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宗永生

作品数:121 被引量:66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2篇鼻咽
  • 62篇肿瘤
  • 62篇鼻咽癌
  • 43篇EB病毒
  • 41篇咽肿瘤
  • 41篇鼻咽肿瘤
  • 38篇细胞
  • 22篇病理
  • 20篇免疫
  • 17篇病毒
  • 16篇蛋白
  • 16篇食管
  • 15篇血清
  • 15篇病毒感染
  • 15篇病理学
  • 14篇上皮
  • 13篇血清学
  • 13篇淋巴
  • 11篇鳞状
  • 9篇凋亡

机构

  • 52篇中山大学
  • 50篇中山医科大学
  • 10篇蚌埠医学院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8篇汕头大学
  • 6篇香港大学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南通医学院
  • 4篇广东省第二人...
  • 3篇广东省中山市...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山火炬职业...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121篇宗永生
  • 26篇梁英杰
  • 25篇吴秋良
  • 21篇林素暇
  • 19篇钟碧玲
  • 13篇何洁华
  • 13篇陶仪声
  • 11篇张昌卿
  • 11篇李智
  • 8篇买世娟
  • 8篇韩安家
  • 8篇梁小曼
  • 7篇刘克拉
  • 7篇侯景辉
  • 6篇冯沿芬
  • 6篇林汉良
  • 6篇梁建中
  • 5篇吴文翰
  • 5篇卢佳斌
  • 4篇奚少彦

传媒

  • 20篇癌症
  • 15篇中华病理学杂...
  • 14篇临床与实验病...
  • 10篇广东医学
  • 5篇肿瘤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蚌埠医学院学...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华国际医学...
  • 2篇Chines...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国外医学(肿...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16篇2003
  • 15篇2002
  • 7篇2001
  • 5篇2000
  • 9篇1999
  • 7篇1998
  • 7篇1997
  • 5篇1996
  • 5篇1995
  • 3篇1994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咽癌中EB病毒BamHI“f”变异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XhoI缺失型的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检测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BamHI“f”和LMP1XhoI loss基因变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巢式PCR和限制性酶切分析检测 4 0例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BamHI“f”和LMP1XhoI loss基因变异。对 4 8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了EB病毒LMP1XhoI loss变异的检测。对 3例具有代表性的PCR产物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4 0例鼻咽癌中EB病毒BamHI“f”变异型 30例 (75 % ) ,BamHIF型 10例 (2 5 % )。 4 0例鼻咽癌组织中 39例同时进行了EB病毒LMP1XhoI loss的检测 ,30例 (76 9% )为LMP1XhoI loss;7例 (18 0 % )为LMP1Wt XhoI;2例为LMP1Wt XhoI和XhoI loss并存。 97 4 % (38/ 39)鼻咽癌中至少出现一种类型EB病毒基因变异。仅 1例鼻咽癌为EB病毒LMP1Wt XhoI/BamHIF ,基因序列分析 (LMP1第 3外显子 )发现也有 7个碱基替换 (其中5个为错义突变和 2个为同义突变 )。 4 8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 10例 (2 0 8% ,10 / 4 8)成功扩增出EB病毒LMP1片段 ,10例均为LMP1Wt XhoI。结论 与B95 8细胞株中EB病毒基因比较 ,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几乎均存在基因变异。健康成人携带的均为EB病毒LMP1Wt XhoI,而鼻咽癌细胞中主要为LMP1XhoI loss。因而 。
韩安家宗永生张敏曹素梅林素暇梁英杰
关键词:鼻咽癌EB病毒基因变异巢式PCR
鼻咽癌中EB病毒LMP1基因N端XhoⅠ酶切位点的丢失被引量:4
2003年
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变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广东地区鼻咽癌组织EB病毒LMP1基因N-末端区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探讨LMP1基因变异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癌患者鼻咽新鲜活检标本63例。收集EB病毒健康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10例作为对照。采用QIAamp DNA Mini Kit和QIAampDNA Blood Mini Kit分别抽取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DNA,应用巢式PCR扩增EB病毒LMP1基因的N-末端区,并用Xho Ⅰ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采用四色荧光 末端终止法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10例健康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EB病毒LMP1基因N-末端区均未见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63例鼻咽癌组织中有50例(79.37%)出现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Xho Ⅰ-loss),还有4例(6.34%)为Xho Ⅰ酶切位点部分丢失,只有9例(14.29%)未见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wt-Xho Ⅰ)。除了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nt:169423~169428;GAGCTC→GA T CTC)外,还发现四个错义点突变。结论:本研究所检测的广东地区EB病毒健康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所携带的EB病毒LMP1基因为wt-Xho Ⅰ,而在鼻咽癌组织中主要为Xho-Ⅰ-loss。因此,我们认为EB病毒LMP1基因N-末端区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和其?
林素暇宗永生吴秋良韩安家梁英杰
关键词:鼻咽癌EB病毒LMP1基因基因丢失
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46例局部复发性鼻咽癌和63例原发性鼻咽癌活检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EBERs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局部复发性鼻咽癌中p63和CK5/6的强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原发性鼻咽癌(P=0.005和P=0.026); Ki-67的强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387); 组织坏死、炎性渗出和间质促纤维增生明显; 畸形瘤巨细胞多见,癌细胞鳞状分化程度更高。5例复发性鼻咽癌细胞EBERs原位杂交和LMP-1免疫组化标记均为阴性。结论(1)局部复发性鼻咽癌有2个复发间歇高峰,即2~5年和9~11年。(2)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细胞p63和CK5/6强阳性表达率、鳞状分化程度更高,侵袭性更强。(3)10.87%(5/46)的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细胞EBERs原位杂交和LMP-1免疫组化标记均为阴性。
雍娟娟吴秋良宗永生侯景辉梁建中匡亚玲奚少彦卢佳斌
关键词:鼻咽肿瘤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
鼻咽癌原发瘤与颈转移瘤显微分光光度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在与原发瘤癌细胞比较下,探讨转移对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显微分光光度学和免疫组化,比较10例鼻咽癌原发瘤和转移瘤中癌细胞的核型和分化程度。结果:多数病例转移性鼻咽癌细胞的DNA指数、单位面积DNA指数和>5.0CDNA百分率均降低,而在少数病例中却反而升高。结论:鼻咽癌原发瘤与转移瘤癌细胞的核型和分化程度有差异,这是由于它们所在的部位不同所致,即一在鼻咽部,另一在淋巴结。
林俊杰何深云郝兴培宗永生
关键词:鼻咽肿瘤原发瘤转移瘤
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并无EB病毒感染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的病理特征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在广州地区约3万例鼻咽癌活检中收集到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5例,除H—E和Alcian蓝染色外,用核酸原位杂交、巢式PCR及免疫组化技术进行了EB病毒相关指标及上皮性标志的检测。结果 5例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均位于顶后或/和侧壁,呈外生性生长,除1例外均无颈淋巴结转移。光镜下肿瘤由分支复杂的乳头构成,被覆柱状或立方上皮,胞浆可见粘液,2例可见砂粒体,5例均见癌组织与鼻咽粘膜被覆上皮相过渡。EMA阳性信号位于癌细胞的近腔面胞膜。所有病例的癌细胞均无EBERs及LMPl的阳性表达,也未检测到HPV抗原。结论 在鼻咽癌高发区,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非常少见。这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行为的低度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与鼻咽非角化性癌不同,鼻咽原发性乳头状腺癌并无EB病毒感染。
何洁华宗永生张敏罗容珍梁英杰
关键词:鼻咽肿瘤EB病毒感染免疫组织化学
癌细胞有丝分裂和凋亡对鼻咽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检测治疗前鼻咽癌活检中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和凋亡指数 ,探讨它们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收集治疗前鼻咽癌活检 43例。在HE切片上检测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 (MI)。在末端标记细胞死亡检测 (TUNEL)染色片上计量凋亡指数 (AI)。结果 各例的MI和AI差异甚大 ,两个指数之间无相关性。根据这两个指数是高于和 /或低于均数 ,构成了反映肿瘤生长的四种可能性组合。MI>均数和AI<均数组的肿瘤生长较MI <均数和AI >均数组显著快。结论 治疗前各例鼻咽癌的生长快慢很不一样。在鼻咽癌生长进展过程中 ,存在着引起癌细胞有丝分裂和导致癌细胞凋亡两种事件 ;
钟碧玲宗永生
关键词:鼻咽肿瘤有丝分裂凋亡
血浆/血清EB病毒DNA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比较健康成人和鼻咽癌患者外周血EB病毒DNA检出率,评价外周血EB病毒DNA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巢式PCR方法检测58例健康成人和66例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EB病毒DNA,免疫酶标法检测血清IgA/VCA滴定。结果: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血清的EB病毒DNA检出率分别为81.82%和84.85%,明显高于健康成人(分别为51.72%和10.34%)。13例IgA/VCA阴性(<1/40)鼻咽癌患者有12例可在血浆/血清中检出EB病毒DNA。血浆/血清EB病毒DNA和IgA/VCA(1/40)双阳性的正确率(83.87%)、阳性实验预测值(97.92%)和优势比(141.0)较单独血浆/血清EB病毒DNA阳性(分别为52.42%,73.33%和1.1423)或IgA/VCA阳性者(分别为48.39%,53.85%和1.0480)高。结论:大部分广州健康成人外周血携带有EB病毒,部分可进入溶解周期。检测血浆/血清中EB病毒DNA在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买世娟宗永生
关键词:血清学鼻咽肿瘤EPSTEIN-BARR病毒血清
鼻咽癌旁上皮细胞核DNA含量分析被引量:1
1992年
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15例鼻咽癌19处癌旁病变的上皮细胞核DNA含量并与浸润癌相比较。中、重度异型增生上皮细胞核DI及超过2.5c细胞的百分数处于单纯增生+轻度异型增生与浸润癌之间,3组DI及超过2.5c细胞的百分数差异显著。中、重度异型增生以非整倍体为主,其细胞核DNA含量组方图相似于浸润癌。从细胞核DNA含量角度来看,中、重度异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郝兴培宗永生
关键词:鼻咽肿瘤癌前病变DNA
鼻咽癌组织中浸润淋巴类细胞对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研究未经治疗的鼻咽癌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中山医科大学所属病理科38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活检组织采用末端标记细胞死亡检测法 (TUNEL ,Td T- mediated d U TP nick end labeling)计量每 5 ,0 0 0个癌细胞中凋亡的癌细胞数——癌细胞凋亡计数(Apoptosis Count,AC) ,采用 L SAB免疫组化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浸润的反应性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各种淋巴类细胞指数以高倍视野下的细胞平均数表示 ,即反应性 T细胞指数 (T cell index,TCI) ,B细胞指数 (B cell index,BCI) ,树突状细胞指数 (dendriticcell index,DCI)和单核 /巨噬细胞指数 (Monocytes/macrophages index,MMI)。结果  (1)癌细胞凋亡计数(AC)在 38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组织中波动较大 ,其均数为13.0 1± 13.2 1/ 5 ,0 0 0癌细胞。 (2 )癌细胞凋亡计数 AC与TCI呈正相关 ,与 BCI和 DCI不相关。 (3) AC与 MMI呈正相关。结论  (1)浸润于鼻咽癌组织中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反应性 T细胞 ,能够影响瘤细胞的凋亡 ;(2 )单核 /巨噬细胞指数 MMI与癌细胞凋亡计数 AC呈正相关的结果说明浸润的单核 /巨噬细胞也可影响癌细胞的凋亡 ,但也有可能部分癌细胞凋亡的后果 ;(3)与机体体液免疫功能有关?
李智宗永生
关键词:鼻咽癌浸润性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凋亡
鼻咽癌癌旁粘膜的p5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4
1998年
我们曾报道过鼻咽癌(NPC)组织中p53蛋白积聚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意义[1],但是p53基因的突变发生在NPC发生发展中的哪个阶段尚不清楚,为此我们以NPC癌旁粘膜组织为材料,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定量分析的方法,观察癌旁粘膜上皮p53蛋白积聚的情况,以判...
钱洪流彭韬冯振卿王心怡宗永生
关键词:鼻咽肿瘤P53基因癌旁粘膜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