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延嗣

作品数:11 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支护
  • 6篇锚索
  • 4篇煤巷
  • 3篇顶板
  • 3篇深井
  • 3篇巷道
  • 2篇顶板煤巷
  • 2篇岩巷
  • 2篇支护技术
  • 2篇蠕变
  • 2篇深井煤巷
  • 2篇数值模拟
  • 2篇锁具
  • 2篇让压
  • 2篇梁体
  • 2篇锚索支护
  • 2篇煤柱
  • 2篇厚层
  • 2篇复合顶板
  • 2篇槽钢

机构

  • 11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中煤科工集团...
  • 1篇瓦斯灾害监控...

作者

  • 11篇屈延嗣
  • 9篇王卫军
  • 6篇余伟健
  • 5篇吴海
  • 5篇罗立强
  • 4篇张永青
  • 2篇陈旭
  • 2篇袁超
  • 2篇罗立强
  • 2篇王东洋
  • 1篇彭文庆
  • 1篇蒋熠
  • 1篇赵延林
  • 1篇王宏宇
  • 1篇唐海
  • 1篇彭刚
  • 1篇凌涛

传媒

  • 3篇矿业工程研究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预留变形控制技术被引量:52
2016年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现场试验等手段,研究了支护阻力对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与塑性区的影响,提出了支护结构应满足围岩大变形的协调支护原则。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支护条件下,支护阻力对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塑性区影响十分有限,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总是存在一部分变形量依靠现有支护水平无法控制,将此部分围岩变形量称之为巷道围岩的"给定变形",并且这种"给定变形"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对于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控制,可在巷道掘进时预留一定的变形空间,并要求支护结构应能够适应巷道围岩的大变形,以维持围岩的完整性,同时保障支护结构本身能够持续不断提供支护阻力而又不出现断裂失效。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考虑预留变形并采用"锚杆+自动让压桁架锚索"为主体,锚索加固为辅助的综合控制技术可较好的控制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保障了巷道服务期间的安全使用。
王卫军袁超余伟健赵延林彭文庆吴海彭刚屈延嗣
关键词:支护阻力塑性区
岩石压缩条件下微裂纹扩展机制研究及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1年
岩石在压缩加载过程中的变形由岩石母体的线弹性应变和微裂纹引起的非弹性应变组成,微裂纹扩展与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细观力学方法,分析了岩石微裂纹相对滑动的条件及扩展准则.运用RFPA2D程序,对在压缩条件下岩石单一微裂纹的扩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裂纹在起裂扩展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原生裂纹上下2个裂纹面会发生相对摩擦滑动;岩石受压时微裂纹产生沿最大主压应力方向扩展的次拉伸裂纹,该次拉伸裂纹是岩石产生劈裂破坏的主要因素.
袁超唐海屈延嗣
关键词:细观力学微裂纹
深部复合顶板煤巷预应力桁架锚索梁支护技术被引量:5
2011年
曲江煤矿工作面埋深已达-900m以下,煤巷变形严重,采用锚网梁支护方式已不能满足生产的正常进行.介绍了巷道大变形的特征,通过观测试验方法对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巷道的变形破坏过程,表明掘巷初期锚杆支护质量差达不到要求和煤柱留设宽度的不合理,是导致巷道掘进初期发生大变形的主要原因,然后提出要加强锚杆安装质量,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合理的煤柱宽度,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锚网梁+预应力桁架锚索梁的联合支护方式,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巷道变形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能够满足正常生产的需求.
张永青王卫军蒋熠屈延嗣罗立强王宏宇
关键词:煤柱数值模拟复合顶板
一种深井煤巷用高强度可自动让压的锚索槽钢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可自动让压的锚索槽钢梁,用于配合锚索支护,其主体为中间为槽状的梁体,其两端设有锚索孔,在梁体上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槽,活动板可在卡槽内移动,活动板一端与固定在挡板上的高强度弹簧相连,挡板固设于梁体上;锚索...
王卫军余伟健罗立强吴海张永青屈延嗣
文献传递
深井沿空掘巷煤柱合理宽度优化被引量:5
2012年
曲江矿属深部高应力矿井,沿空掘巷留设7m煤柱,应力集中程度高,采空侧煤体破坏严重,呈现"液态"流动.结合极限平衡理论及FLAC2D对9,7,5,3m煤柱的应力和塑性区分布进行了分析,优选煤柱合理宽度.结果表明,煤柱宽度为5m时,巷道变形较小,应力集中程度降低,配合优化后的支护方案应用于现场,发现两帮和顶底板变形均小于350mm,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为类似条件巷道煤柱留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屈延嗣王卫军余伟健罗立强王东洋陈旭
关键词:高应力巷道沿空掘巷桁架锚索
曲江矿厚层复合顶板煤巷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随着采深的不断增大,厚层复合顶板巷道围岩控制难度越来越大,成为了领域内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必要对该类巷道的变形破坏机理和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丰城曲江公司“深井厚层复合顶板煤巷及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项目为依托,采用...
屈延嗣
关键词:厚层复合顶板正交试验
文献传递
高应力软岩巷道预应力桁架锚索支护技术被引量:21
2012年
曲江矿212风巷属于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原有的"锚索+锚杆+梯子梁+金属网"联合支护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变形问题.通过数值模拟与实践经验,在原有支护的基础上分析了巷道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了预应力桁架锚索支护方案.实践表明:预应力桁架锚索与传统锚杆、锚索相比具有抗剪强度高和有效加固两帮减少顶板下沉等优点,能减小塑性区范围,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罗立强王卫军余伟健吴海张永青屈延嗣
关键词:高应力软岩
曲江煤矿深部岩巷破坏机理及锚索合理支护时间的确定被引量:4
2014年
以曲江煤矿为例,针对煤矿深部大巷围岩大变形的支护难题,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数值计算、现场调查及监测等方法,对大巷围岩破坏机理及合理的锚索二次支护时间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高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蠕变、支护方式的不合理等因素是造成大巷围岩大变形的主要原因,但通过顶底角锚杆、锚索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围岩的应力状态,特别是减少两帮对底板的应力传递作用;巷道开挖进行锚网喷支护1个月后进行锚索等二次支护较为适宜.
屈延嗣罗立强王卫军凌涛
关键词:蠕变二次支护
一种深井煤巷用高强度可自动让压的锚索槽钢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可自动让压的锚索槽钢梁,用于配合锚索支护,其主体为中间为槽状的梁体,其两端设有锚索孔,在梁体上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槽,活动板可在卡槽内移动,活动板一端与固定在挡板上的高强度弹簧相连,挡板固设于梁体上;锚索...
王卫军余伟健罗立强吴海张永青屈延嗣
深井岩巷分步联合支护技术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通过现场调查、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及现场监测等手段,得出了高应力巷道围岩的蠕变及支护方式的不合理是导致曲江矿大巷围岩失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锚梁网喷一次支护,帮锚、注浆二次支护的分步联合支护方案。结合现场对巷道两帮收敛速率的监测,确定了锚索支护的合理时机。现场实践表明:金属网,梁及喷层的护表作用能加强锚杆支护对围岩应力的改善,并使围岩应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锚杆锚索支护有效结合形成的叠加拱承载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围岩的自我承载能力,且底角锚索可以有效地切断塑性滑移线,起到很好控制底鼓的作用;注浆能够提高围岩的残余强度,修复和加固围岩。分步联合支护技术能使各支护在时间及空间上实现有效的结合,并成功应用于曲江矿东大巷支护。
罗立强王卫军屈延嗣陈旭王东洋
关键词:蠕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