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军荣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肾脏
  • 2篇法医
  • 2篇法医学
  • 2篇创伤
  • 2篇创伤后
  • 1篇道路交通
  • 1篇道路交通事故
  • 1篇指纹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髓质
  • 1篇肾脏组织
  • 1篇生长因子Β
  • 1篇受害人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死因
  • 1篇髓质
  • 1篇碎尸
  • 1篇碎尸案
  • 1篇体表

机构

  • 6篇兰州医学院

作者

  • 6篇张军荣
  • 5篇孙少华
  • 2篇汪小刚
  • 1篇甘红云
  • 1篇蒙伶俐

传媒

  • 4篇兰州医学院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2篇2005
  • 4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碎尸案中杀人分尸现场的发现与认定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如何发现和认定杀人分尸第一现场。方法 利用现场搜查和勘验。结果 溅落血迹、抛甩血迹、地面流柱状血迹 ;包装、捆扎物剩余部分或残端及沉尸物 ;分尸工具 ;死者遗留指纹 ;与抛尸现场处相似的附着物 ;死者的遗留物等是发现和认定碎尸现场的重要线索和证据。结论 紧扣抛尸现场所蕴涵的各种信息 ,合理利用技术手段 ,全面科学地分析所掌握的资料和证据 。
吴军胡卫星张军荣魏孔发
关键词:碎尸案指纹
经体表创伤后肾脏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调控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研究创伤后肾脏组织中HIF1α表达的调控.探讨其在肾脏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从40cm高度自由落体打击大鼠脊肋角制作创伤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HIF1α,TGFβ1染色.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IF1αmRNA.结果:HIF1α,TGFβ1损伤后1,24h阳性细胞数较多,6,12h阳性细胞数较少.HIF1αmRNA各组表达均阳性但组间无差异.结论:HIF1α可能参与了肾脏损伤后缺氧的继发损害过程,并通过多个环节调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能为找到有效地治疗肾脏损伤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蒙伶俐孙少华张军荣汪小刚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转化生长因子Β
大鼠脊肋区创伤后早期肾脏的损伤与修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大鼠脊肋区伤后早期组织和细胞损伤的特点,以及肾脏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lateletendothelialcelladhesionmolecule-1,PECAM-01犤CD31犦)与损伤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1/07在兰州医学院法医学动物实验室完成,采用自由落体生物撞击仪撞击大鼠脊肋区复制创伤动物模型;将动物分为对照组、打击致伤后1h组、6h组、12h组和24h组,对肾脏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肾脏ADM表达在创伤后1h显著增加并达峰值(F=554.88,P<0.05),伤后6h回落至正常水平,6h后稳步增加(F=40.26,159.05,P<0.01);肾脏CD31的表达在1,6,12h组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F=18.68,2.56,86.13,P<0.05),24h组比对照组显著增加(F=10.01,P<0.01),肾脏CD31表达与ADM的表达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相一致。结论:创伤后肾脏组织ADM和CD31含量的变化反映了肾脏细胞损伤及修复的进展趋势,ADM含量的增加对细胞损伤后的修复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为临床上肾脏损伤后的形态学监测及康复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甘红云孙少华张军荣汪小刚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
406例强奸案的法医学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盛清平张军荣任志明孙少华
关键词:强奸案法医学分析受害人年龄分布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的法医学初探
2004年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的发生机理。方法 结合案例对气管与无名动脉的解剖学关系和临床上气管无名动脉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的主要原因是低位气管切开、术后体位不当。在正确的气管切开切口位置实施手术操作及术后体位的正确保持护理 ,是避免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的关键。结论 本鉴定案例中 ,重型颅脑损伤是主要死因及间接死因 。
张军荣盛清平吴军孙少华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法医学鉴定
兰州市车外行人道路交通事故中损伤形式及死因初探
2004年
目的 探讨车外行人道路交通事故的损伤形式及其死因。方法 对 1 0 0例车外行人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进行检验 ,分析讨论损伤形式及死亡原因。结果 交通事故中孤立的单纯性损伤发生的死亡率较低 ;交通事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复合性损伤 ;死亡人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结论 复合性损伤。
任志明盛清平孙少华张军荣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死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