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凤举

作品数:336 被引量:1,297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下信息与控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263篇期刊文章
  • 56篇会议论文
  • 17篇专利

领域

  • 251篇自动化与计算...
  • 3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7篇兵器科学与技...
  • 19篇军事
  • 8篇电子电信
  • 6篇天文地球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93篇仿真
  • 45篇视景仿真
  • 38篇水下
  • 37篇鱼雷
  • 35篇仿真系统
  • 32篇可视化
  • 32篇航行
  • 32篇航行器
  • 29篇水下航行
  • 29篇水下航行器
  • 24篇分布交互
  • 22篇HLA
  • 20篇交互仿真
  • 19篇基于HLA
  • 19篇分布交互仿真
  • 18篇计算机
  • 18篇半实物
  • 18篇半实物仿真
  • 17篇网络
  • 14篇作战

机构

  • 334篇西北工业大学
  • 58篇水下信息处理...
  • 34篇西安工业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空军工程大学
  • 4篇海军大连舰艇...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国防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中国船舶重工...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航天发射...
  • 1篇北京航空工程...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学院

作者

  • 336篇康凤举
  • 43篇杨惠珍
  • 36篇唐凯
  • 28篇高立娥
  • 26篇褚彦军
  • 25篇钟联炯
  • 22篇宋志明
  • 18篇吴宇
  • 18篇苏颖
  • 16篇梁洪涛
  • 15篇傅妍芳
  • 14篇谢攀
  • 14篇聂卫东
  • 14篇张森
  • 13篇王彦恺
  • 13篇顾浩
  • 13篇王顺利
  • 12篇魏佳宁
  • 12篇黄永华
  • 12篇阎晋屯

传媒

  • 106篇系统仿真学报
  • 32篇计算机仿真
  • 27篇火力与指挥控...
  • 14篇舰船电子工程
  • 10篇鱼雷技术
  • 7篇系统工程与电...
  • 7篇计算机工程与...
  • 7篇弹箭与制导学...
  • 6篇兵工学报
  • 5篇西安工业大学...
  • 4篇船舶工程
  • 4篇计算机测量与...
  • 4篇第七届全国虚...
  • 4篇中国造船工程...
  • 3篇系统仿真技术
  • 3篇电子设计工程
  • 3篇中国造船工程...
  • 2篇计算机应用与...
  • 2篇微电子学与计...
  • 2篇计算机应用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6篇2017
  • 3篇2016
  • 15篇2015
  • 19篇2014
  • 10篇2013
  • 16篇2012
  • 47篇2011
  • 15篇2010
  • 21篇2009
  • 23篇2008
  • 18篇2007
  • 29篇2006
  • 30篇2005
  • 30篇2004
  • 7篇2003
  • 10篇2002
3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突变理论与梯形模糊数的海洋视景仿真逼真度综合评定被引量:7
2014年
针对海洋视景仿真逼真度评定难以兼顾模糊性和主观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突变理论和梯形模糊数的分析与评判方法.从视景仿真所遵循原则和海洋战场环境特点出发,建立了一套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的四级海洋视景仿真逼真度指标评价体系;构建了基于梯形模糊数的突变理论动态综合决策模型,利用梯形模糊数对低层指标初始化和突变理论归一化公式机理本身来确定各指标对各目标重要性的确定性量化,并通过对3个典型海洋战场视景仿真完成系统决策评定.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合理和正确地解决视景仿真逼真度评定问题,为大型复杂系统的多属性决策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梁洪涛康凤举翟楠楠
关键词:突变理论梯形模糊数逼真度
基于遗传算法的水下航行器制导系统多任务调度方法研究
2005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多任务优化调度方法,并根据共享内存多处理器的实际情况分析和讨论了多任务间的约束条件,最后以水下航行器制导系统仿真为例,对多任务调度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多任务调度系统的时间跨度。
高立娥康凤举刘卫东同爱丽赵宁宁
关键词:遗传算法多任务调度实时系统水下航行器
层次分析法在水下航行器系统仿真可信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5
2002年
系统仿真可信度评估需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进行,然而我们不仅关注评估过程中的各种结论,更希望了解系统仿真可信度的综合指标。本文首次将层次分析法(AHP)引入水下航行器系统仿真可信性综合评估中,通过确定系统仿真可信性评估指标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对VV&A过程中的各种定性和定量的可信度评估因素加以综合,应用表明,所得到的系统仿真可信度综合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性。
杨惠珍康凤举李俊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水下航行器系统仿真
一种模糊自适应多交互模型的多UUV协同系统水下目标跟踪算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模糊自适应多交互模型的多UUV协同系统水下目标跟踪算法,首先根据多UUV协同系统的纯方位目标跟踪原理,建立目标跟踪系统的离散型非线性的状态与观测方程。其次根据水下目标运动的特点,结合五种目标运动模型,依据其...
梁洪涛康凤举张建春汪小东
文献传递
Agent战场视景仿真视点智能控制方法
2011年
为了实现战场视景仿真中视点的智能控制,使视点能够自动选择运动方式,根据场景中发生的热点事件自动切换观察目标并且自动调整观察位置及角度,将Agent的思想引入视点控制策略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战场视景仿真视点的智能控制方法,针对热点事件搜索智能体、观察目标选择智能体和观察方式控制智能体的智能体行为算法,以及多Agent协调的视点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Agent的战场视景仿真视点智能控制能够在仿真过程中合理切换视点的观察目标并控制视点的观察方式,减少了仿真人员手工操作视点的工作,使视景仿真的场景和视点切换更加自然而且信息丰富。
姚林海康凤举韩睷张森
关键词:视点AGENT
一种支持分布交互式仿真的静态调度策略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如何在网格环境中合理调度系统资源这一目标,分析了仿真任务与网格资源的映射问题,通过综合考虑联邦成员交互量、任务的负载和解算时间等不同因素,利用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支持分布交互式的启发式静态调度算法,并以空地作战对抗仿真系统为例,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为提高分布交互式仿真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扩大仿真规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傅妍芳白小军康凤举梁向阳
关键词:仿真网格启发式算法静态调度
一种资源约束下的AUV编队系统动态任务规划方法
2014年
动态任务规划是协调复杂环境、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有限资源以及动态任务之间耦合,提高编队协同能力的关键技术。针对资源约束下的AUV编队系统动态任务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公平度的资源均衡方法,兼顾资源均衡和效能最大2个目标,建立了基于合同网的多约束多目标任务规划数学模型,基于着色Petri网实现了系统的形式化建模/仿真/验证一体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以效能最大为目标的资源选择原则导致的优者负载过重和以平均执行任务数为核心的负载平衡算法带来的任务等待时间延长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效能。
郝莉莉顾浩康凤举杨惠珍
关键词:着色PETRI网资源均衡
真实感降雪场景可视化被引量:2
2014年
为实现真实感强的降雪场景可视化,提出基于Perlin噪声生成随机风场和粒子系统产生雪粒子的一体化的解决方法。采用GLSL语言产生随机数,通过3次调和插值生成不同频率和振幅的纹理,叠加生成Perlin噪声纹理。对生成的噪声纹理进行采样,获得随机自然的风场数据,利用该风场数据驱动处于降落过程中的雪粒子。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接近自然界中雪花形状的5张典型雪花纹理与雪粒子随机组合,并将雾化效果应用于雪尘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模拟出的降雪场景中雪花在随机风的作用下运动自然逼真,雪花造型具有多样性与随机性。
徐建华顾浩康凤举王顺利
关键词:PERLIN噪声风场粒子系统降雪
近岸卷浪的建模与可视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近岸卷浪可视化中卷浪的形状单一,不能反映海底地形深度和坡度对波浪的影响,在Fournier波浪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海底地形作用下的三维近岸卷浪模型。给出了Fournier模型中长轴的物理运动变化规律;通过延伸前半周期曲线,调整长轴变化,并控制后半周期曲线跟随波峰运动而变形,建立了卷浪的三维模型;加入噪声扰动,应用动态纹理贴图技术添加了碎沫(foam),在GPU硬件着色器中实现了近岸卷浪的三维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体现出地形深度和坡度对海浪的影响,可视化效果逼真,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王顺利康凤举徐建华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
可视化仿真中三维建模策略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对可视化仿真中的三维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从模型的实现途径入手,分析了各种建模方法的特点和应用领域,给出了建模方法的选择策略;对主流三维建模工具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了建模工具的应用策略;针对仿真对模型的管理和调用需求,分析了层次化建模的必要性;针对大量模型的异构问题,通过实践探索了几种主流三维格式到FLT格式的途径,给出了模型的归一化策略;最后对三维实体模型的建模流程进行了归纳,并演绎出具有一般意义的三维实体建模策略集,对可视化仿真中的三维实体建模具有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龙勇袁静康凤举张志利高钦和李向阳
关键词:可视化仿真三维建模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