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玉林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干细胞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异体
  • 1篇愈合
  • 1篇山羊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行为
  • 1篇同种异体
  • 1篇切除
  • 1篇去势
  • 1篇颌骨
  • 1篇髂骨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移植
  • 1篇细胞因子
  • 1篇卵巢
  • 1篇卵巢切除

机构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作者

  • 3篇安玉林
  • 3篇金岩
  • 2篇王国轩
  • 2篇杜建宇
  • 1篇时炳正
  • 1篇陈哲
  • 1篇朱国雄
  • 1篇王艳丽
  • 1篇李德超
  • 1篇廖立
  • 1篇梁世桢
  • 1篇赵喜聪
  • 1篇那思家
  • 1篇张立超
  • 1篇朱斌

传媒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犬颌骨与髂骨两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能力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犬颌骨与髂骨两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能力,为骨移植和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获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组织块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BMMSCs组);骨髓穿刺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髂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I-BMMSCs组)。取第3代细胞分别进行以下检测:①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标记;②计算克隆形成率;③MTT法检测生长曲线;④骨向诱导和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BSP 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J-BMMSCs组和I-BMMSCs组均阳性表达CD44、CD29,阴性表达CD34;②J-BMMSCs组和I-BMMSCs组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4.5±2.3)%和(18.6±1.3)%(P<0.05);③MTT法检测生长曲线显示J-BMMSCs组增殖速度强于I-BMMSCs组(P<0.05);④成骨诱导7 d后,ALP染色结果显示J-BMMSCs组的成骨能力强于I-BMMSCs组;成骨诱导21 d后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矿化结节,定量分析显示J-BMMSCs组矿化能力强于I-BMMSCs组;成骨诱导0 d、7 d、14 d后,RT-PCR结果显示J-BMMSCs组各时间点Runx-2和BSP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I-BMMSCs组。结论:J-BMMSCs组增殖及成骨能力均强于I-BMMSCs组。颌骨是骨移植的理想供体位点,颌骨骨髓适于用作组织工程骨的成体干细胞来源。
王国轩朱国雄朱斌梁世桢赵喜聪安玉林金岩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颌骨髂骨骨向分化
同种异体BMMSCs对去势山羊体内BMMSCs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
2013年
目的:观察去势山羊接受静脉注射同源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后,其体内BMMSCs增殖及分化功能的改变。方法:取3—6岁关中雌性山羊15只,随机分为双侧卵巢切除组(OVX)、双侧卵巢切除24h后静脉注射同源异体BMMSCs组(OVX+injection)和假手术对照(sham)组(n=5),并进行相应处理。1年后分离各组山羊的BMMSCs,MTT法检测其增殖能力;成骨、成脂诱导培养后,采用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其多向分化能力。结果:去势1年后,OVX组与Sham组相比,BMMSCs的增殖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均明显下降,而成脂分化能力明显增强(P〈0.05);OVX+injection组BM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均较OVX组明显提高,而成脂分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静脉注射同种异体BMMSCS可逆转去势后BMMSCs的功能异常。
杜建宇廖立时炳正王艳丽张立超安玉林金岩李德超
关键词:卵巢切除山羊细胞移植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构建及其特性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构建和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从GFP-SD荧光大鼠体内提取原代骨髓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鉴定后用于体外构建BMMSCs细胞膜片,用荧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对膜片进行形态学检测,并提取膜片RNA用于RT-PCR实验,检测相关促愈合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BMMSCs成功分离、培养和鉴定。体外诱导培养2周后获得白色膜状细胞膜片,并可用机械力刮下。显微观察显示细胞呈长梭形重叠生长,染色显示细胞间紧密连接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ECM)。RT-PCR结果显示,膜片细胞与正常培养的BMMSCs相比,高表达TGF-β、FGF、VEGF和ColⅠ等细胞因子和蛋白,但在诱导1周和2周时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本方法能够较为稳定的在体外构建BMMSCs膜片,该膜片显著高表达TGF-β等促愈合因子。
安玉林那思家韦蔚陈哲王国轩杜建宇金岩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因子愈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