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癌组织中CD44v6表达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CD44v6与胃癌之间的关系。方法:综合分析2000年8月到2010年8月公开发表的有关CD44v6与胃癌关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文献。按照入选标准,有18项随机对照实验纳入本研究。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44v6在胃癌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OR=36.98,95%可信区间为16.92~80.83,P<0.000 01);CD44v6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OR=3.71,95%可信区间为2.89~4.76,P<0.000 01)。结论:CD44v6高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这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刘一新张志强
- 关键词:胃癌CD44V6META分析
- 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对肝部分切除手术风险度的评估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对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的评估。方法应用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133例肝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并比较实际发生与理论预测之间的差异。结果 POSSUM预测并发症58例,实际发生35例,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OSSUM及P-POSSUM预测死亡分别为9例及3例,实际死亡3例,实际发生与理论预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OSSUM和P-POSSUM预测死亡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4及0.982。结论对于肝切除手术,POSSUM评分系统高估了术后并发症风险,POSSUM及P-POSSUM评分系统能较准确地评估术后死亡风险,P-POSSUM评分系统可能更为准确。
- 张志强蔡兵吴鸣宇
- 关键词:POSSUM评分系统肝切除
- 残余胆囊15例诊治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残余胆囊的诊治及预防,以减少或根除残余胆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以及外科治疗情况。结果15例全部治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均为残余胆囊慢性炎,其中有2例伴异物肉芽肿形成,无癌变病例。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残余胆囊能获得正确诊断;再次手术切除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手段。
- 顾澄宇蔡兵吴鸣宇毕杰赵建国陆飞张志强
- 关键词:残余胆囊
- 胰腺癌组织中CD44v6和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研究CD44v6和c-erbB-2癌基因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转移的关系,并探讨CD44v6和c-erbB-2癌基因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CD44v6和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CD44v6和c-erbB-2癌基因蛋白阳性率在胰腺癌组分别为69.0%及52.4%,均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的21.2%及8.1%(P<0.01)。胰腺癌中,CD44v6阳性率在组织分级Ⅰ~Ⅱ级组为50.0%,显著低于Ⅲ级组的86.4%(P<0.05),其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92.3%,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组的58.6%(P<0.05);c-erbB-2癌基因蛋白阳性率在组织分级Ⅰ~Ⅱ级组为35.0%,显著低于组织分级Ⅲ级组的68.2%(P<0.05),其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76.9%,显著高于在无淋巴转移组的41.3%(P<0.05);两者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γ=0.393,P<0.05)。结论 CD44v6和c-erbB-2癌基因蛋白均与胰腺癌的分化、转移有关;两者的高表达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 张志强蔡兵吴鸣宇
- 关键词:胰腺癌CD44V6C-ERBB-2
- L-精氨酸预处理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inine,L-arg)预处理对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然后阻断第5叶入肝血流30 min,再灌注60 min,建立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24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分成4组(n=6):①肝硬化大鼠对照组(对照组),仅分离肝周围韧带,不进行肝门阻断及再灌注;②肝硬化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组);③L-精氨酸预处理组(精氨酸组);④L-硝基精氨酸甲酯(L-nitro-arginine-methy L-ester,L-NAME)预处理组(硝基精氨酸甲酯组)。后三组分别于缺血前15 min经门静脉给予生理盐水、L-arg和L-NAME处理,测定再灌注后肝内门-体分流、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等的变化。采用门静脉连续输注山梨醇法,测定肝脏山梨醇摄取率,计算肝内门-体分流。结果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功能性肝血流量(functional hepatic blood flow,FHBF)、SOD显著降低(P<0.01),肝内分流率、肝内分流量(intrahepatic shunt flow,IHSF)、MDA、ALT、AST、LDH显著升高(P<0.01或P<0.05);精氨酸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O、FHBF、SOD、Na+/K+-ATPase、Ca2+-ATPase、Mg2+-ATPase显著升高(P<0.01或P<0.05),肝内分流率、IHSF、MDA、ALT、AST、LDH显著下降(P<0.01或P<0.05);硝基精氨酸甲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O、FHBF显著下降(P<0.01),IHSF、MDA显著升高(P<0.01)。结论L-arg对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是通过增加肝脏内源性NO,从而减少肝内门-体分流,增加功能性肝血流以及改善细胞能量代谢而实现的。
- 张志强蔡兵吴鸣宇
- 关键词:肝脏肝硬化缺血再灌注损伤一氧化氮山梨醇L-精氨酸
- 胰岛素瘤19例诊治分析
- 2013年
- 胰岛素瘤是临床较少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低,胰岛素瘤为胰岛B细胞肿瘤,是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引起低血糖最常见的原因,为探讨其诊治规律,现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9例胰岛素瘤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 陆飞蔡兵乔谦张志强顾炜毕杰许炯
- 关键词:胰岛素瘤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