长平均工资工资增长
我国教育产业化问题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张本波李震
关键词:教育产业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后果分析及政策选择被引量:65
2002年
张本波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落后于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而促进就业增长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我国就业增长表现出显著的多极化特征,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三产并举,以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拓展不同产业的就业空间,并积极培育就业增长点,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同时,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区域转移和就业增长。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张本波
关键词:工业化就业增长
直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被引量:2
2009年
教育经费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机制实施以来,总体进展良好,但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既有长期存在,但在实施新机制后更加凸显的历史欠账问题,也有新机制实施后出现的新问题。
张本波
关键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经费短缺公共财政
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
2019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张本波
关键词:资本小康社会乡村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2022年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儿童自身健康成长,也关系家庭幸福乃至国家未来。本文通过对东部江苏省、中部安徽省和西部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关爱服务供需情况调查发现,就学升学两难、随迁成本高、家庭理念因素等是造成农村儿童留守的主要原因。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在供给内容、供给主体、供给方式等方面还存有短板和挑战,建议完善制度、明确重点、凝聚合力,优化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供给。
魏义方张本波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就业及社会保障等问题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农民工就业服务短缺,融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制度制约,城镇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难以共享,是当前农民工普遍存在的问题。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首先需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其次,加快整合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在当前统一的制度框架下,为农民工提供多层次的社会保障选择。同时,提高农民工公共服务市民化水平,重点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城镇义务教育体系,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
张本波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险制度农民工子女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