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劼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白蛋白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2篇2型糖尿病患...
  • 2篇病患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蝶鞍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红蛋白A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超敏C反...
  • 1篇阳性球菌
  • 1篇药敏
  • 1篇药敏情况
  • 1篇抑素
  • 1篇隐匿性

机构

  • 6篇厦门市第二医...

作者

  • 6篇张劼
  • 5篇罗芳涛
  • 5篇林鹭平
  • 4篇曾锦辉
  • 4篇沈小燕
  • 1篇尹向飞
  • 1篇梁小亮
  • 1篇陈英红
  • 1篇彭赛亮
  • 1篇刘俐

传媒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现状,分析治疗方案及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患者年龄、病程、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等,并留取标本进行HbA1c、血糖、血脂等检测分析。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323例,平均年龄(55.80±13.36)岁,平均病程(3.41±5.18)年。结果 (1)总体血糖控制状况:HbA1c<7.00%占34.06%(110/323),65.94%(213/323)被调研者HbA1c不达标;(2)糖尿病病程与血糖控制状况:323例患者中糖尿病平均病程小于2年者最多(187例),病程小于3个月者HbA1c均值最高(9.48 mmol/L);(3)自我血糖监测与血糖控制:仅21.98%(71/323)被调查者在过去1周曾进行自我血糖监测,HbA1c达标率为29.58%;(4)治疗方案与血糖控制:单纯口服药组达标率高于胰岛素组。起始用胰岛素治疗的主要原因为口服药疗效不佳[59.05%(137/167)],患者自己要求注射胰岛素治疗者HbA1c控制状况最好,达标率为66.67%。使用人胰岛素组HbA1c控制情况较好;(5)伴随疾病与血糖控制:57.89%(187/323)被调研者有伴随疾病,伴随疾病组HbA1c控制状况较好。结论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仍有较大比例(65.94%,213/323)HbA1c未达标。胰岛素组患者HbA1c未达标比例明显高于单纯口服药物组。
林鹭平罗芳涛曾锦辉沈小燕张劼陈英红
关键词:血红蛋白A糖基化糖尿病数据收集达标率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与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比较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与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T1DM)的临床特点。方法以LADA患者17例(LADA组)和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25例(儿童青少年T1DM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代谢特点、免疫反应以及急慢性并发症。结果在基础情况方面,虽然LADA组有家族史的比率高于儿童青少年T1DM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93,P〉0.05)。在代谢特点方面,LADA组的空腹C肽和餐后1、2、3hC肽水平明显高于儿童青少年T1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于免疫反应,LADA组的ICA阳性率高于儿童青少年T1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8,P〈0.05)。关于急慢性并发症,LADA组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者较儿童青少年T1DM组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A组合并酮症酸中毒较儿童青少年T1DM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1,P〈0.05)。结论 LADA患者的空腹C肽和餐后1、2、3hC肽水平明显高于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LADA患者的ICA阳性率高于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LADA患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者较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明显增多,合并酮症酸中毒较儿童青少年T1DM患者减少。
林鹭平罗芳涛张劼曾锦辉沈小燕
关键词: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伴空泡蝶鞍尿崩症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女性,50岁,因"口干、多饮1年余,神志不清3 h"于2009年12月6日入院.既往糖尿病史1年,不规律口服二甲双胍,未监测血糖水平.入院前3 h无明显诱因被发现卧床不起,呼之不应,双上肢抽搐.入院体格检查示:血压121/74 nm Hg(1 mm Hg=0.133 kPa),脉搏104次/min.
林鹭平罗芳涛沈小燕曾锦辉张劼
α硫辛酸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A组予贝那普利片10 mg,po,qd;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600 mg,ivd,qd。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UAER、hs-CRP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B组UAER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A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贝那普利可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降低hs-CRP水平,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贝那普利。
曾锦辉罗芳涛林鹭平沈小燕张劼
关键词:Α硫辛酸贝那普利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糖尿病足56例病原菌培养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容易合并感染,感染又加重溃疡甚至是导致患者截肢的因素。因此,严格掌握当地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及药敏情况,制定出合理的个体给药方案,及时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可以避免截肢,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例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月到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足患者病历资料,
林鹭平罗芳涛张劼
关键词:病原菌培养药敏情况给药方案革兰阳性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奇异变形菌
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与尿白蛋白水平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下降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关系,并分析某些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00例,测定空腹血清胱抑素C(Cys C)、肌酐、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GHbAlc),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浓度。用Cys C联合血肌酐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别对不同ACR时的各eGFR组间以及不同eGFR水平时的各ACR组间各项指标,如年龄、Hcy、T-cho、LDL-C、GHbAlc和Cys C水平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程度尿白蛋白水平的eGFR构成比不全相同(χ2=43.958,P=0.000),两两比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eGFR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0,P=0.222);大量白蛋白尿组与无或微量白蛋白尿组的eGFR构成比均不相同(χ2=43.396、27.271,P均=0.000)。相同ACR水平时,eGFR正常的患者年龄、血清Hcy浓度和血清Cys C浓度均低于eGFR降低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LDL-C浓度、T-cho浓度、GHbAlc浓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同eGFR水平时,除eGFR<60mL·min-1·1.73m-2时大量白蛋白尿组的eGFR和血清CysC浓度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的出现与肾功能下降并不平行,肾小球损伤越严重,大量白蛋白尿的检出率越高,但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与eGFR下降并没有明显的关联;年龄增大和高Hcy血症会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的风险,而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升高关系不大。
尹向飞梁小亮张劼彭赛亮刘俐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