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春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高钙尿
  • 2篇HMGB1
  • 2篇MCP-1
  • 1篇人肾间质成纤...
  • 1篇人肾小管上皮...
  • 1篇乳头
  • 1篇上尿路
  • 1篇上尿路结石
  • 1篇肾成纤维细胞
  • 1篇肾间质
  • 1篇肾间质成纤维...
  • 1篇肾镜
  • 1篇肾镜取石术
  • 1篇肾乳头
  • 1篇肾小管
  • 1篇肾小管上皮
  • 1篇肾小管上皮细...
  • 1篇尿钙
  • 1篇尿路结石
  • 1篇尿液

机构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陶芝伟
  • 4篇邓耀良
  • 4篇孙春
  • 4篇黎承杨
  • 3篇王扬
  • 3篇关晓峰
  • 3篇王翔
  • 3篇曾国华
  • 2篇刘云龙
  • 1篇莫林键
  • 1篇周立权
  • 1篇虞军
  • 1篇汪小明
  • 1篇杨占斌
  • 1篇黄海鹏

传媒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上尿路结石二次经皮肾镜取石术操作的原因探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总结上尿路结石行二次(或二次以上)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操作的原因,提高PCNL技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PCNL治疗的1 041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资料,对其中进行二次(或二次以上)PCNL操作的病例,根据其行二次PCNL操作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 041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共1 203侧上尿路)中进行二次(或二次以上)PCNL操作的病例共252侧(20.9%),行二次PCNL操作的理由包括:结石负荷大、分布广182侧(72.2%);通道或肾集合系统黏膜出血29侧(11.5%);脓肾(感染)22侧(8.7%);孤立肾或肾功能不全7例(2.8%);集合系统穿孔3侧(1.2%);未发现或未能进入残留结石所在肾盏的盏颈口4侧(1.6%);通道建立失败以及不合理3侧(1.2%);麻醉意外等2例(0.79%)。二次PCNL操作时行局部麻醉204侧(81.0%),全麻48侧(19.0%);俯卧位221侧(87.7%),侧卧位31侧(12.3%)。1 203侧上尿路行一次PCNL操作的清石率为74.1%;行二次PCNL操作后的清石率为91.0%;252侧行二次PCNL操作的患者清石率为80.9%。1 203侧上尿路仅行一次PCNL操作的951侧上尿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10.8d,行二次PCNL操作的252侧上尿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13.4d。结论:结石负荷大、分布广,脓肾(感染)以及出血是上尿路结石行二次PCNL操作的主要原因。二次PCNL操作对于减轻第一次PCNL出血和感染的风险,提高清石率有很好的作用。但其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住院时间。
黎承杨周立权邓耀良汪小明杨占斌关晓峰王翔陶芝伟虞军黄海鹏莫林键孙春严一杰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
高钙离子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MCP-1和HMGB1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在高钙离子环境下细胞损伤及炎性因子MCP-1和HMGB1的表达。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使用Ca Cl_2配制成不同钙离子浓度的溶液作为刺激剂,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液)、Ca Ⅰ组(5 mmol/L Ca^(2+)液)、Ca Ⅱ组(10 mmol/L Ca^(2+)液)和Ca Ⅲ组(15 mmol/L Ca^(2+)液)。各组细胞分别培养至3 h、6 h、9 h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培养6 h时,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进行细胞凋亡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过氧化氢(H_2O_2)和8-异前列烷(8-IP)浓度,微量酶标仪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此外,培养6 h时收集各组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MCP-1和HMGB1的mRNA表达情况;并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其MCP-1和HMGB1的含量。结果:随着细胞培养液中钙离子浓度的增加,细胞活力抑制率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LDH活性、细胞上清液H_2O_2的浓度和8-IP的含量在Ca Ⅰ组、Ca Ⅱ组和Ca Ⅲ组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real-time PCR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3个钙离子诱导组细胞MCP-1和HMGB1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此外,3个钙离子诱导组细胞上清液MCP-1和HMGB1含量均较正常组高(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高钙离子可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氧化应激损伤,同时细胞高表达MCP-1和HMGB1。由MCP-1和HMGB1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是高钙尿参与结石形成的重要机制。
王扬黎承杨孙春邓耀良曾国华王翔陶芝伟关晓峰
关键词:高钙尿人肾小管上皮细胞MCP-1HMGB1
体外诱导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使用成骨诱导培养液或不同浓度钙离子诱导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发生成骨分化的效果,初步探讨肾脏Randall斑形成可能的细胞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实验分为5组:成骨诱导组(加成骨诱导液)、CaⅠ组(加0.5 mmol/L Ca2+液)、CaⅡ组(加1.5 mmol/L Ca2+液)、CaⅢ组(加2.5 mmol/L Ca2+液)和对照组(加PBS)。各组细胞分别培养至第1、3、6、9天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诱导至第9天时,用细胞钙茜素红染色液和钙钴法磷酸酶染色液对各组细胞进行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和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情况。另外,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点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1.5 mmol/L和2.5 mmol/L Ca2+浓度条件下细胞的活力明显受抑制。细胞染色结果证实成骨诱导液组和钙离子组均可以见到典型的红色钙结节和黑色块状的硫化钴沉淀物。成骨诱导组细胞Runx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0~9 d)逐渐升高(P〈0.05);诱导至第9天时,3个钙离子组细胞Runx2的mRNA和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环境下,人肾成纤维细胞可以在成骨诱导培养液的刺激作用下发生成骨分化;另外,在高钙离子环境,人肾成纤维细胞也发生了类似的成骨分化。肾乳头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在高钙离子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成骨分化,这可能是肾脏Randall斑形成的细胞学基础。
严一杰黎承杨邓耀良曾国华陶芝伟刘云龙孙春王扬
关键词:成骨分化高钙尿症
尿钙对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MCP-1、TFF1及HMGB1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观察尿钙水平对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炎症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探讨尿钙和炎症细胞因子在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含钙肾结石患者81例,分为两组:24 h尿钙≥4 mg/(kg·d)纳入高钙尿结石组(H组,32例),24 h尿钙<4 mg/(kg·d)纳入低钙尿结石组(L组,49例),随机选取30例无泌尿系结石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3组晨尿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三叶因子1(TFF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水平,比较尿钙水平与各细胞因子之间以及各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CP-1在H组、L组、C组分别为196.2(35.22,502.89)、217.60(66.62,766.87)和72.45(18.87,196.79)pg/mg;组间比较,H组和L组均高于C组(P<0.05),但H组与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FF1在H组、L组、C组分别为15.24(9.68,29.88),30.04(12.12,43.39)和22.45(15.31,42.09)ng/mg;与其他两组对比,H组TFF1生成减少(P<0.05);TFF1在L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GB1在H组、L组、C组分别为(单位pg/mg):2 896.24(1 592.80,7 057.64),3 052.76(1 194.95,6 838.55)和1 717.32(733.69,2854.56);组间比较,H组和L组HMGB1均高于C组(P<0.05),但H组与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H组尿钙水平与尿液TFF1呈负相关(r=-0.384,P<0.05);与MCP-1水平呈正相关(r=0.353,P<0.05)。在总体111个样本中,尿液MCP-1与尿液TFF1呈负相关(r=-0.21,P<0.05)。结论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MCP-1、HMGB1水平有明显升高。高钙尿可以促使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TFF1下降,但尿钙水平对MCP-1、HMGB1无明显影响,结石患者尿液MCP-1和HMGB1升高可能是多种损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炎症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孙春黎承杨邓耀良曾国华王翔陶芝伟关晓峰严一杰刘云龙王扬
关键词:高钙尿MCP-1TFF1HMGB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