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章勇

作品数:86 被引量:294H指数:11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血管
  • 25篇动脉
  • 16篇颈动脉
  • 15篇动脉狭窄
  • 14篇缺血
  • 14篇脑梗
  • 13篇脑梗死
  • 13篇内皮
  • 13篇梗死
  • 12篇卒中
  • 12篇脑血
  • 12篇脑血管
  • 11篇血性
  • 10篇急性
  • 9篇动脉粥样硬化
  • 9篇血清
  • 8篇选择素
  • 8篇血管内皮
  • 8篇支架置入
  • 6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79篇聊城市人民医...
  • 16篇泰山医学院
  • 5篇复旦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山东大学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山东第一医科...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哈佛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聊城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83篇夏章勇
  • 20篇曲怀谦
  • 11篇胥庆华
  • 8篇宫殿荣
  • 7篇杨霞峰
  • 6篇王继跃
  • 6篇郭栋
  • 6篇郭存举
  • 6篇杨华
  • 6篇王晓婷
  • 6篇张柳英
  • 5篇刘力峰
  • 5篇赵鑫
  • 5篇崔可密
  • 5篇程卫东
  • 5篇亓立峰
  • 4篇陈泽涛
  • 4篇曲旸
  • 4篇李莉
  • 3篇苏江利

传媒

  • 16篇中华老年心脑...
  • 7篇疑难病杂志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第十次全国中...
  • 3篇第十三次全国...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第十五次全国...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选择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患者血P-选择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与血糖、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4例SAE患者(SAE组)、57名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血浆P-选择素、血清VEGF、血糖、血脂、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SAE组P-选择素[(17.61±5.63)ng/ml]、VEGF[(126.33±47.51)pg/m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4.72±3.89)ng/ml,(102.59±40.16)pg/ml](均P<0.01);P-选择素水平随痴呆程度加重而升高,痴呆中、重度组VEGF水平[(152.46±53.75)pg/ml、(150.52±55.94)pg/ml]明显高于轻度组[(126.79±44.83)pg/ml](P<0.01,P<0.05);中、重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E组P-选择素与血糖、三酰甘油(TG)、CRP呈正相关(r=0.282、0.293、0.287,均P<0.05);VEGF与总胆固醇(TC)、CRP呈正相关(r=0.291、0.336,均P<0.05);P-选择素与VEGF呈正相关(r=0.295,P<0.05)。结论P-选择素、VEGF参与了SAE的血栓形成和组织修复过程;检测P-选择素、VEGF水平,指导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对预防SAE可能有重要意义。
夏章勇高宏伟郭栋袁晓玲陈希红宫殿荣郭春杰崔可密
关键词:P-选择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心肌酶与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心肌酶、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意义。方法71例脑出血、78例脑梗死患者和57例健康老年人,分别测定各组心肌酶、QTd,并进行各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论脑出血组还是脑梗死组心肌酶谱显著升高、QTd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比较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情轻度组比较,中、重度各指标均明显升高或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比较,重度AST、CK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意识障碍比较,意识障碍患者AST、LDH、CK、CK-MB、QTd均明显升高或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心肌酶、QT离散度有显著变化,二者的监测有利于脑卒中病情及心脏受累程度的全面评价,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夏章勇杨华郑霞陈希红袁茹茹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20年
脑卒中是目前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或致残的病因,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85%[1]。急性大血管闭塞是引起AIS的常见原因,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指继发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基底动脉等前后循环大动脉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其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等特点,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2]。目前对AIS的治疗主要是发病4.5 h内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3]。
李莉赵鑫班茹张柳英王晓婷张桂风李宁夏章勇
关键词: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脑出血灶周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灶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观察组患者31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及血清EPO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17例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出血灶周HIF-1α表达率(41.94%)与对照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随出血量增加表达随之升高,大、中量组与对照组及大量组与小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PO随出血量增加表达随之降低,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大、中量组与小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随手术时间推迟表达升高,而EPO表达和病程无相关性。HIF-1α和EPO呈负相关(r=-0.432,P<0.05)。结论脑出血后HIF-1α、EPO的表达有明显改变,在灶周低氧所致血管新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缺血半暗带存在的重要指标。
夏章勇杨华苗滢邱月华李玉芹陶勇周庆博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促红细胞生成素脑出血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分别对43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支架置人术前及术后1月、6月、1年、2年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并与41例正常人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在术前及术后1月、6月,MoCA评分在术前(19.39±2.17)分、术后1月(19.51±1.99)分,复制立方体在术前,交替连线测验、注意、延迟回忆在术前、术后1月,画钟在术前及术后1月、6月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术前比较,治疗组患者MMSE、Mo—CA评分在术后6月、1年、2年,交替连线测验在术后2年,复制立方体、画钟在术后1年、2年,注意、延迟回忆在术后6月、1年、2年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随访2年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oCA评分与患者年龄(OR=50.751,95%C11.407—19.464;P=0.006)、高血压(OR=8.012,95%CI1.212~27.550;P=0.042)、低教育水平(OR=11.586,95%CI 1.164—16.903;P=0.029)有相关性,与糖尿病、CAS无相关性。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在CAS2年后明显改善,且以视空间功能、注意力、延迟回忆为著,但CAS不是认知功能的独立保护因素,高龄、高血压、低教育水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杨华夏章勇单广振郭存举曲怀谦王翠兰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腔隙性脑梗死神经心理学测验LOGISTIC回归分析
破血逐瘀中药对急性脑出血血肿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6 h之内使用破血逐瘀中药的安全性,观察其是否可导致血肿扩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将128例来自2013年10月—2015年3月8个研究中心6 h内脑出血患者(最终76例纳入分析)按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B、C 3组,A组予破血逐瘀中药全方(26例),B组予去破血逐瘀药物方(在A组基础上去掉水蛭、虻虫,25例),C组予安慰剂(25例),各组均持续给药10天。观察患者发病24 h血肿扩大率、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保证试验的安全性,本次为一级揭盲的中期分析。结果 A组血肿扩大率为11.5%(3/26),B组血肿扩大率为16.0%(4/25),C组血肿扩大率为20.0%(5/25),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3,P=0.682)。7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7例,其中A组出现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胸闷、心慌,2例腹泻;B组则无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C组出现3例腹泻。结论中期一级揭盲未见6 h之内使用破血中药导致血肿扩大。
夏章勇王静郭建文张锐李洁霞钟建斌罗赛华陈光生黄干赵千山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血肿破血逐瘀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每年新发生的250万脑血管病患者中,大约有75%以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是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十年来,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有了飞速发展,无论是药物的开发还是新技术的应用都取...
夏章勇胥庆华杨华
文献传递
高分辨率磁共振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2种,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性抽样调查研究发现,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1]。研究发现,欧美国家约4/5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其中近一半并发颅外动脉狭窄,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尤其是大脑中动脉狭窄更常见[2]。
赵鑫夏章勇王晓婷张柳英陆才胜霍成举班茹郭存举王继跃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障碍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8年
脑卒中是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脑功能损害,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总患病人数的80%^([1])。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指出,改善缺血区血流灌注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核心,而侧支循环是改善脑血流灌注的重要途径之一^([2])。有效的脑侧支循环的开放和建立,可以明显增加脑梗死区血流灌注,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及出血转化风险[3]。因此,如何构建良好的脑侧支循环而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张柳英夏章勇赵鑫王晓婷陆才胜王晶茹刘博霍成举班茹
关键词:卒中侧支循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Miller-Fisher综合征一例
Miller-Fisher综合征(MFS)是一种少见的免疫性疾病,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MFS为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一种少见变异型,其发病率约占GBS的5%.由Fisher于1956年首次报道,主要表现为眼外肌麻痹,...
孙秀娟夏章勇王桂芳杨霞峰姜桂生
关键词:MILLER-FISHER综合征发病机制抗体检测免疫治疗激素冲击对症治疗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