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欣

作品数:53 被引量:232H指数:9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9篇水动力
  • 19篇螺旋桨
  • 15篇水动力性能
  • 12篇面元法
  • 9篇推进器
  • 9篇全方向推进器
  • 9篇船舶
  • 8篇流场
  • 7篇定常
  • 7篇非定常
  • 6篇数值模拟
  • 6篇非定常水动力...
  • 6篇值模拟
  • 5篇伴流
  • 4篇优化设计
  • 4篇粘性流
  • 4篇粘性流场
  • 4篇尾涡
  • 4篇伴流场
  • 4篇敞水

机构

  • 52篇哈尔滨工程大...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中国船舶重工...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舰船研究...
  • 1篇中国船舶及海...
  • 1篇沪东中华造船...
  • 1篇中国船舶工业...

作者

  • 52篇常欣
  • 32篇王超
  • 29篇黄胜
  • 13篇郭春雨
  • 8篇孙帅
  • 5篇贡毅敏
  • 4篇张洪雨
  • 4篇覃新川
  • 3篇邹经湘
  • 2篇周剑
  • 2篇郑建成
  • 1篇李想
  • 1篇赵大刚
  • 1篇冯峰
  • 1篇何苗
  • 1篇李辉
  • 1篇张祥瑞
  • 1篇梁宁
  • 1篇李鹏

传媒

  • 18篇哈尔滨工程大...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船舶工程
  • 3篇船舶力学
  • 3篇船海工程
  • 3篇中国舰船研究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海军工程大学...
  • 2篇中国造船
  • 2篇第二十三届全...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船舶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舰船科学技术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船舶螺旋桨面元法的改进被引量:14
2007年
按照库塔物理条件的基本精神,认为蒙瑞诺数值库塔条件的不足,讨论了螺旋桨面元理论不应忽略梢涡的真实存在,应该考虑尾涡强度沿流线衰减的影响,明确指出尾涡强度的衰减规律为指数衰减,具体构造了一种新的更为接近物理真实的数值库塔条件.并将这种数值库塔条件应用到螺旋桨敞水特性的数值分析中,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覃新川黄胜常欣
关键词:螺旋桨面元法尾涡模型
潜艇破冰上浮近场动力学模型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随着各国对北极地理和气候环境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潜艇在北极所能发挥的政治和军事价值。研究潜艇破冰上浮过程及冰载荷的动态特性,可为潜艇壳体的设计和破冰厚度的选择提供支撑。[方法]基于近场动力学方法建立潜艇破冰上浮过程计算模型。首先,详细介绍近场动力学方法用于捕捉物体断裂问题的理论基础,分析该方法用于海冰材料模拟的可行性。然后,为反映潜艇破冰上浮真实的物理过程,基于接触检测理论,建立海冰粒子与潜艇表面的接触区域识别算法,给出计算接触载荷方法。最后,将近场动力学方法与接触区域识别算法结合在一起,开发潜艇破冰上浮计算程序,以跟踪每一个时刻的破冰状态,计算海冰对潜艇壳体的作用力。并以美国DARPA潜艇模型SUBOFF为计算对象,开展潜艇破冰上浮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在用所提方法模拟的潜艇上浮破冰过程中,海冰的动态断裂过程与观察到的美国核潜艇的破冰上浮结果基本一致,冰载荷的动态变化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结论]该方法能为潜艇与冰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思路,所得结果可为极地潜艇壳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叶礼裕王超郭春雨常欣
关键词:潜艇动态特性
船用水翼抽吸增效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为揭示船用水翼抽吸增效的水动力性能,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了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数值模拟采用NACA0012对称翼型,湍流模型选用kω-SST.结果表明:安装抽吸口可改善水翼的水动力性能;吸口数目增加,升力系数下降,阻力系数先降低后增加,存在最佳的升阻比;两吸口距离增大,升力系数下降,水动力性能随之下降;吸口位置后移,升力系数增加,阻力系数降低,水动力性能随之提高;吸口宽度增加,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升阻比均呈波动状态.
王超程相茹常欣黄胜
关键词:升阻比
基于滑移网格与RNG k-ε湍流模型的桨舵干扰性能研究被引量:22
2011年
结合RNG k-ε湍流模型,运用滑移网格技术对粘性流场中桨舵相互干扰引起的三维非定常湍流进行了计算,得到了随进速系数的变化,桨舵之间相互干扰性能的变化规律;同时获得了桨舵干扰性能随桨舵之间的距离的改变而相应的变化规律。文中给出了桨舵干扰水动力性能的计算结果,并与试验测量值作了比较。从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知,利用滑移网格技术及RNG k-ε湍流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桨舵干扰的水动力性能问题。同时文中分析了桨舵表面压强分布规律以及舵的存在对螺旋桨尾流场的影响。
王超黄胜常欣郭春雨
关键词:螺旋桨水动力性能湍流模型粘性流场
浅水效应对船舶阻力及流场特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为了分析浅水条件下船舶阻力及流场的特点,本文基于混合网格技术,结合Reynolds average numerical simulation(RANS)方法,对标准船模KRISO Container Ship(KCS)开展了船模浅水效应的数值预报分析。KCS船的船艉部分使用了三种不同的非结构网格划分方法,与水池试验值对比得到恰当的网格划分方法。通过改变数值水池高度探究水深变化对于船舶阻力及流场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水深h小于10倍吃水时,KCS船浅水效应明显,随着水深的减小,船舶阻力系数、z方向抽吸力以及桨盘面伴流分数均呈增大趋势;随着水深的减小,艏艉压力差逐渐增大,船艉倾现象更加明显。
孙帅王超常欣支玉昌
关键词:混合网格浅水效应船舶阻力伴流场
浅水效应对螺旋桨轴承力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为了分析浅水条件对螺旋桨轴承力的影响,本文采用RANS方法和VOF模型,对计及自由液面的KCS船桨舵一体系统开展了不同吃水条件下螺旋桨非定常轴承力的数值预报分析。首先计算了深水(h/T=20)工况下的螺旋桨轴承力,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网格划分方法和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吃水工况下螺旋桨非定常力计算,监测发现螺旋桨非定常轴承力随时间周期性脉动,浅水条件下螺旋桨轴承力时均值明显大于深水工况。经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轴承力脉动幅值,分析得出:当h/T<3时,脉动幅值随水深增加迅速减小;当h/T>3时,水深变化对脉动幅值影响较小。
孙帅常欣王超张洪雨
关键词:螺旋桨自由液面浅水效应
四桨船舶螺旋桨差异化设计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减小四桨船舶内外桨的负荷差,本文建立了一套螺旋桨差异化理论设计方法。基于螺旋桨的理论设计方法进行了内外桨的初始化设计,并采用CFD技术和等推力法,预报船桨一体的总推力减额分数和内外桨的伴流分数。结合螺旋桨理论设计方法和面元法,形成了一套螺旋桨差异化理论设计系统。并以某四桨船舶方案为例,在最大航速工况下,应用本文的方法开展内外桨的差异化设计,并对不同航速下的螺旋桨差异化设计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最大设计航速下,内外差异化设计桨的总推力满足设计要求,负荷差由初步设计时的11.9%减小为0.61%左右,而且在18节和25节航速下的负荷差也分别由初步设计时的13.8%与13.3%减少到5.65%与3.68%。应用本文方法可有效地减小内外桨的负荷差,为四桨船舶螺旋桨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叶礼裕常欣孙帅王超张洪雨
关键词:螺旋桨船舶阻力
基于字典排序方法的螺旋桨优化设计
2015年
为实现螺旋桨效率在一定的设计进速系数范围内的最佳化,本文以母型桨设计进速周围多个进速点对应的敞水效率为目标函数,以螺距比的径向分布为优化变量,以推力和空泡性能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数学模型,基于字典排序方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优化后的螺旋桨螺距比径向分布,并将优化结果与以设计航速点的螺旋桨效率为目标进行优化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船舶航行时航速的变化,以设计航速点的效率为目标进行螺旋桨优化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节能效果,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航速周围内多个工况点对应的效率。
张祥瑞孙帅常欣莫涛
关键词:非设计工况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水翼剖面优化设计被引量:7
2010年
水翼是船舶设计和各种水中运动装置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船舶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三维水翼翼型进行了以提高升阻比为目标的优化设计.翼型由解析函数线性叠加法表示,目标函数和粒子的适应度由基于面元法的流场数值解来提供.整个优化计算过程较传统的优化方法原理简单,计算量小,优化后的水翼型能较原翼型的水动力性能有明显改善.优化结果验证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面元法在水翼剖面优化设计中的可行性,对今后水翼剖面优化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
常欣郭春雨孟祥印周斌
关键词:粒子群优化算法面元法优化设计
冰桨接触的近场动力学模型被引量:8
2018年
在冰桨接触过程中,螺旋桨可能承受极端冰载荷的作用,对螺旋桨结构强度以及船舶的安全运行产生严重危害。为了研究冰桨接触过程中载荷的变化情况,本文基于近场动力学方法以及连续接触检测理论,建立了冰桨接触数值预报方法。为反映冰桨接触过程中真实的物理过程,针对冰桨接触问题的特殊性,本文基于接触检测理论建立冰桨接触区域识别算法。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冰桨接触数值预报程序,并以某冰区桨为例,开展冰桨铣削工况下数值预报。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方法能够真实地模拟冰桨接触过程,并能获得该过程中冰载荷的动态破碎变化过程。
叶礼裕王超常欣张洪雨
关键词:激振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