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伟萍
- 作品数:40 被引量:232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青蒿琥酯与吡喹酮联合应用早期治疗兔血吸虫病的实验观察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与吡喹酮先、后使用早期治疗兔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实验共分 4组 ,第 1组于感染后第 7天首服青蒿琥酯 ,第 3 5天再服吡喹酮 ,剂量分别为 2 0 m g/ kg和 40 m g/ kg。第 2组为单青蒿琥酯组 ,于感染后第 7天首服青蒿琥酯 ,剂量为 2 0 m g/ kg,每周服 1次 ,连服 4次。第 3组为单用吡喹酮组 ,于感染后第 3 5天顿服吡喹酮 ,剂量为 40 m g/ kg。第 4组为不服药对照组。各组于停药后 4周解剖 ,检获成虫 ,比较各组的减虫率、减雌率和肝脏变化。结果 以感染后第 7天首服青蒿琥酯 ,第 3 5天再服吡喹酮的效果最好 ,减虫率为 97.88%、减雌率达 98.63 % ,6只兔中有 2只无虫。单青蒿琥酯和单吡喹酮两组的减虫率分别为 94.3 2 %和 71.67% ,减雌率为 96.14%和80 .75 %。结论 青蒿琥酯与吡喹酮先、后用药组明显优于吡喹酮组 ( P<0 .0 1) ,但与青蒿琥酯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然而缩短了疗程 ,减少了费用 。
- 张燕萍黄轶昕洪青标许永良孙乐平奚伟萍姜玉骥吴锋朱荫昌
- 关键词:青蒿琥酯吡喹酮血吸虫病
- 密达杀灭钉螺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1年
- 目的 评价密达不同剂型杀灭钉螺效果 ,有关因素的影响以及对非靶水生物的毒性。 方法 分别采用泥盘接触法、烧杯浸杀法和斑马鱼实验法 ,观察密达 5种剂型杀灭钉螺效果 ,了解泥土湿度和温度对密达杀螺作用的影响 ,测定密达 2种剂型的急性鱼毒。 结果 施药后 5 d和 7d,5种剂型杀螺效果均有明显差异 ,其中 75 %可湿性粉剂的生物活性最高 ,泥盘接触法 3d、5 d和 7d的 L C50 分别为 3.93g/m2、0 .91g/m2和 0 .6 9g/m2 ;实验表明密达杀钉螺效果有随泥土湿度和温度提高而增强的趋势 ;密达 10 %沙粒剂和 75 %可湿性粉剂 2 4h、48h、72 h和 96 h对斑马鱼的 L D50 均 >10mg/L。 结论 密达各剂型对钉螺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 ,其中以 75 %可湿性粉剂杀螺效果最好 ;湿度和温度对密达杀螺效果影响较大 ,实际使用时须掌握条件 ;密达为一类低毒杀螺剂 ,适用于水产养殖地区及其它特定环境的灭螺处理。
- 黄轶昕高智慧戴建荣奚伟萍张燕萍朱荫昌
- 关键词:密达钉螺杀螺剂
- 江苏省江滩地区感染性钉螺动态观察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掌握江苏省江滩地区感染性钉螺 (以下简称阳性钉螺 )的现状分布和消长规律 ,为控制成批急性血吸虫感染 (以下简称急感 )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县 (市、区 )为单位 ,随机抽检 5 - 10个有螺滩 ,每滩采样 5 - 10个点 ,每点捕捉钉螺 5 0 - 10 0只 ,然后由专业人员采用解剖镜检法检测钉螺的自然感染情况 ,同时对查出的阳性钉螺滩块及螺点即时进行药物杀灭。结果 5年共检测沿江有螺滩 467个 (条块 ) ,捕捉钉螺 1692 0 0只 ,检出阳性螺滩 (条块 ) 10 2个和阳性钉螺 43 3只 ,覆盖于 12个县 (市、区 ) ,已占全省沿江县 (市、区 )的 75 .0 % ( 12 /16)。结论 经连续 5年的观察 ,江滩阳性钉螺面积和阳性钉螺的螺口数呈逐年增长态势 ,存在着发生成批急感的潜在威胁。因此 ,加强江滩和通江河道的治理 。
- 吴锋姜玉骥洪青标黄轶昕孙乐平奚伟萍张燕萍
- 关键词:阳性钉螺
- 泥土混合饲料饲养钉螺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5
- 1997年
- 奚伟萍姜玉骥
- 关键词:混合饲料感染性钉螺常规饲料泥土血吸虫病防治
- 硼镁石粉持效灭螺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观察硼镁石粉的持效杀螺作用及其灭螺活性。 方法 在直径 12cm并铺垫约 1cm厚江滩泥土的玻璃培养皿内 ,每皿放置钉螺 3 0只 ,设 80 .0、12 0 .0、160 .0和 2 0 0 .0g/m2 4个剂量组 ,每个剂量组再分A、B两组。采用直接撒粉法 ,室温下定时观察钉螺死亡情况。 结果 A、B两组钉螺在撒粉后 3~ 15d的死亡率分别为 3 0 .0 %~ 86.7%和 3 6.7%~ 10 0 .0 %。两组不同剂量间 3d和 7d的钉螺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 (χ23d=1.714 3 ,χ27d=2 .3 82 1,P均 >0 .0 5 ) ,而 15d的钉螺死亡率差异则非常显著 (χ215d=16.5 848,P <0 .0 0 1)。远期杀螺效果 ,A组钉螺在撒粉后 3 0~ 180d的死亡率为 60 .0 %~ 86.7% ,B组为 86.7%~ 10 0 .0 % ,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 (χ23 0d=2 2 .0 915、χ260d=14 .75 12、χ290d=2 0 .7485、χ212 0d=2 4.845 4、χ2150d=2 4.2 2 0 2和 χ2180d=2 3 .3 989,P均 <0 .0 0 1)。 结论 硼镁石粉杀螺作用缓慢、药效稳定、持久 ,在干燥环境下的杀螺效果要高于潮湿环境 ,因此在现场灭螺时须注意环境的选择。
- 吴锋姜玉骥奚伟萍洪青标
- 关键词:硼镁石粉灭螺药钉螺
- 钉螺卵在恒温环境中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4年
- 目的 研究钉螺卵在不同恒温环境中的发育零点和有效积温。方法 将钉螺卵置于不同的恒温环境中 ,观察其发育历期与积温 ,采用拟合模型方程法求出螺卵发育的零点温度 ;按有效积温法则 K =N (T- C) ,计算螺卵发育的有效积温。结果 钉螺卵在 15~ 30℃环境中的平均发育历期为 (2 7.2 9± 17.2 9) d。螺卵的发育零点为 11.79℃ ;高温临界温度为 38.2 2℃ ;平均发育积温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5 5 7.76± 198.95 )日度和 (2 36 .0 2± 6 8.2 0 )日度。结论 螺卵的发育速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但温度过高对螺卵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2 7℃左右为钉螺卵发育的最适温度 ;螺卵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 洪青标姜玉骥杨坤奚伟萍孙乐平黄轶昕周晓农
- 关键词:发育零点有效积温
- 江苏省便民河水系1998年春季螺情分析被引量:2
- 1999年
- 奚伟萍孙乐平洪青标吴锋黄轶昕周晓农
- 关键词:灭钉螺血吸虫病
- 强螺杀粉剂急性鱼毒实验观察被引量:17
- 2004年
- 目的 评价强螺杀粉剂对鱼类急性毒性 ,为现场灭螺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斑马鱼实验法进行急性鱼毒试验。结果 强螺杀粉剂和 5 0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2 4、4 8、96 h L C50 分别为 0 .32 76、0 .2 6 0 0、0 .16 5 6 m g/L 和 0 .14 4 0、0 .14 2 3、0 .1397m g/L。两药物组斑马鱼死亡率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高 ,同时也随时间的增加而增高。强螺杀粉剂和 5 0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2 4、4 8、96 h相对毒力比分别为 2 .2 8、1.83、1.19。结论 强螺杀粉剂对斑马鱼的毒性低于 5 0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但按农药毒性分级标准 ,两种药物对鱼的毒性均为高毒 ,现场灭螺时必须避免污染水产养殖水域。
- 奚伟萍黄轶昕
- 关键词: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斑马鱼
- 自然环境中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体内发育有效积温的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测定血吸虫在自然环境中钉螺体内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 方法 现场采集无血吸虫感染的钉螺 ,以钉螺∶毛蚴为 1∶2 0比例进行实验感染 ,感染后放回现场环境饲养 ,以逸蚴确定感染性钉螺 ,连续记录现场温度 ,根据变温动物发育有效积温的计算公式 (K =∑ (Tn-C)或K =N(T -C) ) ,计算血吸虫在钉螺体内发育成熟的有效积温 ,并与室内恒温条件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现场自然环境 (平均温度 2 5 .5 2℃ )尾蚴成熟逸出螺体的最低积温为 163 5 .70日度 ,最高积温为 2 813 .5 7日度 ,平均积温为 (175 2 .0 8± 176.0 0 )日度 ,平均有效积温为 (611.77± 82 .62 )日度 (95 %可信区间为 44 9.83~ 773 .71日度 ) ,显著低于室内恒温环境所需的有效积温 (t =11.76,P <0 .0 1)。 结论 自然环境规律性的昼夜温度变化对血吸虫在钉螺体内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 孙乐平周晓农洪青标杨国静黄轶昕奚伟萍吴锋
- 关键词:钉螺自然环境有效积温
- 日本血吸虫尾蚴平均期望寿命的初步实验观察被引量:3
- 1998年
- 本文报道了在室内两种水状态下尾蚴期望寿命的实验观察。结果在25℃恒温条件下,日本血吸虫尾蚴在静水中的平均期望寿命为27.52h,最长存活时间为46h;在动水中的平均期望寿命为25.04h,最长可存活50h。
- 姜玉骥洪青标周晓农奚伟萍宣旭辉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尾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