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多尺度
  • 2篇地壳
  • 2篇岩石
  • 2篇下地壳
  • 2篇剪切带
  • 2篇北大别
  • 1篇岩石圈
  • 1篇燕山构造带
  • 1篇运动学
  • 1篇运动学涡度
  • 1篇韧性剪切
  • 1篇韧性剪切带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侏罗世
  • 1篇晚侏罗世
  • 1篇值模拟

机构

  • 6篇西安大略大学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滑铁卢大学

作者

  • 6篇姜大志
  • 4篇向必伟
  • 2篇朱光
  • 1篇王勇生
  • 1篇谢成龙
  • 1篇陈印
  • 1篇林寿发
  • 1篇张必龙
  • 1篇胡召齐

传媒

  • 2篇地质论评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质通报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剪切带运动学:重点评述三斜模式和区分韧性滑动擦痕与拉伸线理的重要性被引量:5
2007年
详细评述了剪切带运动学和内部几何学研究的新进展。剪切带内的递进变形一般为三斜对称,单斜剪切带(包括简单剪切带)是特例情形。理论模拟表明,如同许多天然剪切带中所见到的,在三斜剪切带中,拉伸线理的方位可从近水平到平行于倾向连续变化。过去一般将拉伸线理的方向当作剪切运动方向的做法是以简单剪切模式为基础的,不适合于一般剪切带。在三斜剪切带中,拉伸线理和剪切方向之间不存在简单关系。然而,C面上的韧性滑动擦痕平行于剪切方向发育,是剪切方向的可靠标志。因此,在剪切带运动学解释中区分韧性滑动擦痕与拉伸线理非常重要。
林寿发姜大志Paul F. WilliamsShoufa LINDazhi JIANGPaul F WILLIAMS
关键词:剪切带运动学
构造变形流变场分配多尺度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流变场分配(flow field partitioning)现象在自然界高应变岩石中十分常见。传统的基于固体连续变形机制理论的变形分析中,流变场分配问题往往被忽略,致使应变带中流变场如何分配一直都缺乏深入认识。Eshelby阐述了嵌入均匀介质中的椭球体内流变场的数学方法,为探讨流变场的分配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从固体连续变形机制入手,重点介绍基于Eshelby理论的多尺度数值模拟思路和方法,探讨流变场分配问题。模拟结果表明:嵌入基质中的椭球体内分布的流变场主要取决于椭球体与基质间的相对流变强度,椭球体的相对流变强度越低,其变形越接近于简单剪切,且有限应变积累越快。模拟还揭示,不同流变强度的椭球体内模拟拉伸线理和面理产状的总体格局反映基质流变场特征。由此得到以下结论:(1)在流变场分配现象显著的区域,局部小尺度上应变、涡度测量分析结果无法直接揭示区域流变场运动学边界条件,对这些区域的构造变形分析必须是多尺度的;(2)基于Eshelby理论的以实质变形组构为约束的多尺度数值模拟分析,能更为合理地揭示高应变岩石中流变场的分配。
向必伟姜大志谢成龙胡召奇
关键词:多尺度数值模拟
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的形成过程与晚侏罗世伸展事件被引量:30
2011年
根据野外详细调查,本文系统分析了医巫闾山地区的伸展构造,认为区内瓦子峪伸展韧性剪切带发育之前就出现了变质核杂岩。该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其拆离韧性剪切带出现在变质基底内,但西侧被晚期早白垩世瓦子峪韧性剪切带切割,呈不完整的长环形带状展布。露头构造、显微构造及石英C组构皆指示核杂岩的下盘、拆离韧性剪切带及上盘底部具有一致的上盘向SSW的运动学指向。拆离剪切带和下盘中同构造侵入了大量浅色花岗岩脉,其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指示核杂岩形成于157~147Ma,表明研究区的伸展活动开始于晚侏罗世。医巫闾山晚侏罗世变质核杂岩的厘定,暗示燕山构造带上广泛出现的晚侏罗世岩浆活动应发生在区域性伸展背景下,华北克拉通北部可能从晚侏罗世已经开始发生破坏,到早白垩世达峰期并遍及整个华北克拉通东部。
张必龙朱光姜大志陈印胡召齐
关键词:燕山构造带
北大别中-下地壳岩石造山后伸展流变的多尺度变形模拟研究
造山带地壳岩石圈伸展构造十分常见。本文以北大别造山后伸展构造为例,探讨形成复杂拉仲线理的区域流变场特征。本次工作以北大别西部的野外组构为约束,应用与Jiang and Bentley和Jiang相似的多尺度数值模拟方法,...
向必伟姜大志
文献传递
北大别中-下地壳岩石造山后伸展流变的多尺度变形模拟研究
<正>造山带地壳岩石圈伸展构造十分常见。在大尺度上,区域内的岩石可依据岩性差异、变质程度、断层或韧性剪切带分为不同的岩石单元。未遭受后期改造情况下,岩石圈伸展变形形成的置换面理较为平缓或近水平,运动学指示构造多变[1]。...
向必伟姜大志
文献传递
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变形模拟及其对北大别穹隆构造演化的指示被引量:3
2009年
现今出露在北大别穹隆北界上的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是早白垩世造山后伸展活动的产物。野外观测、室内石英C轴组构与运动学涡度测量指示,这一NWW—SEE走向、倾向NNE的韧性剪切带,呈现为正左旋走滑运动,以简单剪切变形为主。该剪切带内现今所保留运动学特征及其在空间上的变化反映其形成后经历过旋转改造。以实测组构为约束的变形模拟揭示,该剪切带在早期伸展活动时为中地壳内上盘向280°方位运动的水平韧性剪切带,后在北大别穹隆上拱中被动地抬升而成为现今状态。北大别穹隆西强东弱的上隆幅度是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被不均匀抬升和旋转的主要原因。该剪切带与北大别穹隆皆为早白垩世造山后重力垮塌中形成的,具有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特征。
向必伟朱光姜大志王勇生
关键词:运动学涡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