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照江

作品数:30 被引量:256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胁迫
  • 8篇植物
  • 7篇衣藻
  • 7篇莱茵衣藻
  • 6篇种子
  • 6篇化感
  • 6篇挥发
  • 6篇挥发性有机
  • 6篇挥发性有机化...
  • 5篇冷蒿
  • 5篇萌发
  • 5篇化感作用
  • 5篇VOCS
  • 4篇种子萌发
  • 4篇酶活性
  • 4篇保护酶
  • 3篇氧化物歧化酶
  • 3篇酸胁迫
  • 3篇歧化酶
  • 3篇酶活

机构

  • 14篇浙江农林大学
  • 10篇南开大学
  • 8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浙江林学院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河北科技师范...
  • 2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宁夏师范学院
  • 1篇浙江省林业科...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0篇左照江
  • 12篇张汝民
  • 11篇高岩
  • 7篇王勇
  • 5篇白艳玲
  • 5篇朱晔荣
  • 4篇李洪涛
  • 4篇温国胜
  • 3篇郭学民
  • 3篇高荣孚
  • 3篇侯平
  • 3篇赵静娴
  • 3篇周律
  • 2篇吴兴波
  • 2篇胡君艳
  • 2篇刘芳
  • 2篇许改平
  • 2篇王玉魁
  • 2篇马元丹
  • 2篇甘丽平

传媒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植物学报
  • 1篇2010全国...
  • 1篇中国第四届植...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酸及NaCl和Na2CO3胁迫对莱茵衣藻的影响
目前,水体酸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广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除无机酸外,有机酸也是引起环境酸化的重要原因,其中乙酸是有机酸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含量可高达毫摩尔水平,对藻类植物的生长具有巨大的潜在威胁。除酸化外,干旱...
左照江
关键词:水体酸化莱茵衣藻乙酸诱导盐胁迫
合欢种子硬实与萌发特性及种皮微形态与结构特征的研究被引量:29
2006年
光暗交替(8h/16h)、全光照、全黑暗及70,85,100℃热水浸种处理合欢硬实种子,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和石蜡切片技术,探讨合欢硬实种子萌发特性与种皮微形态及结构特征的关系,为合欢种苗的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合欢种皮对种子的吸胀作用具有明显的机械障碍作用;交替光照和70℃热水浸泡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达48.9%;引起合欢种皮不透性的部位可能与种皮表层、栅栏层、骨状石细胞层均有关系,合欢种子硬实现象可能与种皮无深度裂隙有关;合欢种皮侧缘厚壁(薄壁)细胞层中有维管束,它为种皮的发育提供水分与营养。
郭学民徐兴友孟宪东左照江高荣孚
关键词:合欢硬实种子热水浸种
迷迭香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诱导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被引量:13
2013年
为探讨干旱胁迫对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生理生化特性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释放规律的影响,该文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了轻度(LD)、中度(MD)和重度(SD)干旱胁迫对迷迭香二年生实生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脂氧合酶和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干旱胁迫下迷迭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迷迭香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明显的影响,MD和SD处理12天时其含量极显著地增加(p<0.01),与对照相比可溶性糖分别增加了51.5%和87.4%,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0.82和1.40倍。在MD和SD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相互协调的作用。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迷迭香体内MDA含量极显著地增加(p<0.01),细胞膜损伤率显著增加。分析显示,迷迭香释放的VOC主要是萜烯类化合物,占总量的46.0%以上;随着干旱胁迫增强,迷迭香释放的VOCs总量减少,种类增多;LD、MD和SD胁迫处理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4.4%、17.0%和23.7%;干旱胁迫还明显诱导绿叶挥发物(green leaf volatiles)和醛类化合物的释放,诱导产生了2-己烯醛、叶醇、山梨醛和癸醛4种新组分。研究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迷迭香能够通过调节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释放VOCs来提高抗旱性。
刘芳左照江许改平吴兴波郑洁高荣孚张汝民高岩
关键词:干旱胁迫脂氧合酶渗透调节物质保护酶迷迭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诱导豆科植物种子萌发的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11
2007年
豆科植物种子中普遍存在硬实现象,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当采用物理因素与化学因素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就该两方面近几年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
左照江郭学民徐兴友张汝民高岩
关键词:豆科植物种子萌发化学因素
酸胁迫对莱茵衣藻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胁迫的影响,目前,人们对胁迫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盐、干旱、高光、臭氧、生物入侵等对植物造成的伤害以及植物对此种胁迫的抵御,而酸化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报道则很少。然而,水域及土壤...
左照江李洪涛朱晔荣白艳玲王勇
关键词:酸胁迫莱茵衣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
文献传递
高温胁迫对樟树光合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9年
光合作用是植物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生理过程。通过研究高温胁迫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气体交换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揭示高温对樟树的危害机制。结果表明:35和45℃高温胁迫后,樟树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到P点的荧光强度均随胁迫增强而明显降低,同时诱导动力学参数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总量、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总量、单位反应中心内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光合性能指数和单位吸收面积上天线色素能量吸收的驱动力均明显降低,其中在45℃时降至最低,与对照(25℃)相比分别降低了21.7%(P<0.01), 17.6%(P<0.01), 38.8%(P<0.01), 60.2%(P<0.01)和26.9%(P<0.01)。35和45℃高温胁迫后,单位反应中心热耗散的能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3.5%(P<0.05)和78.4%(P<0.01);此外,樟树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亦均明显降低,其中最大光合速率分别降低了16.0%(P<0.05)和44.6%(P<0.01)。由此可见,高温胁迫可通过降低樟树的光能吸收、量子产量和电子传递,并促进吸收光能进行热耗散,降低光系统Ⅱ效率,进而减少同化力以降低光合速率。
王彬田正凤应彬彬马元丹左照江
关键词:树木生理学高温光合特性光响应
酸胁迫对莱茵衣藻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胁迫的影响,目前,人们对胁迫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盐、干旱、高光、臭氧、生物入侵等对植物造成的伤害以及植物对此种胁迫的抵御,而酸化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报道则很少。然而,水域[1,...
左照江李洪涛朱晔荣白艳玲王勇
关键词:酸胁迫莱茵衣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
不同培养条件下莱茵衣藻细胞中SGAT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模式单细胞植物莱茵衣藻,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中丝氨酸:乙醛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莱茵衣藻SGAT酶活性的最适pH介于5 ̄7之间,当pH高于7以后,酶活性逐渐下降;随着细胞密度增加,SGAT酶活性降低;光强可显著影响SGAT酶活性,在一定光强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酶活性增强;乙酸作为莱茵衣藻的唯一异养碳源也会影响SGAT酶活性,两者间呈正相关;提高氧浓度,显著地提高了细胞内SGAT的酶活性;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细胞内SGAT的酶活性也略有升高;40℃高温和15℃低温处理后,SGAT酶活性均降低。此外,提高氧浓度时细胞内Gly含量增加,Ser含量减少,Gly/Ser的比值从0.79提高到1.49。
李洪涛朱珂刘清岱左照江朱晔荣白艳玲王勇
关键词:细胞密度光照强度氧浓度光呼吸莱茵衣藻
微藻种类对其热解质量损失规律和产物及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微藻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采用快速热解技术,可得到高品质的先进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该文采用热重-红外联用仪、快速热解-气质联用仪和分布式活化能动力学模型(distribution activation energy model,DAEM)对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CDR)、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CRV)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MCA)的热解行为开展了研究,系统地对比了3种微藻在化学组成、热解失重规律、动力学、热解产物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微藻的热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3种微藻的热解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干燥段、快速热解段和炭化阶段,其中铜绿微囊藻失重率最大,达到17.34%/min,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TG/DTG(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thermogravimetry)曲线往高温一侧移动;2)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微藻热解主要产物为CH4、CO2、含C=O键的脂肪酸、含N-H键和C-N键的酰胺类化合物,其中莱茵衣藻热解产生的CH4质量分数最高,铜绿微囊藻热解产生的含C=O键化合物质量分数最高;3)铜绿微囊藻的活化能数值最高,随着转化率增加,活化能从100增加到680 k J/mol;4)Py-GC/MS分析表明小球藻热解产生的含氧化合物质量分数最高,达到30.89%,铜绿微囊藻热解产生的酚类化合物、芳香族碳氢化合物、胺和酰胺类和其他含氮化合物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达到10.41%,13.46%,13.87%和14.27%。本文可为微藻的能源化利用提供科学和基础数据。
王浚浩张雨杨优优左照江马中青
关键词:热解动力学微生物微藻
冷蒿VOCs对4种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隶属菊科(Compositae)蒿属(Artemisia L.),是多年生小半灌木,广布于草原带与荒漠草原带,是草原群落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也是其它草原群落的伴生植...
左照江张汝民高岩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