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怡

作品数:27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糖尿
  • 12篇糖尿病
  • 9篇糖调节
  • 8篇血糖
  • 6篇代谢
  • 6篇血糖波动
  • 5篇糖调节受损
  • 4篇代谢综合
  • 4篇代谢综合征
  • 4篇胰岛
  • 4篇综合征
  • 4篇患病
  • 3篇氧化应激
  • 3篇胰岛功能
  • 3篇胰岛素
  • 3篇患病率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动态血糖
  • 2篇动态血糖监测

机构

  • 1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空军总医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27篇康怡
  • 11篇陆菊明
  • 10篇张宝和
  • 7篇田光
  • 7篇窦京涛
  • 7篇姚合斌
  • 6篇杜凯音
  • 6篇母义明
  • 6篇王吉
  • 5篇黄火高
  • 5篇华伟
  • 4篇曹悦鞍
  • 4篇张小群
  • 4篇吕朝晖
  • 4篇陈亚宁
  • 4篇连士杰
  • 4篇胡晓东
  • 4篇徐洪涛
  • 3篇金楠
  • 3篇李晶

传媒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海军总医院学...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人民军医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7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及相关药物与肿瘤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糖尿病患者各种消化道肿瘤及女性乳腺癌等的发病风险增高,男性的前列腺癌发病率相对降低。体外试验证实甘精胰岛素促进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其体内作用仍需进一步试验证实。二甲双胍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激活蛋白激酶、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途径有关。肿瘤风险不应作为选择糖尿病治疗方式的主要参考因素,但对合并肿瘤高危因素人群则须更谨慎的综合评估。
康怡曹悦鞍
关键词:糖尿病肿瘤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
血压晨峰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曹悦鞍彭朝胜何继东田力王玮康怡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血压晨峰室性心律失常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联合瞬时波强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状态
2015年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和瞬时波强(WI)2种超声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状态。方法将136例男性退休干部按是否患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54)和对照组(n=72)。均进行血糖血脂测定和超声检查,ET技术测量僵硬度指数(β)、弹性模量(Ep)、顺应性(Ac)、膨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WI技术测量收缩早期正向波峰值(W1)、收缩晚期正向波(W2)、负向波面积(NA)、心电图R波顶点至W1顶点时间(R-1st)、W1顶点至W2顶点时间(1st^2nd)。结果 (1)2组间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和血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血糖[(8.28±1.19)mmol/L]高于对照组[(6.14±0.6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组间β、Ep、Ac、AI、PWV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糖尿病组W1、W2[(10.08±6.76)×10-3、(1.35±1.57)×10-3mm Hg·m·s-3]显著低于对照组[(13.09±11.17)×10-3、(2.04±1.19)×10-3mm Hg·m·s-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NA、R-1st与1st^2n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T参数表明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未出现下降,而WI技术可早期检测到糖尿病患者亚临床期心肌病变。
刘秋颖张云山薛海萍康怡张宝和连士杰
关键词:血管回声跟踪瞬时波强颈动脉糖尿病
糖尿病,突发下颌酸胀不适,伴心悸、出汗、全身乏力-警惕感染中毒症状
患者,女,65岁,汉族,因"反复咳嗽2月,发现血糖升高2天"于2016-02-29入院.自1月上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伴食欲减退,全身乏力,自觉发热(体温未测),自服退热药后仅自觉发热好转.门诊检查示白细胞、...
智红叶姚合斌陈亚宁康怡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风湿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4例住院期间经不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的急危重风湿性疾病住院患者,根据激素冲击剂量将其分为A组(54例)与B组(10例)。A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0.5~1.0 g/d)治疗3 d;B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0.25 g/d)治疗3 d。统计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炎性指标以及近期内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A组患者与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差异;2治疗后A组患者与B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5,P<0.05)。结论:给予更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对于急危重风湿性疾病,急需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的患者,给予500 mg或1 g剂量连续3 d冲击,可以更快、更有效的控制病情进展。
尚健昌路艳姚合斌康怡陈亚宁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激素冲击疗效
不同糖调节受损人群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
康怡陆菊明吕朝晖张小群郑华马芳玲窦京涛母义明
不同糖调节受损人群血糖波动和胰岛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Guardian RT)研究不同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血糖波动与胰岛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1月至7月选取北京地区人群106例,根据连续两次OGTT结果,按照ADA2003年标准分为正常糖...
康怡陆菊明姚合斌陈瑛瑛陈亚宁尚健胡晓东
格列喹酮、格列齐特和格列本脲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相胰岛素分泌和血糖波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比较格列喹酮(GLQ)、格列齐特(GLC)和格列本脲(GLB)对T2DM患者早相胰岛素分泌及餐后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入选新诊断的T2DM患者45例(5例脱落),FPG 5.0~11.1mmol/L,2hPG 11.1~22.2mmol/L,随机分配到GLQ(16例)、GLC(13例)及GLB(11例)治疗组。治疗前后行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OGTT-IRT)。结果 3组治疗后血清胰岛素分泌水平均有增加趋势。GLQ组治疗后OGTT 45、60、120min血清胰岛素分泌显著升高(OGTT 45min胰岛素由治疗前(26.5±13.4)mU/L升至(50.4±32.2)mU/L,P=0.0102;OGTT 60 min胰岛素由治疗前(33.6±16.3)mU/L升至(59.7±26.7)mU/L,P=0.0023;OGTT 120min胰岛素由治疗前(43.6±19.3)mU/L升至(58.9±22.7)mU/L,P=0.0485)。与GLC、GLB组相比,GLQ组胰岛素分泌高峰前移,峰值出现在OGTT 60min,而GLC、GLB组胰岛素分泌高峰出现在OGTT 120min。结论 GLQ通过促进早相胰岛素分泌,显著减少新诊断的T2DM患者餐后血糖升高幅度,从而控制餐后高血糖。
张丹丹陆菊明康怡侯晓平母义明
关键词: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本脲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北京市部分中老年男性高胰岛素血症患者代谢紊乱及胰岛功能评估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中老年男性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HINS)患者的临床特征、胰岛功能及其合并疾病。方法以北京地区中老年男性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浆胰岛素水平分为4组:空腹高胰岛素血症(空腹HINS)、负荷后2 h高胰岛素血症(负荷后HINS)、联合受损(空腹/负荷后HINS)以及非高胰岛素血症(非HINS),对比各组间的代谢特征、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所有受试对象均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试验,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2003年标准再将各组分为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组和新诊断糖尿病(newly diagnosis diabetes,NDM)组;评估合并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差异。结果共931名中老年男性纳入本研究,空腹HINS组22例、负荷后HINS组109例、空腹/负荷后HINS组49例以及非HINS组751例。1空腹/负荷后HINS组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显著高于负荷后HINS组(P<0.01),空腹HINS组介于二者之间;2空腹/负荷后HINS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最高,其次为空腹HINS组、负荷后HINS组和非HINS组,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4.25,P<0.05);3经HOMA-IR校正后,空腹/负荷后HINS组的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BCI/IR)和空腹β细胞功能指数(FBCI/IR)较非HINS组均明显降低(F=5.08,P<0.05);负荷后HINS组FBCI/IR与非HI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不同糖耐量高胰岛素血症组合并代谢异常疾病的构成比均较相应正常胰岛素组明显升高(P<0.05);随着糖调节受损程度的逐渐加重,代谢异常的构成比逐渐升高。结论 1空腹与负荷后均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胰岛素抵抗严重,胰岛功能明显受损,糖代谢紊乱程度重;2空腹胰岛素是高胰岛素血症大规模临床筛查的推荐指标;3高胰岛素血症更易合并多种代谢紊乱,尤其是空腹/负荷后HINS患者,需要
康怡张宝和徐洪涛田光姚合斌赵宏黄火高连世杰杜凯音华伟胡晓东王吉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高胰岛素血症胰岛功能
不同糖调节受损人群的餐后血糖波动特点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研究不同糖调节受损人群的餐后血糖波动特征。方法根据连续2次75g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查(OGTT)结果,选取北京地区稳定人群中正常糖耐量(NGT)组22例,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15例、单纯糖耐量低减(I-IGT)19例、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低减(IFG/IGT)组1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组21例。所有受试对象均行72hCGMS监测,分析比较各组餐后血糖峰值(PPG)、达峰时间(Δt),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餐后血糖波动持续时间(DPE)、曲线下面积(AUC)和其增量(ΔAUC)。结果I-IGT、IFG/IGT和T2DM组的餐后PPG、餐后PPGE较NGT或I-IFG明显升高,I-IGT和T2DM组DPE明显延长,T2DM组Δt较NGT组明显延迟(P<0.05);从NGT、I-IGT、IFG/IGT到T2DM组,餐后血糖对全天高血糖的贡献率(ΔPAUC1)逐渐下降;且I-IFG、IFG/IGT和T2DM组较NGT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糖化血蛋白(HbA1C)≥7%时,空腹对全天高血糖的贡献率首次逆转为大于餐后贡献率,且与HbA1C<5.5%组比较,ΔPAUC1开始有显著性差异;HbA1C与餐后总曲线下面积(AUC1)、全天总曲线下面积(AUC2)、空腹总曲线下面积(AUC3)、OGTT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2hPBG)和3餐血糖峰值均值(MPPG)显著相关(r分别为0.743、0.687、0.504、0.708和0.732,P<0.001);以HbA1C为因变量,以曲线下面积和血糖水平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只有AUC1、AUC2和2hPBG、中餐后PPG最终分别进入2个方程(决定系数r2为0.552和0.614,P<0.01)。结论IGR三组分中I-IFG的餐后特征与NGT最为接近,I-IGT组与T2DM最相似;除I-IFG组外,随着糖调节受损程度的加重,餐后血糖对全天高血糖的贡献率逐渐下降;当HbA1C<7%时,应以控制餐后血糖为主,餐后2h血糖为推荐的简单评价指标;而HbA1C≥7%时,还应重视空腹血糖。
康怡陆菊明孙敬芳李春霖王先令张小群吕朝晖窦京涛母义明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餐后血糖血糖自我监测糖尿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