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广

作品数:15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牙列
  • 3篇牙周
  • 3篇义齿
  • 3篇缺损
  • 2篇修复体
  • 2篇修复牙
  • 2篇修复牙列
  • 2篇修复牙列缺损
  • 2篇牙齿松动
  • 2篇牙齿松动度
  • 2篇牙列缺损
  • 2篇牙周病
  • 2篇氧化锆
  • 2篇松动度
  • 2篇套筒冠
  • 2篇套筒冠义齿
  • 2篇桩核
  • 2篇桩核冠
  • 2篇纤维桩
  • 2篇口腔

机构

  • 15篇航天中心医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辽宁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崔广
  • 10篇宫琳
  • 4篇唐伟华
  • 4篇王茵
  • 3篇郑洁
  • 3篇严玲
  • 1篇刘文菲
  • 1篇伍小臻
  • 1篇张丽丽
  • 1篇莫静
  • 1篇宋应亮
  • 1篇张爱军
  • 1篇路燕
  • 1篇陈燕
  • 1篇徐丽莎
  • 1篇李慧
  • 1篇邹婷婷
  • 1篇李鑫
  • 1篇孟宪敏
  • 1篇张娟

传媒

  • 7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口腔...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系统锥形束CT影像学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利用锥形柬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研究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发生率、根管解剖形态以及根管口位置分布。方法随机选取2011-2013年航天中心医院口腔科20~30岁患者CBCT影像160张(男80张、女80张)。平行近中颊根长轴平面观察其根管形态,并按照Vertucci分类统计。水平面观察根管口的位置,记录MB、MB2及腭根根管口间距离以及MB、MB2根管口分别到腭根根管口连线夹角,并比较不同性别间差异。结果本研究观察了279颗上颌第一磨牙,其中存在MB2牙齿233颗,检出率为83.5%,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根管出现概率不同,各类型出现率男女间无差异。MB与MB2根管口间距男性为(2.195±0.504)mm,女性为(1.966±0.41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第一磨牙MB2发生率高,不同类型MB2发生概率不同,男性与女性之间无差异。MB与MB2根管口间距在两性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刘文菲崔广宫琳
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列缺损伴牙周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评价套筒冠义齿用于修复牙列缺损伴牙周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9例牙列缺损伴牙周病老年患者,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与牙周基础治疗,行套筒冠义齿修复,观察修复前后牙齿动度值(PTV)、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改变,评价修复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修复后6、12、24个月复查时牙齿松动度降低,与修复前相比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探诊深度(PD)逐渐变小,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无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套筒冠义齿用于修复牙列缺损伴牙周病老年患者临床效果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牙松动状况。
王茵崔广郑洁宫琳
关键词:套筒冠牙周病牙列缺损牙齿松动度
不同材质桩核冠在前牙美学区修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与铸造金属桩联合钴铬烤瓷冠在前牙美学区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前牙美学区牙体缺损需行桩核修复的患者100例(150颗牙),按照患者的选择意愿,分为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组(A组,50例70颗)和铸造金属桩联合钴铬烤瓷冠修复组(B组,50例80颗)。对修复前后牙周探诊深度、龈沟液碱性磷酸酶(ALP)及修复体边缘适合度和美学表现进行观察检测,随访3年,观察两组修复体的效果。结果两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88.6%和77.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修复后1年,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组的边缘适合度、颜色匹配均显著优于铸造金属桩联合钴铬烤瓷冠修复组(P<0.05)。修复后1年和3年,两组的牙周探诊深度较修复前均有所增加,但未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铸造金属桩联合钴铬烤瓷冠修复组中,龈沟液中ALP水平显著高于修复前水平(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全瓷冠对基牙牙周刺激较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美学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前牙美学区修复体。
李慧崔广伍小臻宫琳
关键词:前牙缺损玻璃纤维桩铸造金属桩牙体修复
舌体肥大患者牙列缺失的修复设计
2008年
目的:回顾舌体肥大病因,介绍舌体肥大伴无牙颌患者的修复设计及制作方法,并提出舌体肥大伴无牙颌患者的修复设计思路。方法:按照Myer分类法将舌体肥大分为3类,并按照病变分类设计不同治疗方案,以一例舌体肥大伴轻度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病例介绍舌体肥大伴无牙颌患者的修复设计及制作方法。结果:下颌活动义齿稳定性良好,较好的恢复了患者面型及咀嚼功能,患者满意。预约定期复诊,进行义齿的调合及缓冲,保持义齿固位稳定,并观察舌体位置是否改变。结论:舌生理引导是针对舌体肥大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崔广宋应亮李德华马威简波
关键词:牙列缺失
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列缺损伴牙周病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套筒冠义齿用于修复牙列缺损伴牙周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9例牙列缺损伴牙周病老年患者,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与牙周基础治疗,行套筒冠义齿修复,观察修复前后牙齿动度值(PTV)、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
郑洁崔广宫琳
关键词:套筒冠牙周病牙列缺损牙齿松动度
文献传递
两种树脂填充方法对微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通过两种树脂充填方式微渗漏的比较,为临床找到一种能有效防止微渗漏且操作简便的充填方式。方法:选择新近拔除的60颗人恒牙在唇、颊侧备V类洞。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颗牙。用3M自酸蚀粘结剂及3M树脂分别按分层及分割增量两种方式充填,经恒温保存、染色、纵剖牙体,在体视显微镜下观测充填物边缘微渗漏的情况。结果:分层充填的微渗漏大于分割增量充填。结论:两种充填方式微渗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层充填的微渗漏大于分割增量充填。
莫静崔广陈燕王瑞华宫琳
关键词:V类洞微渗漏
牙冠形态对老年种植修复患者水平型食物嵌塞防治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邻面形态的种植单冠修复后对老年种植患者后牙水平型食物嵌塞的防治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患者第一磨牙种植冠按修复间隙的大小分成两组(A组距离<10.0mm,B组≥10.0mm),组内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分别按照不同邻面形态制作硬质树脂临时冠并戴入,两两对比并进行随访观察。所有病例在观察6个月后拆除硬质树脂临时冠,使用全解剖形态氧化锆种植冠完成最终修复。结果:不同大小的修复间隙,对照组食物嵌塞情况均严重于试验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不同大小的修复间隙,特殊的种植冠邻面形态短期内有利于防治老年患者后牙水平型食物嵌塞,长期的临床效果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崔广刘宇郑洁宫琳
关键词:固定义齿
不同杆圈接触形态对焊接面机械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杆圈接触形态对杆卡附着体焊接面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特殊工具加工不同杆圈接触形态的试件。测量焊接间隙,使用相同的Nd:YAG激光焊接参数进行焊接;肉眼观察焊缝区外观,测试焊件的抗拉强度,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不同的杆圈接触形态对焊接面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各实验组均未能实现全层焊透,无明显气孔等焊接缺陷。实验组与对照组伸长率与母材组对比显著降低,但在抗拉强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焊接参数相同时,杆圈接触的形态未对焊接面的机械性能产生显著性影响。
崔广宋应亮
关键词:激光焊接机械性能
CAD/CAM全解剖形态氧化锆修复体在后牙固定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国产CAD/CAM全解剖形态氧化锆修复体在后牙区固定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航天中心医院口腔科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制作的国产CAD/CAM全解剖形态氧化锆修复体共计463单位进行定期观察;所有修复体自粘固之日起纳入观察随访。设定修复体戴入时为基准线,记录相关数据。完成检查后及时填写表格,各项检查结果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修复体平均观察时间为18个月。结果观察的国产CAD/CAM全解剖形态氧化锆修复体发现了修复体折裂、脱落、基牙牙髓炎等情况,但与初始相比未发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中未见基牙继发龋及牙周袋探诊深度的改变,患者美学评价满意。结论通过对国产CAD/CAM全解剖形态氧化锆修复体应用于后牙固定修复为期3年的临床观察与研究,认为国产CAD/CAM全解剖形态氧化锆修复体可以满足后牙固定修复的要求;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
崔广王茵唐伟华严玲宫琳
关键词:牙修复体二氧化锆
两种不同藻酸盐印模消毒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藻酸盐印模消毒的效果。方法:使用不同的调拌方法制取3组藻酸盐印模样本各30个,共计90个(前两组用蒸馏水调拌,第3组用0.1%的洗必泰溶液调拌)。印模凝固后将3种不同菌液均匀涂布于印模表面。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第2组使用照射强度为100μW的紫外线照射5mi n;第3组用洗必泰溶液调拌,在空气中放置30mi n。3组印模洗脱表面残留的细菌进行培养,根据培养的细菌数量进行消毒效果的判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方差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紫外线照射消毒与洗必泰消毒后印模表面细菌数量明显减少;用紫外线照射后的印模表面的细菌数少于用洗必泰调和消毒的印模,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紫外线照射的消毒效果优于洗必泰。
于洪丹崔广张爱军唐伟华宫琳
关键词:紫外线洗必泰消毒印模材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