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无取向
  • 2篇冷轧
  • 1篇电工钢
  • 1篇织构
  • 1篇铁损
  • 1篇退火
  • 1篇退火时间
  • 1篇牌号
  • 1篇取向电工钢
  • 1篇取向硅钢
  • 1篇无取向电工钢
  • 1篇无取向硅钢
  • 1篇冷轧无取向电...
  • 1篇冷轧无取向硅...
  • 1篇宽幅
  • 1篇各向异性
  • 1篇硅钢

机构

  • 3篇太原钢铁集团...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姚力
  • 3篇宋文军
  • 2篇孙述利
  • 2篇郭东城
  • 2篇张敏刚
  • 1篇李慧峰
  • 1篇刘江
  • 1篇李应龙
  • 1篇张霞
  • 1篇杨宗翰
  • 1篇王丽霞
  • 1篇陈泽民
  • 1篇冯钧
  • 1篇武文君
  • 1篇李建民
  • 1篇光红兵
  • 1篇张怀富
  • 1篇菅瑞雄

传媒

  • 1篇特殊钢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无取向硅钢50W470铁损各向异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针对无取向硅钢50W 470铁损各向异性差部分超标的问题,对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硅钢,进行了金相、背散射电子像观察和化学成分、夹杂物以及三维取向分布函数的测定。对测定结果分析表明:无取向硅钢50W 470铁损各向异性差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织构类型和织构度的变化,且与材料夹杂物含量有一定关系。
孙述利张敏刚郭东城姚力宋文军
关键词:织构
冷轧无取向硅钢50W470铁损的各向异性被引量:2
2006年
对成分(%)为0.003C、1.46Si、0.38Al的0.5 mm冷轧无取向硅钢板进行夹杂物、组织和织构的测定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试样铁损各向异性为7.56%-11.01%;合理提高无取向硅钢50W470热轧时的终轧温度,有利于提高织构组分密度;同时延长冷轧板的连续退火时间,以利于位向晶粒充分长大,从而减少铁损的各向异性。
孙述利张敏刚郭东城姚力宋文军
关键词:冷轧无取向硅钢各向异性退火时间
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电工钢50TW310的自主研发
辛宪诚杨宗翰李慧峰李建民贾成义张霞张怀富光红兵王丽霞刘江菅瑞雄姚力李应龙宋文军员朝波武文君陈泽民冯钧
太钢50TW310主要指标:铁损P15≤2.75W/Kg,磁感B50≥1.66T,实物质量水平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唯一能生产宽度为1200mm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产品的厂家。仅1年时间该产品就赢得了十多家大型电机...
关键词:
关键词: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宽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