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德利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电针
  • 5篇疗法
  • 5篇颈椎
  • 5篇颈椎病
  • 4篇行为疗法
  • 4篇预治疗
  • 4篇干预
  • 4篇干预治疗
  • 3篇针疗
  • 3篇针疗法
  • 3篇温和灸
  • 3篇颈夹脊
  • 3篇颈夹脊穴
  • 3篇夹脊
  • 3篇夹脊穴
  • 3篇拔罐
  • 2篇丹芪
  • 2篇血清
  • 2篇血清肌酸激酶
  • 2篇药理

机构

  • 14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体育运动...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上海体育科学...

作者

  • 14篇孙德利
  • 7篇陈大隆
  • 5篇张琰
  • 4篇倪承浩
  • 4篇马海峰
  • 4篇蒋和鑫
  • 3篇宋毅
  • 2篇姚怡
  • 2篇李之俊
  • 2篇张阿宝
  • 2篇朱训生
  • 2篇徐明
  • 2篇裴建
  • 2篇郝旺身
  • 2篇徐红
  • 2篇许理忠
  • 1篇盛锋
  • 1篇周爽
  • 1篇钱小路
  • 1篇陈云飞

传媒

  • 4篇上海针灸杂志
  • 4篇中医学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全国针法灸法...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丹芪通络方治疗颈椎病作用机制研究
2022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芪通络方治疗颈椎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丹芪通络方的活性成分,使用Uni Prot系统预测及规范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使用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检索颈椎病和颈椎综合征的相关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出药物与疾病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Merge功能提取二者的交集网络,交集网络可能就是丹芪通络方治疗颈椎病的关键靶点;使用Metascape网站对上述提取出的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获得有效成分226个,药物靶点299个,颈椎病相关靶点6704个,最终得到关键靶点146个、KEGG通路364条。丹芪通络方治疗颈椎病主要成分可能为槲皮素、β-谷甾醇、植物甾醇、山柰酚、木犀草素等,涉及到的关键通路有癌症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结论:本项研究初步揭示了丹芪通络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为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了新方法。
张宛宜曾怡吕虹宇孙德利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颈椎病
电针推拿配合行为干预治疗颈椎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电针和(或)推拿配合行为干预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颈椎病患者按计算器随机数字方法随机分为3组,即A组、B组和C组,每组100例。在拔罐和行为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电针治疗,B组采用推拿治疗,C组采用电针和推拿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计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4星期后、8星期后、治疗后4个月随访和治疗后6个月随访的临床控制率、显控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4星期后、治疗8星期后、治疗后4个月随访和治疗后6个月随访的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星期后、治疗后4个月随访和治疗后6个月随访的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治疗后4星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治疗4星期后、治疗8星期后、治疗后4个月随访和治疗后6个月随访的临床症状体征计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和(或)推拿配合行为干预是有效防治颈椎病的解决方案,本法具有简、便、易、廉的特点,可供临床应用。
孙德利陈云飞周爽张华梅盛锋吕强倪承浩曹朋园蔡若琳钱小路章杰马海峰
关键词:颈椎病电针推拿行为疗法随机对照研究
电针颈夹脊穴结合行为干预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配合行为干预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椎病患者按3∶1比例随机分为2组,即电针组90例和药物对照组30例,接受针灸治疗者同时给予拔罐和行为干预(20-30分钟做抬头望月动作约1分钟和纠正不良的...
孙德利许理忠倪承浩陈大隆曹朋园马海峰徐红裴建姚怡
关键词:颈椎病颈夹脊穴电针疗法行为疗法
文献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丹芪通络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制研究
2022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芪通络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筛检索出丹芪通络方的活性成分及活性成分靶点。在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检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图得出丹芪通络方与腰椎间盘突出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构建药物与疾病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提取交集网络以获得丹芪通络方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共同相关靶点;利用Metascape对共同相关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得到药效成分226个、药物靶点242个、腰椎间盘突出症靶点2414个,其中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125个。丹芪通络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涉及到的成分有挥发油、菊糖、阿魏酸、谷甾醇类、植物甾醇、山柰酚、槲皮素、丹参酮、酚酸类等,涉及到的关键通路有eb病毒感染、癌症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过程等,与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激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mRNA分解代谢过程、细胞蛋白分解过程、DNA修复、蛋白质结构域特异性结合、细胞粘附分子结合、端粒组织、细胞蛋白定位的调控等多个生物学过程相关。结论: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上初步揭示了丹芪通络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机制。
曾怡张宛宜吕虹宇孙德利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腰椎间盘突出症生物过程
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综述
2016年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电脑、手机逐步进入大众的生活和工作,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针灸在治疗颈椎病方面取得良好疗效,颈夹脊穴取穴方便,疗效确切,应得到广泛应用。
曹朋园孙德利
关键词:颈椎病颈夹脊穴
针灸配合行为干预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行为干预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即单纯电针组、电针水针组、温针水针组和药物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者同时给予拔罐和行为干预(经常做抬头望月动作和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通过症状体征评定量表,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单纯电针组、电针水针组、温针水针组各治疗组,治疗4星期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30.0%、36.7%、33.3%,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10.0%;治疗8星期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60.0%、80.0%、73.3%,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30.0%;治疗或随访4个月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76.7%、86.7%、80.0%,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50.0%。结论针灸配合行为干预是有效防治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解决方案,本法具有简、便、易、廉的特点,可供临床应用。
孙德利陈大隆倪承浩张琰王夕富马海峰蒋和鑫
关键词:温针疗法水针行为疗法
温和灸结合拔罐对体操运动员的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研究
为探讨温和灸结合拔罐疗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作用,观察了体操运动员一次性大强度训练和周期性大强度训练时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的变化情况及温和灸结合拔罐的干预作用影响.结果表明:温和灸结合拔罐疗法对运动员一次大强度训练或周期性大强...
孙德利张阿宝徐明李之俊朱训生张琰陈大隆蒋和鑫宋毅
关键词:温和灸拔罐疗法肌酸激酶运动性疲劳体操运动员
电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9年
电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主要有电针配合推拿、电针配合灸法、电针配合刺血、电针配合中药、电针配合功能锻炼和电针配合穴位注射,其中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报道的最多,其次是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电针配合其他疗法的疗效均优于单纯电针治疗。但大多研究均为单纯电针与电针配合其他疗法作比较,缺少电针配合不同疗法之间的比较。另外,各种治疗方法无统一规范,比如电针治疗时长选择有差异,治疗组在配合其他疗法后整体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单纯电针,对照组延长电针治疗时间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则不能证明该配合疗法优于单纯电针治疗。如临床研究发现各种配合方法疗效差异不大的情况下,简单、操作时间短的配合方法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滕瑞卿杨林朱颖孙德利
关键词:电针灸法刺血中药口服中药外用运动疗法
电针结合化风丹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化风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电针疗法,观察组加用化风丹口服。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时,通过House-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和改良后的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各时间点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上一时间点有所降低,相邻两时间点之间的面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神经功能的评分方面,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及8周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化风丹综合治疗和单纯电针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恢复都有显著的疗效,电针与化风丹的联合应用能使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更快恢复。
严佳唐晓斌顾金花曾怡吕虹宇邱瑾铭孙德利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周围型面瘫电针化风丹针药结合
近5年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概况被引量:2
2020年
为评价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以及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水平及质量,本文查阅2015年至2020年有关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相关文献,从针刺治疗、针刺联合中药、针刺联合西药、针刺联合中成药、针刺联合其他给药方式等五方面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并作一综述。结果显示,针刺或电针结合牵正散及其相关衍生方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各医家还根据风寒、风热、正虚、邪实等不同辩证提出了新的组方和用针思路。然而,针刺结合激素治疗的疗效目前尚存在争议,需进一步研究。
唐晓斌孙德利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药物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