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湘君

作品数:17 被引量:108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早产
  • 4篇新生儿
  • 4篇早产儿
  • 4篇产儿
  • 3篇导管未闭
  • 3篇动脉
  • 3篇动脉导管
  • 3篇动脉导管未闭
  • 3篇神经节
  • 3篇未闭
  • 2篇治疗新生儿
  • 2篇神经节苷脂
  • 2篇综合征
  • 2篇癫痫
  • 2篇癫痫持续状态
  • 2篇羟基丁酸
  • 2篇文献复习
  • 2篇脑损伤
  • 2篇海马
  • 2篇肺炎

机构

  • 7篇徐州市中心医...
  • 5篇东南大学
  • 5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6篇崔湘君
  • 5篇杨波
  • 5篇袁宝强
  • 5篇高翔羽
  • 4篇王秀利
  • 4篇陈洋
  • 3篇樊秋萍
  • 2篇李凡
  • 2篇任漪
  • 2篇黑明燕
  • 2篇孙迎军
  • 2篇张冬丽
  • 2篇李敏
  • 2篇袁婷婷
  • 2篇雷红林
  • 2篇周保健
  • 1篇周广玲
  • 1篇程华
  • 1篇渠慎英
  • 1篇戴园园

传媒

  • 2篇中华妇幼临床...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心脏与心...
  • 1篇第六届江浙沪...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析观察磷酸肌酸钠与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并观察磷酸肌酸钠与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与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肌张力、意识、反射等临床体征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肌张力、意识、反射等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能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脏功能损伤率、肾脏功能损伤率及胃肠功能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与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崔湘君陈洋
关键词:重度窒息磷酸肌酸钠神经节苷脂新生儿
儿童重叠综合征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09年
崔湘君袁宝强程华戴园园樊秋萍
关键词:重叠综合征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4-羟基丁酸尿症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4-羟基丁酸尿症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对在我院诊疗过的一例4-羟基丁酸尿症患儿作临床分析:患儿,女,11月,'反复抽搐伴呼之不应半天'就诊。患儿因咳嗽一周输液治疗时出现抽搐,表现为颈项及四肢强直、双眼凝...
崔湘君袁宝强
文献传递
三种无创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5
2014年
目的比较三种无创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符合人选标准的RDS早产儿107例,给予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乐(NCPAP)通气(39例)、双水平气道止压(BiPAP)通气(35例)、同步双水平气道正压(SBiPAP)通气(33例)。根据经皮血氧饱和度或血气分析调整吸人氧浓度(FiO2)等参数,记录各种参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止压通气24h时FiO2值为主要指标,选择χ2检验、秩和检验、单向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值法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两相关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iPAP组和SBiPAP组正压通气后12~24h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单位mmHg,1mmHg=0.133kPa),氧合指数及24h时FiO2均低于NCPAP组(44±9和45±9比50±9,2.76±0.96和2.79±0.60比3.24±0.72.0.34±0.10和0.35±0.07比0.39±0.07,F=4.456、5.146、4.123,P=0.014、0.007、0.019);前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通气后12~24h呼吸指数、腹胀、无创正压通气成功者持续通气时间、无创正压通气失败需要捕管进行有创通气的比例、气漏综合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周同一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出生36h后死亡或自动出院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创正压通气失败相关因素包括性别,胎龄,分娩前24h到7d孕母是否使用过激素,出生体重4项[OR(95%CI):14.120(1.135,175.662),2.862(1.479,5.535),61.084(3.115,1198.031),8.306(1.488,46.383)]。结论在早产儿RDS初始治疗中,采用
高翔羽杨波黑明燕崔湘君王静周广玲渠慎英
关键词: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人软骨糖蛋白-39水平监测及其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人软骨糖蛋白-39(HC-gp39)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徐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MPP患儿(研究组)与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79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研究组患儿入院时与对照组儿童体检时、研究组重症与轻症患儿血清SAA和HC-gp39水平。分析研究组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患儿入院时、治疗后3 d和治疗后1周的血清SAA和HC-gp39水平及变化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SAA和HC-gp39水平对MPP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SAA和HC-gp3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49.374、P<0.001,t=49.374、P<0.001)。研究组重症患儿占比为45.35%(39/86),重症患儿血清SAA和HC-gp39水平均高于轻症患儿(t=13.411、P<0.001,t=10.42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6.98%(6/86);入院时、治疗后3 d和治疗后1周,预后不良患儿血清SAA和HC-gp39水平均逐渐升高,预后良好患儿则均逐渐降低;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患儿治疗后1周较入院时血清SAA变化率分别为(57.10±6.59)%和(-77.12±9.87)%,血清HC-gp39变化率分别为(58.63±7.79)%和(-29.09±4.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AA:t=4.873、P<0.001;HC-gp39:t=15.588、P<0.001)。MPP患儿预后不良者重症率、SAA变化率和HC-gp39变化率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者[100.00%vs.41.25%:χ^(2)=7.773、P=0.005,(52.49±6.59)%vs.(-77.12±9.87)%:t=4.873、P<0.001,(58.63±7.79)%vs.(-29.09±4.18)%:t=15.588、P<0.001],且重症(OR=6.386、P=0.003)、SAA变化率(OR=7.892、P<0.001)和HC-gp39变化率(OR=8.654、P=0.001)均为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SAA变化率和HC-gp39变化率单独预测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45.07%和41.19%,灵敏度分别为83.33%和66.6
陈洋崔湘君李敏孙迎军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淀粉样蛋白A预后
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自然关闭率及口服布洛芬干预的利弊。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因"早产儿/新生儿肺炎、发绀"入院,生后15h~24d经心脏彩超确诊为PDA的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n=61,确诊后立即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首剂为10mg/kg,24h,48h后再分别给予5mg/kg;治疗(72~96)h后复查心脏彩超],安慰剂组[n=35,确诊后立即给予生理盐水口服,首剂为1mL/kg,24h,48h后再分别给予0.5mL/kg;(72~96)h后复查心脏彩超。对仍存在PDA的患儿,则按照治疗组方案治疗,(72~96)h后再复查心脏彩超](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彩超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后复查心脏彩超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组全部患儿,治疗组足月儿、非症状性PDA儿、不合并其他心脏病患儿、出生72h内确诊为PDA患儿的动脉导管关闭率(分别为88.5%,91.3%,92.9%,89.6%及93.0%)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同类患儿(62.9%,50.0%,68.0%,60.7%及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早产儿、症状性PDA儿、合并其他心脏病患儿、出生72h后确诊为PDA患儿的动脉导管关闭率(分别为86.8%,78.9%,84.6%及77.8%)分别与安慰剂组的同类患儿(71.4%,50.0%,71.4%及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早产儿与足月儿、症状性与非症状性PDA患儿、合并其他心脏病与不合并其他心脏病患儿、出生72h内确诊与出生72h后确诊的PDA患儿的动脉导管关闭率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安慰剂组第1次复查心脏彩超的结果显示,动脉导管关闭率为62.9%(22/35,均自发性关闭),
杨波高翔羽王秀利崔湘君
关键词:布洛芬动脉导管未闭
4-羟基丁酸尿症1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患儿,女,11个月。因咳嗽1周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时出现抽搐,表现为颈项及四肢强直、双眼凝视、握拳、
耿丽娟崔湘君袁宝强
关键词:输液治疗
神经发育支持模式联合神经节苷脂、高压氧在早产儿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神经发育支持模式联合神经节苷脂、高压氧在早产儿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本院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发育支持模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发育支持模式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高压氧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行为评分和后遗症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病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次的神经行为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发育支持模式联合神经节苷脂、高压氧在早产儿脑损伤修复中的效果显著,且能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有益于脑修复,值得临床应用。
陈洋崔湘君孙迎军
关键词:早产儿脑损伤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与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常规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的NBNA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5.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吸吮能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预后。
崔湘君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影响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发生及药物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影响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sPDA)发生及药物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全部病例选自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在出生24h内入住的早产儿,纳入研究671例。其中41例符合sPDA的标准,38例分别给予布洛芬、吲哚美辛、蒸馏水、对乙酰氨基酚进行药物干预。观察药物干预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药物干预后关闭组和持续开放组两组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选用中位数表示,多因素相关分析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早产儿sPDA发生的相关因素是胎龄[优势比(OR)=3.268,95%置信区间(C1):1.852—18.235i、出生体重(OR=6.582,95%CI:2.358~35.364)、小于胎龄儿(SGA)(OR=3.510,95%C1:1.254~12.568)、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RDS)(OR:12.547,95%CI:4.125~149.362)、需要呼吸支持(OR=9.258,95%CI:3.651~102.365)、生后24h内B型利钠肽(BNP)水平(OR=15.240,95%CI:6.358~195.236);药物干预后,关闭26例(68.4%),仍持续开放12例(31.6%),影响药物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是胎龄(OR=1.852.95%CI:1.127~5.326)、m生体重(OR=1.745,95%CI:1.254~8.324)、脉压差(OR=3.682,95%CI:1.452~11.367)、导管直径(OR=9.582,95%CI:4.579~121.365)、导管水平峰值流速(OR=8.454,95%CI:3.685—94.326)、导管两端压差(OR=7.235,95%CI:2.873~89.364)、治疗后BNP水平(OR=5.287,95%CI:3.647—45.231)。结论早产儿的胎龄越小、体重越低、SCA、出现RDS、需要呼吸支持的时间长、生后24h内BNP高,发生sPDA的可能性越大;胎龄、出生体重、脉压差、导管直径、导管水平峰值流速、导管两端压差,是影响药物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
杨波陈洋高翔羽王秀利崔湘君雷红林任漪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药物干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