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文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 浅议仁道原则对大学生德育的借鉴意义
- 2007年
- 相对于对宇宙本体的认识——即所谓"天道观"而言,儒家,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原始儒家对人的认识——即所谓"人道观"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儒家伦理中"以人为本"的色彩是非常浓厚的。人的存在及其文化创造是儒家的基本关注之点。儒家价值观即展开于与之相涉的一系列关系中。孔子提出了仁道的原则,其思想以"仁"为核心,这已是一种普遍的看法。何谓"仁"?
- 孙传文赵浩政
- 关键词:原始儒家儒家价值观文化创造天道观
- 论高校陶瓷专业人才人文精神培育的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陶瓷艺术作品是一部活的历史教科书,是培育高校陶瓷艺术人才人文精神的可贵资源。首先,陶瓷的纹饰及器型是一定文化象征符号的体现,具有一定独立审美价值。其次,陶瓷作品的历史发展体现了不同阶段的价值追求。同时,陶瓷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必须体现人文精神。一方面,艺术创造者要有创作的理念。另一方面,创作过程实质是一定人文精神的融入。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陶瓷专业人才人文精神的培育具有现实可行的意义。
- 杨应慧孙传文于华珍
- 关键词:陶瓷人文精神
- 先秦义利之辩刍议
- 2008年
- 董仲舒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春秋繁露》)与扬朱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为我"主张,是处理义利矛盾的两种极端方式。前者依明末颜元之见是"老无释空之根……是空寂,是腐儒"(《颜习斋言行录》卷下);后者作为极端的利己主义,在我们生活的这样一个相互作为主体,同时也相互作为对象的世界里,显然也没有理论上得以成立的逻辑,因为谁也不可能永远处于主体的地位。执其两而用其中应该是我们思考的方向,颜元改董子之语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四书正误》卷一)似有一些道理。文章意在思考义利之辩的现实价值,以期对于分析解决现实中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提供一些切实帮助.
- 孙传文赵浩政
- 关键词:义利之辩
- 道德失范的根源及其重构路径被引量:6
- 2008年
- 道德失范以人们心理中的意义系统危机和道德价值危机为基本内容,并大量地表现为行为层面的越轨现象。重构失范的道德体系,需要理解人的本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中塑造并得到确证的。道德生活,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独有特点,从根本上说,是确证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超越的重要方式。理解人的本质,是对失范的道德体系进行重构的逻辑起点。
- 孙传文操维琦
- 关键词:道德失范逻辑起点道德重构
- 对道德内涵的科学认知是德育工作的逻辑起点被引量:1
- 2009年
- 把握道德内涵是德育工作的逻辑起点。它是防止将德育工作泛化、简单化、扩大化、盲目化的治本之举。廓请道德内涵就必须充分认识道德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就要把握道德以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为其维系力量,这是道德系统的特色;就要明确道德的规范领域,坚持以人为本,防止道德评价对象的错位和泛化;就要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坚持科学发展观。
- 孙传文于华珍
- 关键词:道德认知社会功能
- 浅谈儒家伦理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启示
- 2007年
- 立德树人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近年来,这项工作得到全党的高度重视,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我们以切身的体会,深深地感受到大学生德育工作在新的形势下,面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存在着许多亟待破解的新问题。
- 孙传文赵浩政
- 关键词:学生德育工作儒家伦理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队伍修身为本
- 恻隐之心解决“休谟问题”初探被引量:1
- 2008年
- 在伦理学等史上,认为事实陈述并不能承担道德陈述的思想被称为"承担裂隙"。这种思想是由英国十八世纪哲学家休谟首次明确提出的,因此其被称为"休谟问题"。休谟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应该如何去解答?笔者试图通过对恻隐之心的分析,对此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 孙传文操维琦
- 关键词:休谟问题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