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元元

作品数:14 被引量:190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实证
  • 3篇系统GMM估...
  • 3篇进口贸易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内生
  • 2篇内生性
  • 2篇外部性
  • 2篇贸易技术
  • 2篇进口贸易技术...
  • 2篇经济增长
  • 2篇技术进步
  • 1篇动态特征
  • 1篇一致性
  • 1篇制造业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增长
  • 1篇中国制造业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能力
  • 1篇生产率

机构

  • 14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4篇孙元元
  • 7篇张建清
  • 4篇杨刚强
  • 3篇范斐
  • 1篇孟霞
  • 1篇江洪
  • 1篇肖泽磊

传媒

  • 2篇生产力研究
  • 2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商业时代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世界经济
  • 1篇经济研究
  • 1篇经济评论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宏观经济管理
  • 1篇南方经济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进口贸易和FDI技术溢出的比较研究——基于技术溢出内生性的实证检验被引量:25
2011年
本文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将进口贸易和FDI的技术溢出视为内生,对比研究人力资本水平、国内研发投入、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4个因素对进口贸易和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只有进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进口贸易仍然是国外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全国仅有东部地区的研发、人力资本、制度的完善以及经济的发展才能显著促进FDI的技术溢出,而东部及中部地区上述4个因素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西部地区除了研发水平外,其他3个因素也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
张建清孙元元
关键词:内生性系统GMM估计
技术溢出、社会能力与技术追赶
2014年
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构建一个分析框架来弄清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与社会能力(social capability)相结合对技术落后国家追赶世界技术前沿的作用,并进而探究技术追赶的实质。文章的分析结果表明,初始的技术差距、进口额的大小以及随机的技术冲击都只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追赶技术前沿的短期路径,一个国家在长期能否实现技术追赶的决定因素仍然是社会能力的大小,本质上技术差距的门槛性只不过是社会能力门槛性的一种体现。
孙元元
关键词: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社会能力
生产率收敛是否会带来经济增长收敛?——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被引量:5
2015年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生产率收敛是否会带来经济增长收敛,即分析中国国内、沿海以及内地全要素生产率(TFP)自身收敛性与其对经济增长收敛性影响的一致性问题,同时分析这种一致性(不一致性)的形成机制和演变方式,进而找出缩小中国地区差距的可能路径。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国内、沿海以及内地TFP自身的收敛性与其对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是不一致的,而存在不一致性的原因在于物化型技术进步使TFP及其三个增长源泉对经济增长收敛存在双重作用途径,即生产率(或者其三个增长源泉)是否会导致经济增长收敛同时取决于其自身的收敛性和其对产出中劳均资本存量贡献收敛性的影响。本文的结论说明相对落后地区短期应该加大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资本的投入,而长期只有提高其技术创新效率才能真正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孙元元
关键词:技术创新效率
市场一体化与生产率差距:产业集聚与企业异质性互动视角被引量:24
2017年
本文以OTT线性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基于产业集聚与企业异质性内生互动关系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市场一体化对产业集聚和地区生产率差距的作用及演变路径,同时探讨了技术外部性强度对地区生产率差距的影响。理论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市场一体化的深化以及技术外部性的强化,地区生产率差距也会随之扩大。本文随后用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之间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市场一体化会扩大地区生产率差距",以及"技术外部性强化会扩大地区生产率差距"成立,而且较为稳健。
孙元元张建清
关键词:技术外部性产业集聚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技术的空间扩散与地区技术差距被引量:7
2012年
本文分析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各个地区间技术差距,以及沿海和内地两大区域内部各地区间技术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控制住地区间的技术空间扩散,会发现中国沿海、内地以及中国全国范围内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都可以显著缩小地区间的技术差距,本文随之在考虑人力资本水平、国内研发能力以及初始技术差距对地区间技术差距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空间扩散和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地区技术差距的作用和影响机制。
张建清孙元元
关键词:进口贸易技术溢出
中国经济增长的分解与收敛性实证研究
2012年
本文运用非参数生产前沿法,将中国省域的经济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物质资本积累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四者的贡献,利用空间面板收敛模型分析各个增长源对经济增长收敛性的作用以及空间溢出对其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了空间溢出性时,中国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收敛趋势,由物质资本积累所导致的国内经济增长的收敛,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趋于收敛而非趋于发散;技术效率改善、物质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会使经济增长趋于收敛,而技术进步使经济增长趋于发散。
张建清孙元元
关键词:经济收敛空间面板模型
中国制造业省际间资源配置效率演化:二元边际的视角被引量:54
2015年
本文着重分析了制造业空间集聚或制造业省际间二元边际下资源配置效率的演化,并根据企业视角下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的分解结果,结合新新经济地理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对资源配置效率或产业集聚效率的演变机制做出了相应阐释。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二元边际下省际间资源配置效率变化来源于产业集聚与生产率异质的互动作用;(2)中国制造业在省际间的资源配置整体有效但却有恶化趋势,其中集约边际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改善,而扩展边际下的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恶化,前者源自技术进步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而后者主要源自中国产业集聚较高的拥挤效应和较低的技术外部性。本文的分析还揭示出"企业进入悖论"问题的存在,这意味着将生产率与产品质量同时放到资源配置效率或资源误置的分析框架中去,可能是未来资源配置研究中十分值得关注的方向。
孙元元张建清
关键词:外部性
中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城乡统筹发展被引量:3
2014年
城乡统筹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又在于小城镇的发展。只有小城镇的发展才能真正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以及大城市的"城市病"和农村"空心化"等问题。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进程,已经成为中部地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孙元元杨刚强江洪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乡统筹
国外技术溢出内生与吸收能力的动态特征--基于系统GMM估计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本文利用系统GMM估计法,在考虑国外技术溢出内生性的情况下,分析了中国总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进口初级产品的技术溢出以及进口工业制成品的技术溢出过程中,中国对国外技术吸收能力的动态演变。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总的进口贸易、进口初级产品以及进口工业制成品都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并且进口工业制成品的技术溢出效应要大于进口初级产品的技术溢出效应。本文进而实证分析了国内研发、人力资本、市场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在初级产品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和工业制成品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过程中对吸收能力的动态影响,以区分初级产品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和工业制成品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之间的异同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张建清孙元元
关键词:内生性系统GMM估计
基于阻碍度模型的区域创新驱动阻力类型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在构建区域创新驱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TOPSIS模型计算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创新驱动能力状况,借助阻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影响区域创新驱动能力提升的阻碍因素,并运用最小方差法(LSE)对区域创新驱动进行系统阻力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调整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R&D经费投入强度较弱与自主创新内生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普遍性因素。(2)不同阻碍因子对不同地区创新驱动影响作用也有所不同,未来应该针对不同区域的阻碍因子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创新驱动政策。(3)在区域创新驱动提升阻力的4种模式中,以三系统中的知识创获系统、企业创新系统和创新绩效系统(K-C-E型)阻力模式最为普遍。
范斐肖泽磊杨刚强孙元元
关键词:TOPSIS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