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群霞
- 作品数:34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翻译伦理观照下的小说代词间接回指语的英译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探讨翻译伦理观照下的汉语小说中的代词间接回指语的英译。研究表明:1)代词间接回指语的翻译可借助于先行触发语和话语双方拥有的共享知识,具体翻译方法可分为直译、回指语的去除、明晰化和回指语的增加等,其翻译方法优劣可根据翻译伦理加以评述。2)根据翻译伦理中的再现原则,代词间接回指语翻译以直译而能体现原文和原作者的意图为最佳方案;服务原则说明翻译应顾及译入语习惯和译入语读者的期待,明晰化、代词的增加或去除等可为辅助翻译方法;职业规范表明回指语翻译应精益求精,不断改进。
- 岑群霞
- 关键词:英译汉语小说翻译伦理
- 代词间接回指语的认知解读及翻译——以《红楼梦》中的代词为例
- 2014年
- 代词间接回指作为有理据的语言现象,具有语言学、语用学和社会学意义。以《红楼梦》为语料来源,基于认知角度探讨小说代词间接回指语理解和翻译,认为代词间接回指语可借助代词的突显、触发语激发的认知框架和百科知识得到回指对象的识解;代词间接回指语的深层认知动因是主观化,是对回指对象的主观情绪表达和评价;代词间接回指的翻译是在尽量保持原语言形式基础上的主观化对等,即说话人在译文中和原文中对代词回指对象的主观情绪和评价对等。
- 岑群霞
- 关键词:《红楼梦》英译
- 个性车贴的语用学解读被引量:6
- 2011年
- 车贴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有其特定的交际领域、交际方式和交际关系,以实现幽默诙谐和抑制路怒的功能。此文以Leech的礼貌原则为理论依据,具体分析了富有个性的车贴如何通过遵循礼貌原则、反语原则、玩笑原则和使用冒犯性话语,以及如何运用加强或有意违反礼貌原则的一些修辞手段和非言语手段来加强幽默和缓和情绪的效果。
- 岑群霞
- 关键词:语域礼貌原则幽默
- 英汉语用模糊的差异
- 2007年
- 本文力图探讨英汉语用模糊的差异性。文章利用英汉语料,特别是汉语语料具体探讨了英汉语用模糊的文化差异:社会等差性,包括男女差别、长幼差别和社会地位的差别。最后在语用模糊分类中考察英汉语用模糊的差异,揭示了其本质也是社会等差的问题。
- 岑群霞
- 关键词:语用模糊
- 基于主观化的小说代词间接回指语翻译
- 2014年
- 代词间接回指作为有理据的语言现象,具有语言学、语用学和社会学上的意义。本文基于认知视角,以英汉小说为语料来源,从主观化和主观化对等探讨在识解基础上的小说代词间接回指语翻译。结论如下:1)代词间接回指可借助代词的突显、触发语激发的认知框架和百科知识框架获得所指对象的识解;代词间接回指的深层认知动因是主观化,是对回指对象的主观化情绪表达和评价;2)代词间接回指语的翻译是在尽量保持原文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原文和译文中该代词回指语的主观化对等,即说话人对代词间接回指对象的主观情绪和评价的对等。
- 岑群霞
- 关键词:主观化翻译
- 言语并置的现代审视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首先归纳了言语并置现象的源起和代表作家们对它的发展和论述。笔者把它纳入到"偏离"的理论框架,认为它是方向相反的偏离;接着充分运用英汉语例子重点阐述了并置所起的文体作用,并提出在文学欣赏和创作过程中要关注并置的程度,避免过度并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并置体现作品的"文学性"和作品主题。
- 岑群霞
- 关键词:并置
- 笑话的语用学解释被引量:13
- 2004年
- 与一般日常会话不同,笑话刻意地违反合作原则,引导出会话含意,并且利用会话含意之间的冲突来达到其预定功能。这种语用学的分析角度和本文所提供的充足例子将有助于笑话的欣赏和创作。
- 岑群霞
- 车贴语转喻的认知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以理想化认知模式为基点,探讨汽车时代日渐流行的特殊语篇——车贴中的转喻使用,运用丰富的英汉语例证,说明车贴转喻的常见形式和一些特殊表达形式,认为它的生成机制是邻近性和作者心理选择的综合,理解机制是一个动态理解过程,需要调用包括各种百科知识在内的共有知识来进行。
- 岑群霞
- 关键词:转喻理想化认知模式共有知识
- 从语用和认知角度看“笑话”被引量:1
- 2009年
- 从语用角度而言,笑话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基础上的会话含意的导出或是会话含意的取消;而从认知角度而言,则是对读者心理期待的颠覆和和对其心理图式的更新。
- 岑群霞
- 关键词:会话含意图式
- 场域理论视域下王安忆《长恨歌》上海书写的英译传播探析被引量:4
- 2019年
- 本文以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视角,基于该理论三大基本概念——场域、惯习和资本,首先探析文学场域内王安忆上海书写的惯习形成及其场域资本的积累,然后重点论述其代表作《长恨歌》的英译者白睿文翻译场域内的惯习形成和资本积累,以及在此基础上《长恨歌》的翻译、出版和传播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长恨歌》上海书写的翻译、出版和传播过程始终伴随着场域参与者如译者、作者、学者、书评家、出版社之间场域利益的争斗和协调;其次,在此过程中译者起了决定性作用,他基于自身惯习和资本,坚持原著精神,运用异化翻译策略,执着地在译文中表现上海地域文化,同时拒绝市场的媚俗,最终成就了原文本中上海书写的成功翻译和传播。
- 岑群霞
- 关键词:场域理论《长恨歌》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