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恒

作品数:313 被引量:1,205H指数:18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0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7篇化学工程
  • 124篇理学
  • 2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冶金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5篇催化
  • 28篇催化剂
  • 27篇酯化
  • 22篇乙酸
  • 21篇酯化反应
  • 20篇催化合成
  • 19篇催化氧化
  • 18篇磺酸
  • 17篇乙烯
  • 17篇己二酸
  • 16篇柴油
  • 15篇碱性
  • 15篇碱性氮
  • 15篇红外
  • 14篇金属
  • 14篇甲基
  • 12篇溴化
  • 12篇硫酸
  • 12篇氯乙酸
  • 12篇二酸

机构

  • 273篇辽宁石油化工...
  • 36篇抚顺石油学院
  • 17篇渤海大学
  • 8篇东北大学
  • 7篇中国石油抚顺...
  • 5篇沈阳化工学院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抚顺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泰山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抚顺师范高等...
  • 1篇术开发中心

作者

  • 311篇姜恒
  • 209篇宫红
  • 67篇王锐
  • 47篇苏婷婷
  • 38篇王敏
  • 26篇李飞
  • 17篇宋丽娟
  • 17篇宋志国
  • 16篇赵杉林
  • 14篇孙兆林
  • 11篇李萍
  • 11篇向刚伟
  • 10篇张晓彤
  • 10篇刘立军
  • 7篇曹发斌
  • 6篇乔庆东
  • 6篇刘治刚
  • 5篇储刚
  • 5篇张凤华
  • 5篇王之昌

传媒

  • 23篇化工科技
  • 11篇当代化工
  • 10篇应用化工
  • 10篇石油化工高等...
  • 9篇合成化学
  • 8篇化学工程师
  • 8篇精细化工中间...
  • 8篇工业催化
  • 7篇化学试剂
  • 7篇中国钨业
  • 6篇有机化学
  • 6篇分析仪器
  • 6篇香料香精化妆...
  • 6篇石油化工
  • 5篇稀有金属
  • 5篇化学研究
  • 5篇抚顺石油学院...
  • 5篇辽宁石油化工...
  • 5篇盐业与化工
  • 4篇化工新型材料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16篇2015
  • 13篇2014
  • 17篇2013
  • 19篇2012
  • 14篇2011
  • 14篇2010
  • 19篇2009
  • 23篇2008
  • 24篇2007
  • 16篇2006
  • 14篇2005
  • 31篇2004
3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氢氧化镧的热分解动力学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通过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氢氧化镧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动力学。该氢氧化物在氮气气氛中为两步分解,第一阶段是氢氧化镧失去一分子水分解为羟基氧化镧,第二阶段是由羟基氧化镧失去一分子水分解为三氧化二镧。使用Flynn-Wal1-Ozawa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等转化率法求出两阶段分解的活化能,同时利用Achar-Brindley-Sharp微分方程和Coats-Redfern积分方程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在0.20至0.80的转化率范围内,氢氧化镧在氮气气氛下第一阶段的热分解活化能为155.6 k J·mol-1,机理方程符合收缩球状方程;第二阶段的热分解活化能为192.9 k J·mol-1,机理方程符合收缩圆柱体方程。
吴易燃姜恒宫红杨娅婷
关键词:氢氧化镧热分解活化能机理函数
氢溴酸法合成1-溴代十二烷
2007年
以生产溴代金刚烷得到的副产品氢溴酸为原料,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与正十二醇进行反应合成1-溴代十二烷。确定优惠合成条件为:n(正十二醇):n(氢溴酸):n(浓硫酸)=1:1.25:1.15,回流时间3h。产品经气相色谱分析证明无副产物,收率92.5%,含量99.9%,产品经IR和折光率进行表征。
宫红向刚伟姜恒
关键词:氢溴酸浓硫酸
焦化汽油加氢催化剂床层结垢机理分析被引量:22
2004年
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以及灰分测定等方法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焦化汽油加氢装置催化剂床层结垢进行了分析。垢的主要成分为烯烃聚合物 ,结垢机理为非烃化合物引发的聚合反应 ,次要成分为H2 S及硫醇腐蚀设备而生成的铁的硫化物及其它金属化合物。原料焦化汽油储存时间过长是诱发二烯烃聚合结垢严重的根本原因。经过储存后的焦化汽油不适合作为加氢原料。
姜恒宫红王锐
关键词:延迟焦化焦化汽油催化加氢结垢
甲烷磺酸铜催化合成丁酸苄酯的性能
2004年
以甲烷磺酸铜为催化剂合成丁酸苄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醇酸物质的量比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丁酸0.167 mol,醇酸物质的量比1.2:1,甲烷磺酸铜用量0.125%(基于丁酸的摩尔分数),反应时间2.0~2.5 h,环己烷5 mL作带水剂,在回流温度下酯化率可达96.9%;与其它几种Lewis酸相比,甲烷磺酸铜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后易与产物分离,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酯化率仍达到94.5%以上.
史凯迎姜恒宫红吴功德
关键词:丁酸苯甲醇酯化反应
甲基磺酸钙催化酯化反应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合成了甲基磺酸钙,并用热重和EDTA络合滴定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以甲基磺酸钙为催化剂催化氯乙酸与异丙醇的酯化反应中各种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当醇酸物质的量比12∶1,催化剂用量10%(以酸的物质的量计),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80~85℃,环己烷作为带水剂时,酯化率可达981%。用甲基磺酸钙作催化剂合成其他氯乙酸酯,酯化率均在950%以上。催化剂甲基磺酸钙可重复使用。
王敏姜恒宫红苏婷婷刘立军
关键词:酯化反应氯乙酸异丙醇
β-环糊精交联树脂的合成及其对双酚酸的吸附被引量:1
2018年
以β-环糊精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碱性条件下合成β-环糊精/环氧氯丙烷共聚物(β-CDP),并将其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双酚酸(DPA)。考察了pH及β-CDP与DPA的质量比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4.3时,有利于β-CDP对DPA的吸附,且当β-CDP与DPA的质量比为12.5∶1时,β-CDP对DPA的吸附性能最佳,此时的平衡吸附量为63.7 mg/g。分析了β-CDP吸附DPA的机理:β-CDP对DPA的吸附速率很快,吸附过程主要受氢键和疏水作用影响,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描述。β-CDP对DPA的吸附具有热力学可行性和自发性,吸附过程放出热量。β-CDP再生性能良好,经过5次吸附-解吸循环实验,每次β-CDP均能保持90%的吸附性能。
林壮王锐宫红姜恒
FS化学精制剂提高RFCC柴油安定性被引量:2
2004年
 为了降低重油催化裂化柴油中硫、氮等不安定组分的含量,采取添加FS化学精制剂的方法。考察化学精制剂FS剂和A剂的精制效果,实验发现FS剂在脱除碱氮的效果上要好于A剂,分析油品的储存安定性,将储存3个月的空白油品与处理后油品的色度、酸度、实际胶质和氧化总不溶物等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处理后油品的色度为1.6,抗氧化沉渣为0.9mg/100mL,两者均满足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发现储存时间对FS剂处理后的油品的色度、实际胶质和抗氧化沉渣基本无影响。
刘颖从野廖克俭姜恒
关键词:催化裂化柴油储存安定性
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及总硫含量分布
2013年
分别将2种催化裂化汽油按等体积蒸馏切割成10个馏分段,考察不同体积馏分段中碱性氮化物和总硫含量的分布规律,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试样中碱性氮化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催化裂化汽油中,碱性氮化物以苯胺类化合物为主,且主要集中在重组分中;碱性氮化物含量和总硫含量均与馏出体积分数呈正相关性;为使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效果更好,有必要先对重组分进行脱碱性氮化物处理。
王锐姜恒王晓宫红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碱性氮化物总硫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SnCl_4催化丙酮与过氧化氢反应制取大环过氧化物被引量:5
1999年
H2O2与过渡金属构成的催化体系可选择性地氧化烃类化合物,如芳烃的羟基化和烯烃的环氧化等[1~3],且H2O2在应用中无环境污染,是一种颇有前途的氧化剂.有关金属催化H2O2与酮类化合物反应的报道很少.已知在无机酸催化下环酮(环己酮或环戊酮)与H2O...
姜恒李海英韩晓祥乔庆东
关键词:丙酮过氧化氢催化剂四氯化锡
一种有机叔胺催化正辛硫醇与碳酸乙烯酯反应的方法
一种有机叔胺催化正辛硫醇与碳酸乙烯酯反应的方法,涉及精细化学品合成中有机硫醚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为以正辛硫醇和碳酸乙烯酯为原料,以有机叔胺为催化剂,在无任何溶剂、常压条件下,120℃,反应0.5~3小时制备2‑羟乙基正辛基...
李飞姜恒王锐
文献传递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