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先洲

作品数:30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肿瘤
  • 10篇膀胱
  • 8篇前列腺
  • 4篇肾肿瘤
  • 4篇尿道
  • 4篇钬激光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早泄
  • 3篇前列腺炎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癌
  • 3篇腺炎
  • 3篇疗效
  • 3篇勃起
  • 3篇勃起功能
  • 3篇勃起功能障碍
  • 2篇电切

机构

  • 29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作者

  • 30篇姜先洲
  • 20篇徐祗顺
  • 11篇史本康
  • 9篇陈军
  • 7篇赵海峰
  • 6篇张东青
  • 6篇许超
  • 5篇董德鑫
  • 4篇张念昭
  • 4篇殷钢
  • 4篇周长扩
  • 3篇刘玉强
  • 3篇朱耀丰
  • 3篇马林
  • 3篇张兆存
  • 2篇周尊林
  • 2篇刘铭
  • 2篇王金
  • 2篇王洪强
  • 2篇郭丽华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医学与哲学(...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2007年华...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泌尿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年龄与成年人肾细胞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年龄与成年人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病理确诊的成年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大小分为40岁以下组(≤40岁)、40-60岁组、60岁以上组(≥60岁),对三组患者的症状表现、病理学特点、淋巴结转移进行比较,以此了解年龄与成年人RCC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40岁以下组偶发癌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40-60岁组(χ2=3.294,P=0.070),60岁以上组则显著低于40-60岁组(χ2=3.950,P=0.047);分化不良RCC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11.6%vs.5.2%vs.2.7%),且40岁以下组与60岁以上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8);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同样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且40岁以下组与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临床分期的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Ⅰ期所占的比例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Ⅱ期在40岁以下组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而Ⅰ期+Ⅱ期在40-60岁组中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偶发癌在各年龄组的不同比例值是导致不同年龄组患者临床分期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淋巴结转移及分化不良RCC是导致这种差异的次要因素。
董德鑫陈军徐祗顺史本康姜先洲傅强王金
关键词:肾细胞癌肿瘤分期成年人回顾性分析
间质性膀胱炎16例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I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耻骨上疼痛和慢性盆腔疼痛,误诊为慢性膀胱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膀胱结核及尿道综合征,经手术后病理或膀胱镜检查确诊,其中4例行尿流改道,2例行乙状结肠膀胱成形术,10例行药物治疗。结果4例患者行尿流改道治疗后盆腔疼痛完全消失。2例行膀胱成形术后仍有轻微会阴部不适,膀胱容量大于350 m l,分别随访24,33个月无复发。10例非手术治疗患者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和IC问题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15.4±4.1)和(9.4±2.7)分,降至治疗后的(4.1±2.1)和(5.1±3.9)分。结论对I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给予充分重视;及早诊断及多种措施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IC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姜先洲张建伟徐祗顺
关键词:间质性膀胱炎
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原性膀胱模型的建立及其尿动力学评价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建立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原性膀胱的大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尿动力学评价。方法将20只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15只,假手术组5只。将平头螺丝钉置入大鼠的 L_6-S_1节段椎间盘,建立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术后进行电子 X 线摄片和联合行为评分(CBS),并在术后4周对所有大鼠行耻骨上膀胱造瘘,造瘘后3 d 进行大鼠清醒状态的膀胱测压检查。结果术后电子 X 线摄片证实螺丝钉置入 L_6-S_1节段椎间盘;观察时间内手术组 CBS 评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 P<0.05),且在术后1周后,各组 CBS 评分基本保持不变;大鼠清醒状态的膀胱测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充盈期膀胱自发性收缩频率(t=4.425,P=0.000)、最大膀胱容量(t=5.141,P=0.002)较高,膀胱顺应性(t=2.891,P=0.011)较低,尿动力学检查证实大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原性膀胱模型建立成功。结论应用螺丝钉置入椎间盘方法可获得可靠的大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原性膀胱的模型,可通过电子 X 线摄片、CBS 评分和尿动力学检查等加以证实。
董德鑫徐祗顺史本康周尊林姜先洲陈军王海新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膀胱神经原性尿动力学
对卡介苗无应答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2022年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膀胱癌类型,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后行卡介苗(BCG)灌注,可以有效控制肿瘤,但约30%的患者会发生BCG治疗后复发进展,不耐受BCG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以及对BCG难治性统称为卡介苗无应答。以往对BCG无应答而发生疾病进展或存在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高风险的患者多选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近年来,围绕无应答机制研究有所进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如膀胱内化疗、免疫疗法以及靶向治疗等,以期达到保留膀胱的目的。本文旨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卡介苗无应答机制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探讨了现有的治疗方案,包括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膀胱内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
韩若岩刘鹏张兆存赵海峰姜先洲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肿瘤微环境
阴囊Paget病、汗腺腺癌并肾脏透明细胞癌1例被引量:2
2002年
刘玉强殷钢姜先洲高鹏徐祗顺
关键词:肾肿瘤透明细胞癌阴囊PAGET病病例报告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总结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198例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情况。其中...
史本康朱耀丰姜先洲张东青殷钢孟辉周长扩赵海峰
关键词:肾肿瘤疗效分析
文献传递
阴茎夜间勃起试验在伤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夜间阴茎勃起试验(nocturnal penile tumescence,NPT)在外伤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妮娃夜间阴茎勃起测定系统,监测52例骨盆骨折后ED患者夜间阴茎勃起功能,并与综合检查的结果比较。结果 52例患者中,16例用NPT诊断为心理性ED,18例用综合检查诊断为心理性ED,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NPT鉴别心理性ED与器质性ED,方法简单、实用,其检测准确率与综合检查无差别。
姜先洲徐祗顺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勃起功能障碍外伤
前列腺炎与性功能障碍
2003年
姜先洲葛南
关键词: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发病机制早泄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
13例脐尿管囊肿的诊断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脐尿管囊肿是一种少见畸形,为探讨其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脐尿管囊肿的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脐尿管囊肿主要发现于男性患儿,可表现为腹痛、脐部或膀胱不适等合并症,常伴有发热,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由单纯查体发现。B超和CT是推荐检查方法,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临床效果满意。随着技术的发展,治疗脐尿管囊肿可优先选择腹腔镜切除术。
刘铭许超姜先洲史本康徐祗顺陈军
关键词:脐尿管囊肿畸形
HOLRBT治疗膀胱肿瘤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49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256例采用HOLRBT治疗(HOLRBT组),24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TURBT组)。结果手术均获成功。HOLRBT组术中出血量(4.5±5.6)ml、膀胱冲洗时间(20±12)h、尿管留置时间(2.5±2.2)d、术后住院时间(3.0±1.2)d、术后1 a复发率21.9%,TURBT组分别为(10.8±6.9)ml、(35±19)h、(4.0±2.5)d、(5.2±2.1)d、24.2%,以上指标两组相比,P均<0.05。TURBT组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33例,膀胱穿孔4例;HOLRBT无闭孔神经反射发生。TURBT组仅85例(35.4%)例获得肿瘤分期,且都为较小的肿瘤;而HOLRBT组235例(91.8%)获得病理分期,两组病理分期获得率相比P<0.05。结论HOL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满意。
朱耀丰陈军姜先洲张东青史本康徐祗顺
关键词:膀胱肿瘤钬激光膀胱肿瘤电切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