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宇

作品数:23 被引量:109H指数:8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常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肝炎
  • 8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7篇细胞
  • 7篇病毒
  • 6篇慢性
  • 6篇结核
  • 4篇自身免疫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肝病
  • 3篇乙肝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突变
  • 3篇自身免疫性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细胞因子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机构

  • 22篇常州市第三人...

作者

  • 22篇张宏宇
  • 13篇王永忠
  • 7篇朱珍
  • 6篇朱珉之
  • 6篇申红玉
  • 6篇刘小琴
  • 6篇陈春华
  • 5篇郑国军
  • 3篇柳龙根
  • 3篇何梅芳
  • 3篇屠文俊
  • 3篇王怀诚
  • 2篇郑立明
  • 2篇张刚
  • 2篇樊燕
  • 2篇陈敏
  • 2篇濮翔科
  • 2篇徐昕
  • 1篇李小萍
  • 1篇芮冬妹

传媒

  • 3篇重庆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试验在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T-SPOT·TB)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对本院735例患者行T-SPOT·TB筛查,分为非结核组(89例)与结核组(646例)。临床确诊结核患者646例中肺结核578例,肺外结核32例,HIV合并结核感染(HIV-TB)36例。将筛查结果及斑点计数情况与结核菌素试验(PPD)、涂片、培养、结核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SPOT·TB试验检测灵敏度为84.5%,PPD、涂片镜检法、痰培养法和结核抗体检测的灵敏度依次为57.9%、29.3%、33.6%和47.4%,与T-SPOT·TB试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SPOT·TB试验特异度为94.4%,显著高于PPD(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肺结核、肺外结核与HIV-TB患者中的T-SPOT·TB的灵敏度分别是86.2%、78.1%和63.9%,与PPD和痰培养法检出结果一致性较差,分别为71.7%(Kappa=0.410)和51.8%(Kappa=0.200);细菌学阳性与阴性患者T-SPOT·TB试验的斑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TB试验较传统的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更好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但不能区分结核活动性与否且费用较高,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辅助方法。
张宏宇陈春华王怀诚王永忠
关键词:结核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初入院及药物治疗过程中血清自身抗体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和5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初入院及接受临床治疗不同时间(1、3、12、24个月)的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同时用免疫印迹法对血清中的肝病相关抗体谱(AMA-M2抗体、Sp100抗体、gp210抗体、LKM-1抗体、LC-1抗体、SLA抗体)进行检测,结合肝脏酶学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AIH与PBC患者血清中ANA的检出率分别是57.8%和61.4%,滴度集中于1∶320和1∶640,治疗中AILD患者血清中ANA阳性率与滴度不随病情缓解而明显改变(P>0.05);肝病抗体谱检测,PBC患者血清中只有AMA-M2抗体、Sp100抗体、gp210抗体检出,检出率依次是73.7%、17.5%、26.3%,AIH患者6项抗体均有不同程度检出,但以LKM-1、LC-1、SLA特异性检出为主;治疗1、3、12、24个月AILD患者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P<0.05),自身抗体谱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对于AILD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随病情缓解而改变,不能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指标。
张宏宇朱珍徐昕王永忠
关键词:自身抗体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TB),每年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死亡的病例达100多万[1]。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肺结核病患者达500万,占全球总数的1/4。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XDR—TB)感染已经对结核病防控工作构成严峻挑战,全球每年880多万新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例中,约有65万感染MDR-TB,我国高达9.3%[2-3]。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可以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和基因突变检测,前者检测表型耐药,后者检测基因型耐药。
王永忠朱珉之刘小琴张宏宇申红玉濮翔科陈春华王怀诚张钢屠文俊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药物敏感试验
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检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应用流式微球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技术检测慢性乙肝、肝硬化及肝细胞性肝癌(hepatic cellular cancer,HCC)患者血浆中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慢性HBV感染者71例,HBV阳性肝硬化患者33例,HBV阳性肝癌患者25例,用CBA方法检测其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Th2类细胞因子IL-5表达显著高于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而IL-4、IL-10在三组患者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癌患者机体强势分泌Th1类细胞因子,处于高免疫反应状态。检测乙肝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对于肝病慢性化的进展成为一项新的临床预测指标。
钱留喜张宏宇王永忠
关键词:TH1肝细胞性肝癌肝硬化
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突变谱的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变化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HBV DNA水平与乙肝基因突变位点的相关性,确定耐药突变是否会影响HBsAg水平。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843例患者。所有患者首先分为突变组和非突变组,然后根据突变位点将突变组分为M204I/V、L180M+M204V、L180M+M204I、A181T、N236T、A181T+N236T等组别。同时收集患者HBsAg、HBV DNA、肝功能和HBV基因分型等资料,采用t检验对正态分布数据进行组间比较,χ2检验用于分类数据的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耐药突变组与非突变组间HBV 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5,P<0.001)。非突变组和各突变组血清HBsAg滴度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非突变组:r=0.413,P<0.001;rtM204I/V:r=0.380,P<0.001;L180M+M204V:r=0.300,P<0.001;rtA181V:r=0.258,P=0.008;rtN236T:r=0.369,P=0.004),但rtL180M+rtM204I突变组和rtA181V+rtN236T突变组血清HBsAg滴度与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L180M+M204I突变组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M204I/V和L180M+M204V突变组(t=-4.362,P<0.001;t=-3.763,P<0.001)。rtA181T+rtN236T突变组血清HBsAg滴度明显低于N236T单位点突变组(t=2.005,P=0.038)。结论HBV RT区不同变异影响HBsAg水平及其和HBV DNA的相关性。
申红玉张宏宇陈敏郑国军朱珉之杭双熊
关键词:乙型肝炎耐药
基于FBXO31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F-box蛋白31(FBXO31)构建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FBXO31的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模型,采用ROC曲线和决策树分析法评价该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根据肝纤维化病理分期标准,164例肝纤维化患者中S0期30例,S1期28例,S2期36例,S3期32例,S4期38例。S0期、S1期、S2期、S3期和S4期患者的FBXO3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2±0.07、0.34±0.07、0.43±0.09、0.52±0.10和0.72±0.1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FBXO31的相对表达量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_(s)=0.877,P<0.05)。由FBXO31、ALT、AST和血小板(PLT)构成的模型X、模型Y和模型Z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AST/PLT比值指数(APRI)和肝纤维化指数(FIB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决策树分析结果显示,模型X、模型Y和模型Z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诊断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BX031的表达水平越高,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基于FBXO31构建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对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S2期的诊断有较高价值,但在肝纤维化病理分期≥S3期和S4期的诊断中仍存在一定不足。
郑国军刘小琴张宏宇刘健红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常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朱珍樊燕徐昕张宏宇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检测(T-SPOT.TB)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实际意义.方法:对我院735例患者行T-SPOT.TB筛查,包括(1)非结核组89例;(2)临床确诊结核患者646例中:①肺结核578例...
王永忠张宏宇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大蛋白表达及其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计陧性乙型肝炎(以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表达与Thl、Th2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胜。方法ELISA法检测136例乙肝患者(观察组)和41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HBV—LP表达,根据HBV-LP表达量将所有患者分为无表达(表达量为0)26例、低表达(0.1~dOg/L)38例、中表达(41—1(30g/L)32例、高表达(〉100g/L)40例。采用CBA技术检测两组血清Th1、Th2类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IL-4、IL-5、IL-10表达,分析HBV—LP表达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h1类细胞因子水平降低,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升高(P〈0.05)。与HBV—LP无表达者比较,低表达与中表达者Th1类因子IFN-γ,IL-2水平均降低(P均〈O.05),Th2类因子IL-4水平升高(P〈0.05),高表达者Th1类因子无明显改变,Th2类因子IL-10升高(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存在Th1、Th2平衡紊乱,HBV-LP的表达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赵红霞周建华张宏宇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因子
PD-1/PD-L1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31例AIH患者及1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率,并检测其中24例活动期AIH患者经临床治疗4、12周后PD-1/PD-L1的表达。结果 AIH患者外周血CD4+及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率分别是(18.3±8.5)%和(13.0±9.0)%,PD-L1的表达率分别是(24.5±12.3)%和(11.2±7.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不同性别及不同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4例活动期AIH患者接受临床治疗4、12周,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率均有所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1+/CD4+表达率与碱性磷酸酶水平呈负相关(r=-0.48,P<0.05),PD-1+/CD8+表达率与ALT、AST水平均呈正相关(r=0.42,P<0.05;r=0.41,P<0.05),与其余临床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AIH患者外周血PD-1/PD-L1共刺激分子表达存在异常,与病情活动及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尚不能成为判断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分子靶标。
张宏宇张晓刚何梅芳申红玉朱珍郑立明王永忠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淋巴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