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长军

作品数:20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9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6篇大众
  • 16篇大众文化
  • 3篇大众文化批评
  • 3篇女性
  • 3篇文化批评
  • 3篇文化语境
  • 3篇文学
  • 2篇大众文化语境
  • 2篇性解放
  • 2篇叙事
  • 2篇艺术
  • 2篇艺术创造
  • 2篇身体美学
  • 2篇女性解放
  • 2篇主义
  • 2篇文化
  • 2篇西方大众文化
  • 2篇现代主义
  • 2篇消解
  • 2篇精英文化

机构

  • 20篇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20篇孙长军

传媒

  • 4篇信阳师范学院...
  • 4篇商丘师范学院...
  • 3篇江汉论坛
  • 1篇周口师范高等...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当代文坛
  • 1篇黄河科技大学...
  • 1篇南都学坛(人...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年份

  • 3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期大众文化:批评现状、本质及特征被引量:11
2001年
大众文化作为崭新的知识对象已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但新时期大众文化批评是在未对批评对象──“大众文化”进行准确定义、热衷复述法兰克福学派和后现代主义等西方理论话语的情况下匆匆出场的,由此造成了大众文化批评的五大误区:迟到的批评、复述性批评、自言自语的批评、无理论的批评、无主调的批评。为确立大众文化批评的科学精神,必须在清理、审视既有定义的前提下,从哲学认识论、价值论、心理学、传播学、审美论、功能论、生产消费和内在构成等八个层面对大众文化的本质进行多维透视和科学界定,进而对大众文化的特征、谱系尤其是本土性特征加以阐释。
孙长军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批评
艺术创造的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合流
2001年
2 0世纪西方文论中存在着消解创作主体创造性的倾向。结构主义诗学在语言——结构中否定了作家的精神自由 ,接受理论在接受过程的创造性指认中使作家的创造力再度受挫 ,而精神分析美学则在原欲还原中瓦解了作家的创造幻想 ,三种话语在消解艺术创造上殊途同归。艺术创造是精英文化的本体性特征 ,艺术创造的消解预示了精美文化先锋性的式微和大众文化巨大的“同化”
孙长军
关键词:艺术创造消解大众文化精英文化
论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被引量:1
2001年
关于大众文化价值功能的阐释一直锁定在人文知识分子世袭的偏见中,具体表现为举例反证、结 论前置和机械挪用三种方法论上的误区。在价值功能认识上的分歧说到底是基于不同文化观念 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分歧。在对道德理想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正当性进行检讨的基础上建立现实主 义的判断标准.以对善恶同体、利弊参半的大众文化做出科学的功能分析。大众文化的两重性社 会功能可以在五个层面上加以阐释。
孙长军
关键词:大众文化社会功能
论世纪末中国文学的感性沉迷与理性缺失
1997年
论世纪末中国文学的感性沉迷与理性缺失孙长军我对20世纪末中国文学的总体感觉是:它并未给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精神取向提供必需的指南,而且似乎还在为一百多年前由马克思揭示的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现象作注脚。90年代,中国掀起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浪潮,经济高...
孙长军
关键词:理性审视感性世界世纪末文学理性批判精神
商品化文学的文化定位及批判
2000年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为商品化文学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学的商品化倾向和商品化文学的态度是既承认又批判。商品化文学是一种大众文化的话语形式 ,是一种低调的文化文本 。
孙长军
关键词: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文化定位
论大众文化价值功能的两重性被引量:4
2002年
中国学界关于大众文化价值功能的阐释一直存在着精英主义的偏见 ,这一偏见可以具体通过“谁在说”、“说什么”、“怎么说”三个方面来检讨。大众文化的价值功能的两重性是指大众文化同时具有善 /恶、利 /弊等两种互相矛盾对立的属性。道德理想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理论话语皆造成对大众文化价值功能的单一化的误识 ,现实主义的判断标准提供了正确分析大众文化价值功能两重性的可能性。大众文化善恶同体、利弊参半的两重性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加以求证。
孙长军
关键词:大众文化两重性
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解读被引量:6
2002年
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站在精英主义立场上对大众文化继而对其母体———资本主义社会持激进的批判态度的理论倾向 ,是一种从负面性上阐释大众文化的理论———批评范式。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可将其视为一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产物。奥尔特加、罗兰·巴特、女性主义理论、葛兰西、哈贝马斯、杰姆逊。法兰克福学派等共同书写了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规范和引导着西方大众文化实践的发展方向 ,至今仍然是权威性的大众文化理论话语资源 。
孙长军
关键词:大众文化
论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被引量:1
2001年
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是历史安排好了的。大众文化不可能在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的独语中以历史提前量的方式“早产”出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迁变和文化结构的历史转型是阐释大众文化发生发展的特定语境。而且大众文化的勃兴是“合力”——诸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心理的变异、后现代主义的催化、现代传媒的权力扩张、大众社会的形成、私人时间的出现、中产阶级价值观念的普及以及境外大众文化的示范等共同推动的结果。大众文化已不折不扣的成为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因而具有文化生命力的一种权力话语形式。
孙长军
关键词:大众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文化结构后现代主义
宗教蛊惑与大众文化被引量:1
2002年
宗教蛊惑即宗教的世俗化和世俗欲望的神圣化。新时期文学文本中的宗教蛊惑倾向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 ,因为它神合了大众文化的世俗化本质特征 ,骨子里充满了功利主义的考虑。宗教蛊惑在社会文本和文学文本中的发生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它是以往政治社会的意识形态观念减弱、经济社会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勃兴、人的精神世界暂时“空场”、启蒙主义半途而废等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宗教蛊惑与宗教观念意识不是一回事。对于人的精神提升来说 ,宗教蛊惑只能是帮倒忙 ,其合法性有待证明。
孙长军
关键词:大众文化世俗化
大众文化与身体叙事:解读卫慧被引量:9
2003年
卫慧的身体叙事文本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精神有效供给不足的必然产物,实质上是媚俗而不媚上的大众文化。卫慧写作完成了由“大”到“小”的叙事革命,成功地制造了女性解放的现代神话,表征了后现代主义身体美学的精神特征,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批判。
孙长军
关键词:大众文化叙事革命女性解放身体美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