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宪涛

作品数:601 被引量:2,938H指数:2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4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6篇医药卫生
  • 27篇生物学

主题

  • 278篇细胞
  • 101篇免疫
  • 95篇蛋白
  • 92篇基因
  • 77篇肿瘤
  • 63篇血清
  • 56篇纤维化
  • 53篇抗体
  • 51篇淋巴
  • 48篇抗原
  • 48篇肝纤维化
  • 47篇骨髓
  • 45篇淋巴细胞
  • 43篇骨髓瘤
  • 43篇肝炎
  • 42篇多发
  • 42篇多发性
  • 42篇白细胞
  • 39篇多发性骨髓瘤
  • 36篇活性

机构

  • 573篇第二军医大学
  • 14篇复旦大学
  • 10篇上海第二军医...
  • 9篇北京大学
  • 9篇上海长征医院
  • 9篇上海工程技术...
  • 7篇上海市第一人...
  • 7篇武警上海总队...
  • 6篇南通大学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上海富纯中南...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福建省立医院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第30...
  • 3篇解放军第85...

作者

  • 600篇孔宪涛
  • 150篇仲人前
  • 66篇张玲珍
  • 55篇李莉
  • 53篇高春芳
  • 49篇范列英
  • 43篇邓安梅
  • 37篇王皓
  • 35篇李石
  • 35篇屠小卿
  • 30篇谢映华
  • 27篇陈孙孝
  • 27篇侯健
  • 26篇高锋
  • 19篇韩焕兴
  • 18篇陆慧琦
  • 17篇谭龙益
  • 17篇朱烨
  • 17篇吕鸣
  • 15篇王笑利

传媒

  • 63篇中国免疫学杂...
  • 59篇第二军医大学...
  • 41篇上海免疫学杂...
  • 2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2篇上海医学检验...
  • 20篇上海医学
  • 16篇中华检验医学...
  • 14篇中华消化杂志
  • 14篇中华肝脏病杂...
  • 11篇综合临床医学
  • 10篇临床肝胆病杂...
  • 10篇国外医学(免...
  • 10篇中华血液学杂...
  • 10篇免疫学杂志
  • 9篇肝脏
  • 9篇中华医学检验...
  • 7篇中华微生物学...
  • 6篇世界华人消化...
  • 6篇中华皮肤科杂...
  • 6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7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20篇2006
  • 21篇2005
  • 32篇2004
  • 24篇2003
  • 39篇2002
  • 49篇2001
  • 48篇2000
  • 43篇1999
  • 45篇1998
  • 35篇1997
  • 38篇1996
  • 29篇1995
  • 41篇1994
  • 27篇1993
  • 19篇1992
  • 20篇1991
  • 14篇1990
6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心蛋白聚糖对正常肝脏细胞和肝癌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王桂琴赵素莲陆慧琦孔宪涛张玲玲李莉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及细胞原位核酸杂交技术,从单个细胞水平观察DCN对HSC-T6细胞Ⅰ、Ⅲ型胶原等ECM基质成分mRNA表达与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DCN可以使HSC-T6细胞表达Ⅰ、Ⅲ型前胶原mRNA减少,使Ⅰ、Ⅲ...
关键词:
关键词:核心蛋白聚糖肝纤维化
抗鼠T细胞受体抗体抑制胸腺细胞的迁出
2003年
目的 通过检测抗仓鼠T细胞受体抗体对胸腺T细胞输出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胸腺是提供外周免疫细胞输出的有关机理。方法 体内注射抗TCR抗体48 h后FACS分析新迁出细胞在胸腺、淋巴结的表达。结果 小鼠成熟髓质区高表达T细胞受体的单阳性细胞数目成倍增加,同时皮质区低表达T细胞受体的不成熟双阳性细胞数目减少。成熟的单阳性胸腺细胞高表达归巢受体L-Selectin,表型分析(TCRαβ、CD69、HAS、Vβ7-integrin、Qa-2)显示增加的这群细胞为胸腺的新迁出细胞,此群成熟细胞的高表达,表明胸腺的细胞迁出受到了抑制。胸腺内注射异硫氰酸荧光素16 h后,抗TCR抗体注射小鼠外周淋巴结及脾脏CD4^+、CD8^+新迁出细胞数量减少。结论 抗TCR抗体能抑制胸腺T细胞向外周迁移。
李红梅田甜钱晓萍贺学英孔宪涛陈慰峰
关键词:L-SELECTIN
细胞外间质成分与肝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0
1994年
利用固相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建立了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和透明质酸(Hyaluronate,HA)的检测方法,对138例肝病患者的血清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LN和HA随着肝病程度的加重而逐步升高,急性肝炎时HA含量轻度高于正常人(P<0.05),LN变化不显著。慢性肝病时LN与HA血清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0.001),于肝硬化时达到最高。以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上限值为界,LN和HA联合诊断肝硬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均为90%,提示LN和HA是判断慢性肝病损伤程度和诊断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
高锋孔宪涛王笑利谢映华刘焱范列英
关键词: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肝疾病
B细胞激活因子水平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初评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建立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B 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水平的ELISA检测方法,并初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以商品化的抗人BlyS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抗人BlyS多克隆抗体,采用双抗夹心法自行建立BlyS血清水平的ELISA检测方法;并对8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0例类风湿关节炎(RA)、10例干燥综合征(SS)]、6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3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2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40例正常人的血清BlyS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成功建立血清BlyS水平的ELISA检测法且重复性较好,8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的血清BlyS水平为(8.23±1.42)ng/ml,6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为(3.40±0.79)ng/ml,40例正常人的血清BlyS水平为(3.19±0.88)ng/ml。与正常人相比,风湿性疾病组的BlyS血清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BlyS血清水平升高则不明显。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BlyS血清水平ELISA检测方法简便、可靠、准确,为后续研究Bly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风湿性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周琳屠小卿朱烨刘海英陆慧琦候晓菁陈洁谭龙益孔宪涛仲人前
关键词:B细胞激活因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自身免疫疾病
肿瘤特异抗原和相关抗原的研究现状及检测被引量:145
2000年
孔宪涛
关键词:肿瘤相关抗原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在肾移植病人中的意义
1993年
用多抗-单抗夹心ELISA检测了42例肾移植病人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监测了术后病人血清sIL-2R、BUN、Cr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术前血清sIL-2R为602.37±243.35U/ml,术后第3d下降为340.21±205.35U/ml,术后肾功能稳定恢复者sIL-2R继续下降至272.63±200.53U/ml,而肾功能恢复不良者,血清sIL-2R下降不明显且又复上升,急性肾排斥反应患者sIL-2R的升高表现尤为明显。提示sIL-2R对肾移植排斥反应的早期论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白岚程忻孔宪涛孟钢
关键词:肾移植受体白细胞介素2
人皮肤脯氨酰羟化酶的纯化被引量:1
1994年
人皮肤脯氨酰羟化酶的纯化吴秉毅,许绍辉,孔宪涛,于嘉屏羟脯氨酸对于维持胶原稳定的三螺旋结构起重要作用。羟脯氨酸由翻译后的原胶原上的脯氨酸羟化而来,该反应由脯氨酰羟化酶(Prolylhydroxylase,PH,ECl.14.112)所催化。PH是胶原...
吴秉毅许绍辉孔宪涛于嘉屏
关键词:皮肤纯化
用重组M2三联体抗原建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免疫检测法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建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方法 在重组质粒表达的基础上 ,用亲和层析进一步纯化重组蛋白后 ,用酶免疫吸附法检测M2抗体。结果 在PBC组 1 1例患者中全部检出M2抗体 ,阳性率为 1 0 0 % ,而非PBC组 75例患者中无一检出M2抗体。本法与病理检查和临床诊断的相关性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本法检测M2抗体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姜小华仲人前胡寅范列英王皓朱烨侯晓菁孔宪涛
关键词:胆汁性肝硬化自身抗体免疫测定质粒原发性PBG
B细胞激活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从核酸(mRNA)和血清蛋白水平初步探讨B细胞激活因子(Bly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自行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对59例相对稳定期SLE患者和40名健康人血清BlyS含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BlySmRNA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SLE患者血清BlyS含量与外周血BlyS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浓度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滴度的相关性。结果59例相对稳定期SLE患者血清BlyS含量[(8.42±1.55)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19±0.88)μg/L,P<0.001],并与IgG浓度、抗dsDNA抗体的滴度呈正相关性(分别r=0.442,r=0.850,均P<0.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59例SLE患者中39例(66%)外周血BlyS基因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与血清BlyS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652,P<0.001)。结论主要由BlyS基因异常表达所引发的高浓度BlyS血清蛋白是一明显的SLE免疫病理特征;BlyS作为SLE发病的重要调控因子,可能在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活化和促进特异性自身抗体的产生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周琳屠小卿王皓孔宪涛仲人前
关键词:红斑狼疮酶联免疫吸附测定B细胞激活因子系统性红斑狼疮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分析及意义被引量:2
1997年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分析及意义邓安梅仲人前孔宪涛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检测仪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进行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免疫机制。1资料和方法30例RA患者均按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制定的RA诊断标准确诊,平均年...
邓安梅仲人前孔宪涛
关键词:免疫功能分析体液免疫指标基因转录调控免疫比浊法
共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