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晨美

作品数:266 被引量:611H指数:1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会议论文
  • 12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7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3篇儿童
  • 50篇小儿
  • 47篇重症
  • 38篇脓毒
  • 35篇脓毒症
  • 34篇外膜
  • 33篇细胞
  • 33篇膜肺
  • 30篇患儿
  • 30篇儿科
  • 28篇综合征
  • 26篇氧合
  • 26篇急性
  • 24篇体外膜肺氧合
  • 24篇肺氧合
  • 21篇肺炎
  • 18篇心肌
  • 18篇疗效
  • 17篇危重
  • 16篇重症监护

机构

  • 254篇浙江大学医学...
  • 11篇浙江大学
  • 8篇复旦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浙江医科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江山市人民医...
  • 2篇杭州市第一人...
  • 2篇杭州市萧山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丽水市中心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西安市儿童医...
  • 2篇广州市妇女儿...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265篇张晨美
  • 108篇杨子浩
  • 85篇叶盛
  • 65篇刘涛
  • 58篇陈振杰
  • 44篇楼晓芳
  • 38篇宁铂涛
  • 25篇林茹
  • 21篇周红琴
  • 14篇杜立中
  • 11篇谈林华
  • 10篇舒强
  • 9篇熊启星
  • 9篇叶盛
  • 9篇胡婵婵
  • 8篇孙眉月
  • 8篇夏姗姗
  • 7篇施丽萍
  • 7篇王莹
  • 6篇范勇

传媒

  • 28篇中国小儿急救...
  • 23篇浙江医学
  • 15篇中华急诊医学...
  • 13篇中华医学会第...
  • 8篇中华儿科杂志
  • 8篇中国实用儿科...
  • 7篇中华医学会急...
  • 4篇浙江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3篇母婴世界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2015年浙...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第二届中青年...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重症医学十年...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10篇2022
  • 7篇2021
  • 12篇2020
  • 10篇2019
  • 14篇2018
  • 11篇2017
  • 28篇2016
  • 23篇2015
  • 19篇2014
  • 7篇2013
  • 58篇2012
  • 15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5
  • 4篇2004
2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膜肺氧合在儿科严重心肺衰竭急救中的应用
林茹应力阳叶莉芬范勇杨丽君齐建川宗卿赵文婷何文龙吴秀静施丽萍张晨美
自2007年应用ECMO技术,该项目组累计治疗儿童严重心肺衰竭危重症129例。ECMO支持总撤机率76.74%、出院存活率65.89%。儿童严重呼吸衰竭ECMO支持下撤机率85%,出院存活率75%(国内常规治疗平均病死率...
关键词:
关键词:休克急救
坠落伤致多脏器损伤抢救成功一例
杨子浩张晨美刘涛楼晓芳叶盛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小儿重度中毒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张晨美刘涛叶盛杨子浩
Preliminary Experience of Tigecycline Treatment in Critical Ill Children with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Objective:Our object was to describe tigecycline use in VAP pediatrics in the past five years in a tertiary ca...
叶盛林舒鹏张晨美
严重脓毒症血制品应用和免疫支持治疗
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是在脓毒症基础上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或者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其病死率高,虽然早期液体复苏是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关键,但是,白蛋白、血浆、红细胞、血小板、丙种球蛋白等血制品等输注以及乌...
宁铂涛张晨美
关键词:脓毒症血制品
气管内吹气技术的临床应用
2017年
气管内吹气是一种非常规呼吸支持技术,其主要作用是解决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时CO2潴留问题,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气管内吹气技术的原理,分类及临床应用等作一简单介绍。
张晨美杨子浩
关键词:气管内吹气机械通气保护性肺通气策略
小儿右侧颈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致颅脑损伤多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小儿右颈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致颅脑损伤的高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7月至2015年11月19例严重心肺衰竭患儿行右颈总动脉和右颈内静脉插管,并结扎相应远端血管转ECMO的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7例;年龄1d~13岁,新生儿2例;体重3.7~61.0kg,平均(22.7±15.2)kg。本组行ECMO前低灌注13例(68.4%),伴有高乳酸血症10例(52.6%),少尿10例(52.6%),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同时ECMO(E-CPR)7例(36.8%),低氧和/或酸中毒16例(84.2%)。采用静脉一动脉转流ECMO(VA-ECM0)18例,静脉一静脉转流ECMO(VV-ECMO)1例。结果能在1h内建立有效循环并在随后24h内获得明显组织灌注改善17例,不能改善2例。ECMO支持时间65-572h,平均(172.0±141.0)h。19例中脱机14例(73.7%),存活13例(68.4%),死亡6例(31.6%)。发生颅脑损伤4例(21.0%,颅脑损伤组),其中心搏骤停3例(院外心搏骤停史1例,E-CPR2例),插管困难且不能在24h获得内环境和组织灌注改善2例,ECMO前长时间严重低氧血症1例,最终死亡2例(50.O%)。行E-CPR7例的存活率为71.4%(5/7),病死率为28.6%(2/7);颅脑损伤发生率为28.6%(2/7),明显高于总体平均水平。本组2例新生儿,存活1例为新生儿膈疝,1例为胎粪吸入综合征死于严重溶血、肝衰竭,这2例均无颅脑损伤。存活13例出院后随访时间1个月~6年不等,无颅脑损伤后遗症12例,能正常生活学习,有明显颅脑损伤后遗症1例(7.7%)。存活13例中有10例在ECMO撤离后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均提示右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结扎远端血管充盈,血流正常;7例行脑MRI检查,2例行脑部CT检查,发现颅内出血2例。新生儿中存活1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提示双耳�
应力阳熊启星叶莉芬范勇杨丽君张晨美舒强杜立中林茹
关键词:体外循环颅脑损伤颈总动脉
重症监护室中毒患儿147例回顾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中毒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47例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中毒类型、中毒方式、中毒季节、预后情况、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147例中毒患儿中,男91例(61.9%),女56例(38.1%);1~3岁89例(60.5%),随着年龄增长,中毒比例逐渐下降;中毒种类上农药、杀虫剂中毒93例(63.3%),药物中毒28例(19.0%),食物中毒11例(7.5%),化学品中毒12例(8.2%),一氧化碳中毒3例(2.0%);中毒方式以误服128例(87.1%)为主,其他包括自杀5例(3.4%),误吸3例(2.0%),意外接触8例(5.4%),中毒原因不详3例(2.0%)。中毒季节春季60例(40.8%),夏季46例(31.3%),秋季23例(15.6%),冬季18例(12.2%)。经积极治疗122例(83.0%)患儿治愈出院;3例(2.0%)患儿好转遗留后遗症,需继续行康复治疗;18例(12.2%)患儿自动出院;2例(1.3%)患儿死亡;2例(1.4%)转院继续治疗。中毒患儿住院时间1~23d,中位数5d。不同中毒类型患儿性别、年龄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中毒方式、中毒季节、预后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中毒男孩多于女孩,幼儿期好发。农药、杀虫剂中毒是儿童中毒主要类型,其次为药物中毒。误服是儿童中毒的主要方式,中毒好发于春季。经积极治疗绝大多数中毒患儿预后良好。预防是降低儿童中毒的主要方式。
项丹张晨美
关键词:中毒儿童预防措施
小儿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湿化的比较研究
叶盛张晨美刘涛杨子浩楼晓芳周红琴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明确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科ICU 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各类感染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间送检标本13 785份,共分离出病原菌1 989株。感染优势菌为肺炎克雷伯菌(312株占15.7%),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300株占15.1%),表皮葡萄球菌(221株占11.1%),真菌(180株占9.0%),铜绿假单胞菌(119株占6.0%)及大肠埃希菌(89株占4.5%)。革兰阴性菌占58.6%,革兰阳性菌株占32.4%,真菌占9.0%。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的感染率及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除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外,葡萄球菌对于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非常高。结论 ICU细菌耐药形势严峻,监测病区感染及细菌耐药状况,依据病原学及耐药性资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徐益萍黄轲张晨美李建平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重症监护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