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晓丽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静脉
  • 6篇PICC
  • 5篇导管
  • 3篇置入
  • 3篇按压
  • 3篇POWER
  • 2篇导管插入
  • 2篇导管插入术
  • 2篇导管异位
  • 2篇胸片
  • 2篇置入长度
  • 2篇术后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静脉导管
  • 2篇换药
  • 2篇敷贴
  • 2篇PICC导管
  • 2篇PICC导管...
  • 2篇测量技术

机构

  • 11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1篇姜晓丽
  • 10篇朱明芝
  • 7篇王文芳
  • 3篇冯悦悦
  • 2篇毛平
  • 2篇徐凯
  • 1篇赵玉凤
  • 1篇钱韦韦
  • 1篇张如萍
  • 1篇刘爱红
  • 1篇周莹

传媒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品管圈活动在减少POWER PICC堵管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POWER PICC堵管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圈名为馨语湾圈,寓意我们愿意用天使般的爱心和话语,迎接每一位患者和家属,将甲乳外科建筑成像家一般的温馨的港湾。
王文芳朱明芝姜晓丽李晓旭
电子胸片标尺测量技术在预测PICC置入长度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电子胸片标尺测量技术在预测PICC置入长度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学院行超声引导下结合MST 技术行PICC置管的18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
姜晓丽朱明芝冯悦悦徐凯王文芳
精细化管理在预防PICC导管异位的实践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置管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管理,观察其预防PICC导管异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4月—2014年12月的109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11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PICC置管,将PICC置管流程优化。比较两种置管方法导管异位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异位率为9.82%,对照组的异位率为38.5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21%,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3.3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的细节管理,可明显降低PICC异位至右心房、颈内静脉的发生率。
姜晓丽
关键词:PICC
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在血小板少于10×10^9/L的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在血小板少于10×10^9/L的血液肿瘤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60例肿瘤患者运用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其中,血小板计数小于10×10^9/L的血液肿瘤患者为实验组(30例),血小板计数大于10×10^9/L的其他肿瘤患者为对照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穿刺点出血例数及持续渗血时间。结果2组患者的出血例数和持续渗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在血小板计数小于10×10^9/L的血液肿瘤患者中可安全应用,可作为血液肿瘤患者实施化疗的有效途径。
朱明芝赵玉凤姜晓丽钱韦韦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中心静脉导管超声引导出血
敷贴外按压耐高压注射型PICC在减少术后换药次数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结合微插管鞘(MST)技术行耐高压注射型(POWER)PICC置管后敷贴外按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需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POWER PICC导管,穿刺成功后,将3M透明敷贴直接固定后,将无菌纱布对折成1*1cm大小(8层)放置于穿刺点上方,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对照组采用普通PICC导管,穿刺成功后,将无菌纱布对折成1*1cm大小(8层)放置于穿刺点上方后,用3 M透明敷贴固定,置管后穿刺点上方按压20min,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比较两组置管后24h^7d更换敷贴次数及首次换药过程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24h^7d更换敷贴次数及首次换药过程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结合MST技术行POWER PICC置管后采用敷贴外按压,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换药次数,降低维护费用,减轻护理工作量。
姜晓丽朱明芝王文芳
关键词:POWERPICC敷贴换药
横断面按压联合血管超声仪预防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直观、有效的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的方法。[方法]选择需行PICC的病人90例,按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均采用耐高压导管,其中对照组采用转头法预防颈内静脉异位,观察组采用横断面按压联合血管超声仪预防颈内静脉异位。比较两组病人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22.2%,观察组发生率为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横断面按压联合血管超声仪可有效预防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
姜晓丽朱明芝
关键词:颈内静脉导管异位
电子胸片标尺测量技术在预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入长度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采用电子胸片标尺测量技术预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长度,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的18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11月的19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的PICC体外测量方法,观察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加上右胸锁关节至隆突下1个椎体的长度,右胸锁关节至隆突下1个椎体的长度采用电子胸片标尺测量技术从电子胸片上直接测量。比较2种测量方法的准确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准确率为97.92%(188/192),对照组为68.11%(126/18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0.1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7%(13/192),对照组为20.54%(38/18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5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胸片标尺测量技术可有效提高PICC置入的准确率,有助于提高静脉穿刺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姜晓丽朱明芝徐凯冯悦悦王文芳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置入长度
前馈控制在围手术期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解决围手术期患儿留置针应用早期意外脱管和导管型号应用不适拔管,术后早期病房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等问题。方法:通过前馈控制对围手术期患儿静脉输液治疗风险环节予以干预。结果:围手术期留置针的安全管理,减少了患儿再次穿刺的恐惧和痛苦,手术室首次穿刺成功率由69.95%提高到89.87%;手术室留置针首次穿刺留置1d及以上由70.47%提高到90.51%,有效提高了术后患儿静脉输液治疗的质量。结论:前馈控制使围手术期患儿静脉输液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高,安全留置时间长,减轻了患儿再次穿刺的痛苦。
朱明芝周莹毛平王文芳张如萍姜晓丽
关键词:前馈控制围手术期儿童静脉输液
敷贴外按压在减少POWER PICC术后换药次数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微插管鞘技术行耐高压注射型PICC(POWER PICC)置管后敷贴外按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需行POWER 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
朱明芝王文芳姜晓丽
8例经左侧置入的PICC异位至对侧锁骨下静脉体外复位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索经左侧置入异位至对侧锁骨下静脉的PICC导管体外复位的方法。方法利用流体力学、重力及压强原理进行有效体外复位。结果成功采用超声引导、生理盐水反复冲管,且PICC导管头端导位至对侧锁骨下静脉复位成功率为100%。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复位方法提高了复位成功率。
冯悦悦朱明芝姜晓丽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复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