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宫金武

作品数:89 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专利
  • 3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电气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4篇逆变
  • 19篇逆变器
  • 16篇变换器
  • 13篇电平
  • 13篇电压
  • 12篇电容
  • 12篇多电平
  • 12篇移相
  • 11篇电机
  • 11篇电力
  • 11篇拓扑
  • 10篇直流
  • 10篇功率
  • 9篇能量回馈
  • 8篇有源
  • 8篇变压
  • 8篇变压器
  • 7篇级联多电平
  • 6篇电网
  • 6篇开关

机构

  • 89篇武汉大学
  • 4篇云南电网有限...
  • 2篇云南电网有限...
  • 1篇九江学院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武汉职业技术...
  • 1篇福建水利电力...
  • 1篇湖北省电力公...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 1篇奥尔堡大学
  • 1篇国网湖北省电...
  • 1篇国网新疆电力...
  • 1篇西安西电电气...
  • 1篇西安西电电力...
  • 1篇国网安徽省电...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 1篇国网湖北省电...

作者

  • 89篇宫金武
  • 53篇查晓明
  • 23篇孙建军
  • 16篇刘飞
  • 12篇孙建军
  • 10篇王盼
  • 8篇刘飞
  • 7篇邓凯
  • 6篇黄萌
  • 5篇张能
  • 5篇姚俊涛
  • 4篇石峰
  • 3篇瞿李峰
  • 3篇秦亮
  • 3篇李尚盛
  • 3篇陶亮
  • 3篇黄坡
  • 2篇戴喜良
  • 2篇王碧芳
  • 2篇陈佰锋

传媒

  • 5篇电测与仪表
  • 5篇电工技术学报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电源学报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变频器世界
  • 2篇电力系统保护...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电工电能新技...
  • 1篇电网技术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榆林学院学报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2008年中...
  • 1篇第四届中国高...
  • 1篇中国电工技术...
  • 1篇2008中国...

年份

  • 9篇2023
  • 9篇2022
  • 9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绝缘高导热特性的高频变压器骨架
本发明涉及大功率高频磁性元件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绝缘高导热特性的高频变压器骨架,包括变压器原边线圈绕组和原边骨架、变压器副边线圈绕组和副边骨架以及变压器磁芯;所述骨架包括带有螺旋凹槽的圆柱套筒、散热底盘与磁芯支架;所...
宫金武陈佳洛卢基洪王小龙潘尚智查晓明
文献传递
并网逆变器与电网阻抗交互失稳机理及阻尼策略被引量:8
2020年
随着新能源并网规模的不断增大,并网逆变器与电网阻抗交互作用愈加显著,逆变器与电网阻抗的交互作用会降低并网系统功率变化阻尼效果,从而导致逆变器与电网间按特定频率交换显著的能量,引发振荡等失稳问题。该文针对此现象,建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小信号模型,从阻尼角度分析电网阻抗与并网逆变器交互失稳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可提升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系统功率振荡阻尼效果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直流电压微分量引入到电压环及电流环输入环节,实质是在直流侧串联虚拟电阻,从而提升系统阻尼。理论分析表明,该策略不仅能改善并网逆变器稳定性,还可扩大逆变器稳定控制参数域。最后通过硬件在环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汪春江孙建军宫金武查晓明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硬件在环仿真
一种星形级联H桥STATCOM不平衡电流补偿拓扑及补偿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形级联H桥STATCOM不平衡电流补偿拓扑及补偿方法,级联H桥STATCOM的主回路每相由N个H桥串联而成,以星形方式连接。STATCOM输出正序无功电流用于提高功率因数,稳定系统电压。当电网电压发生不对...
钟伟宫金武潘尚智
基于单电流环控制的LLCL滤波并网逆变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电流环控制的LLCL滤波并网逆变器,本发明将LLCL滤波器串联谐振支路的电容和/或电感分别按电容容量比值和/或电感感抗比值分成并联的2个电容和/或电感,通过测量并联2电容或电感的中间电流作为反馈信号...
查晓明邓凯赖晓理黄坡刘飞孙建军宫金武瞿李峰
文献传递
一种适应于两级直流配电系统的光伏直流变换器及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针对高渗透率光伏接入的直流配电系统,分析确定光伏直流变换器的各系统参数要求,并结合最大功率跟踪、转换效率、系统配电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对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确定系统构架方案,实现易扩展、可配置、易故障隔离,具备宽特性分布式接入能力,适用于不同的功率等级和应用场景;以LVDC为变换器前后级的功率解耦总线,提出离并网条件下光伏端、储能端和输出端的多端口功率协调控制技术及LVDC和MVDC两级直流母线的能量控制策略,对光伏多端口直流配电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具有指导意义。
郝利东潘尚智蒋建波宫金武罗海云康鹏举王文萃
关键词:直流配电协调控制
虚拟同步发电机动态特性参数分析及配置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对提高并网逆变器动态特性,增强逆变型电源对电网友好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决目前缺乏成套VSG动态特性参数设计方法的问题,进一步推动VSG的工程设计及应用,文章基于小信号分析方法建立了VSG有功—频率控制二阶等值模型,分析了虚拟惯量J和阻尼系数D p对VSG有功功率控制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对应VSG欠阻尼、临界阻尼及过阻尼等动态过程下J和D p的参数域,并提出了基于超调量和过渡时间限制的参数配置方法;同时建立了VSG无功—电压控制一阶等值模型,分析了电压下垂系数K U和无功调节系数K Q对VSG无功功率控制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了K U和K Q的参数域,并提出了基于过渡时间限制的参数配置方法。实践表明,所提出的配置方法对于VSG技术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过程中的参数选择环节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VSG参数配置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陶骞陶亮崔一铂宫金武孙建军李柏杨
关键词:虚拟同步发电机动态特性配置方法
一种共用整流结构的单级调压变换电路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共用整流结构的单级调压变换电路及控制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直流电源、电容分压模块、谐振模块、交流滤波模块、储能电感、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电能调节逆变模块、电能调节整流模块、第二电能调节逆变模块、负载...
潘尚智王明龙宫金武查晓明
文献传递
三电平SVPWM与双调制波载波PWM的等效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三电平SVPWM具有直压利用率高、THD小等优点,但实现较复杂,通过注入特定的零序分量可使载波PWM与8段以下的SVPWM开关序列等效。本文针对单调制波载波PWM不能与8段以上的SVPWM开关调制序列等效的问题,引入了双调制波PWM法,并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开关调制序列大于8段时三电平SVPWM与双调制波载波PWM的等效关系。经过严格的推导,得出了参考矢量位于不同扇区的不同小区域时,6个子调制波与三相原调制波、直流电压的对应关系。实验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张晶宫金武徐秋蒙姚济菲
关键词:空间矢量调制等效
双电机异步驱动的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及再生能量分配系统被引量:5
2018年
为解决工业现场多电机运行及再生能量利用问题,提出一种可同时驱动双电机异步运行的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拓扑及控制系统。将传统H桥级联多电平变换器与六边形变换器拓扑结合构成一个三端口AC/AC/AC结构。其中,H桥级联变换器每单元前端通过移相变压器接入电网,作为输入端口;六边形拓扑相邻顶点则构成两交流输出端口。采用恒压频比控制,结合功率分配分析,分别给定两输出端口控制信号,驱动双电机异步运行。六桥臂可等效为两组耦合三相对称电源,将一台电机再生能量转移供给另一台电机的电动运行,以此提出新的能量流动路径,降低单元直流侧电容电压泵升。以12单元6桥臂的三端口级联多电平变换器为例,通过Matlab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拓扑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王盼刘飞查晓明宫金武冯锟熊晓琪
关键词:六边形功率分配
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并联系统的零序环流抑制策略
2023年
针对中点钳位型(NPC)三电平逆变器并联系统内普遍存在的零序环流问题,该文首先分析模块间环流的通路,建立零序环流的电路和数学模型。根据等效模型阐述零序环流各成分的产生机制,并对零序环流进行定量分析。定义零序环流的三类具体成分:通态零序环流、开关零序环流及混合零序环流。对于不同类别的零序环流,提出共享直流侧中线和改进型LCL滤波器的硬件措施及准比例积分谐振(PIR)控制器的软件措施去抑制对应环流成分的高频、低频分量;另外,针对改进型LCL滤波器中交流滤波电容中点和直流侧电容中点连接电缆上有较大高频电流的缺陷,提出载波移相控制下模块共用滤波电容的优化方案,在保证环流抑制效果的同时将奇数次开关频率的高频纹波转移到共用电容上,实现奇数纹波分量的自动抵消,使连接电缆上的电流减小近50%;最后,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环流抑制策略的可行性。
徐畅宫金武张国琴代克民查晓明
关键词:逆变器并联系统载波移相控制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