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丽明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室
  • 4篇心室辅助
  • 3篇低温停循环
  • 3篇心室辅助装置
  • 3篇深低温
  • 3篇深低温停循环
  • 3篇体外
  • 3篇停循环
  • 3篇逆灌
  • 3篇脑保护
  • 3篇脑部
  • 3篇辅助装置
  • 2篇电生理
  • 2篇心室辅助泵
  • 2篇性能研究
  • 2篇氧合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粘附
  • 2篇粘附分子

机构

  • 14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广东省医学科...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14篇祁周措
  • 14篇姚丽明
  • 7篇周成斌
  • 5篇肖学钧
  • 5篇吴岳恒
  • 5篇庄建
  • 5篇黄焕雷
  • 4篇成安衡
  • 4篇章晓华
  • 3篇肖营凯
  • 2篇武长礼
  • 2篇周嘉辉
  • 2篇余细勇
  • 2篇张镜芳
  • 2篇陆平兰
  • 2篇范瑞新
  • 1篇林秋雄
  • 1篇聂明荣
  • 1篇吴若彬
  • 1篇葛平江

传媒

  • 2篇中国体外循环...
  • 2篇第15届中国...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16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膜肺氧合对急性肺损伤犬血浆粘附分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急性肺损伤犬血浆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 10头雄性犬利用油酸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机械通气组(MV组, n=5)和体外膜肺氧合组(ECMO组,n=5),观察肺损伤4...
周成斌张镜芳章晓华庄建祁周措姚丽明
文献传递
婴幼儿心室辅助泵-20ml罗叶泵体外的性能研究
目的设计并制作基于心室辅助泵-罗叶泵的体外测试平台,分别完成20 mL婴幼儿罗叶泵的流体性能试验和耐疲劳试验。方法将罗叶泵驱动装置、20 mL婴幼儿罗叶泵、前负荷腔、前负荷压力传感器、后负荷腔、前负荷压力传感器、心电监护...
吴岳恒黄焕雷姚丽明周嘉辉祁周措成安衡庄建肖学钧
犬左心房心肌细胞的分离方法及电生理记录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索简单、稳定的犬左心房肌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Langendorff灌流法及自制的冠脉插管装置。对分离得到犬左心房肌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应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动作电位和瞬间外向整流钾电流(Ito)以验证其电生理特性。结果分离状态良好的单个左心房细胞率为70%~80%,呈杆状,边缘锐利,横纹清晰;电生理记录显示具备正常的心房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节约实验成本和时间,分离的活细胞产量高,质量好,值得推广使用。
于涛吴若彬邓春玉邓海邝素娟祁周措姚丽明郭惠明
关键词:心肌细胞细胞分离
20mL小儿罗叶泵的动物存活实验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20 mL小儿罗叶泵行动物存活实验,明确其对血细胞和重要器官的影响,探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健康山羊6只,体重(18±3.3)kg。经左侧第5肋间进胸,以左室心尖及降主动脉的插管方式建立左心辅助循环。止血关胸,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动物置于专用饲养笼内。辅助期间持续静脉给予肝素抗凝,维持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在180~250 s。经颈动、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和血压。在辅助前,辅助后1 h、3h、6 h、10 h、16 h、24 h及存活期间每24 h监测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在辅助前及存活期间每24 h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指标。实验结束时取动物心、肝、肾、肺观察病理变化。结果开胸后插管时发生顽固性室颤死亡1只,其余5只成功进行存活实验,平均存活时间(79.8±60)h。其中因栓塞死亡1只,胸腔出血、肺部感染死亡1只,肝素连接管脱落出血致失血性休克1只,反复气胸、ACT过高致脏器出血1只。1只山羊在存活至预定的7 d时,再次麻醉插管,开胸撤离辅助装置,关胸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动物存活。辅助过程中肝素抗凝剂量25~35u/(kg.h),所维持的ACT具足够的抗凝效果。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肝肾功能在辅助前后无明显变化。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由辅助前的(2.227±1.321)mg/dL升高到辅助72h的(8.873±2.510)mg/dL,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但在正常生理值范围内。除第1例因抗凝不足产生肾栓塞外,其余4例心、肝、肾、肺的病理检查均无栓塞。结论 20mL小儿罗叶泵血液相容性好,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具备用于临床的条件。
黄焕雷祁周措姚丽明吴岳恒成安衡陆平兰武长礼肖学钧
关键词:小儿心室辅助装置动物
双侧颈袢神经再支配环杓后肌电生理特性研究
2010年
目的:将颈袢神经同喉返神经远心端吻合常常使用在重建喉肌功能的手术中,吻合后环杓后肌的电生理特性可能发生改变,我们为研究环杓后肌的电生理变化而做此研究。方法:14只混种狗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动物暴露双侧喉返神经后,将其切断,立即将颈袢神经同其相吻合,为实验组。另一组动物为正常对照组。9周后,暴露吻合处,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刺激环杓后肌,并记录对应的声门开最大电刺激电压阈值和声门开大声带移动阈值。正常对照组同样测量这两个值。结果:实验组的声门开最大电刺激电压阈值是(4.86±1.46)V,声门开大声带移动阈值是(0.46±0.15)V,而正常对照组的两个值分别是(3.36±1.25)V和(0.39±0.21)V,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颈袢神经吻合喉返神经重建9周后,环杓后肌电生理特性较正常动物没有明显改变。提示使用较小的电刺激就能够促使颈袢神经重建的环杓后肌发生收缩,从而达到开大声门的作用。
刘少锋葛平江张思毅祁周措姚丽明盛晓丽聂明荣
关键词:电生理学环杓后肌
婴幼儿罗叶泵聚氨酯瓣膜的制作及功能测试
2013年
背景:现有成人罗叶泵使用机械瓣,但机械瓣膜的尺寸较大,对血液破坏较大,不适于婴幼儿心室辅助泵,故设计和制作尺寸小、血栓形成低的高分子瓣膜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设计和制作20mL婴幼儿罗叶泵的瓣膜,并进行基本功能测试和疲劳测试方法:通过MASTERCAM软件设计瓣膜尺寸和形状,通过制作瓣膜模具和注塑获得聚氨酯瓣膜;根据ISO5840的要求测试聚氨酯瓣膜的静止泄露、跨瓣压差和耐疲劳性能。结果与结论:制作了聚氨酯三叶瓣膜,但注塑失败率较高;所制作的三叶瓣膜的基本功能基本符合ISO5840的要求;聚氨酯瓣膜在连续运行1.0×107次后,20mL罗叶泵的搏出量的变化率为5.2%。两个聚氨酯瓣膜保持完整,瓣叶无变化。说明设计并成功制作了聚氨酯三叶瓣膜;所制备的聚氨酯瓣膜能满足20mL罗叶泵的需要,已具备了临床试验的能力。
吴岳恒黄焕雷范瑞新祁周措姚丽明武长礼陆平兰成安衡肖学钧
关键词:器官移植心肺移植心室辅助装置聚氨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胎羊体外循环中的麻醉管理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总结胎羊体外循环研究中的麻醉方法。方法5头孕羊(孕120~140d)氯胺酮基础麻醉,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补充容量和硫酸镁。维持孕羊平均动脉压(MAP)大于70mmHg。经子宫壁肌肉注射胎羊麻醉药物(芬太尼25~50μg/kg,维库溴铵0.1~0.2mg/kg),建立胎羊腋动脉通路。胎羊肺动脉、右房分别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流30min,停机后观察2h。监测孕羊、胎羊MAP、心率(HR)和动脉血气。B超机监测胎羊脐动脉和孕羊子宫动脉的搏动指数(PI)。结果实验过程中胎羊MAP和HR没有显著变化。转流结束后胎羊脐动脉PI值明显增高,出现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P<0.05)。孕羊MAP和HR没有明显变化,血液氧合充分。子宫动脉PI值在转流期间低于转流前(P<0.05),转流结束后PI值与转流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维持母体高循环动力状态,使用抑制宫缩药物,加强胎羊麻醉期间的监护,有利于胎羊体外循环的研究。
周成斌庄建温树生祁周措姚丽明
关键词:胎儿体外循环心血管麻醉
婴幼儿心室辅助泵——20mL罗叶泵体外测试平台的建立和性能研究
2013年
目的设计并制作基于婴幼儿心室辅助泵——罗叶泵的体外测试平台,分别完成20 mL婴幼儿罗叶泵的流体性能实验和耐疲劳实验。方法将罗叶泵驱动装置、20 mL婴幼儿罗叶泵、前负荷腔、前负荷压力传感器、后负荷腔、后负荷压力传感器、心电监护器、阻尼器和流量计等按不同的实验目的组装成不同的测试平台,流体温度控制为37℃,分别用来完成20 mL婴幼儿罗叶泵的流体性能实验和耐疲劳实验。结果所制作的流体性能实验平台能较好地模拟人体前后负荷;在固定泵输出压力时,测量了20 mL婴幼儿罗叶泵泵频率与泵前压力(前负荷)、泵后压力(后负荷)和流量的关系;所组装的耐疲劳实验平台能够测试罗叶泵的耐疲劳性能;20 mL婴幼儿罗叶泵在连续搏动70 d后,其形变率仅为4.5%。结论所组装的搏动泵测试平台能测试20 mL婴幼儿罗叶泵的流体性能和耐疲劳性能;所制作的20 mL婴幼儿罗叶泵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疲劳性。
吴岳恒黄焕雷姚丽明周嘉辉祁周措成安衡余细勇肖学钧
关键词:心室辅助装置
间歇性增加脑部逆灌压对深低温停循环脑保护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间歇性增加脑部逆灌压对深低温停循环脑保护的作用。方法 15头山羊随机分为深低温停循环组(A组,N=5)、深低温低压逆灌组(L组,N=5)和深低温间歇性高压逆灌组(H组,N=5)。三组动物均经历深低温(15-18℃)停循环2 h,期间A组未行脑部逆行灌注,L组和H组经上腔静脉逆行灌注,L组逆灌压控制在20-25 mm Hg,H组基础逆灌压为20-25 mm Hg,每隔10 min用40-45 mm Hg的逆灌压灌注5 min,随后恢复至基础逆灌压。分别在体外循环前,深低温停循环前,复温开始,体外循环结束时记录平均动脉压、脑脊液压力和静脉血气值。用眼底镜观察羊的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情况。留取脑脊液标本,检测S-100含量。结果三组转流过程中平均动脉压、脑脊液压力、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没有显著差异。三组颈静脉血乳酸值含量总体差异显著,H组低于L组和A组(P〈0.05)。配对t检验显示A组和L组体外循环结束后S-100含量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前水平(P〈0.05),但是H组没有显著变化。A组眼底视网膜血管没有血流,L组视网膜血管不充盈,H组在高流量灌注时视网膜血管充盈。结论间歇性增加脑逆灌压能够增加深低温停循环期间脑组织灌注,减少无氧代谢,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周成斌肖营凯杨怡祁周措姚丽明章晓华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脑保护山羊
常温胎羊体外循环后孕羊和胎羊的预后
目的总结常温胎羊体外循环后孕羊和胎羊的预后状况。方法孕100~140天的母羊5头,平均体重24.5±5.1gk,平均胎龄119±18 d。术前记录孕羊基本特征(饮食情况、精神状态、四肢活动情况、心率、呼吸频率)。孕羊切开...
姚丽明祁周措林秋雄余细勇周成斌庄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