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诗人

作品数:63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22篇文学
  • 18篇小说
  • 8篇叙事
  • 7篇文学批评
  • 7篇写作
  • 5篇伦理
  • 4篇文化
  • 4篇解构
  • 4篇城市
  • 3篇代文
  • 3篇道德
  • 3篇诗学
  • 3篇作家
  • 3篇文学论
  • 3篇文学论争
  • 3篇文艺
  • 3篇论争
  • 2篇当代文学
  • 2篇当代小说
  • 2篇底层写作

机构

  • 37篇暨南大学
  • 13篇中山大学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作家协会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52篇唐诗人
  • 2篇蒋述卓
  • 1篇何平
  • 1篇卢桢
  • 1篇黄平
  • 1篇李广益
  • 1篇李斌
  • 1篇张柱林
  • 1篇刘阳扬
  • 1篇谢有顺
  • 1篇黄伟林
  • 1篇杨庆祥
  • 1篇金理
  • 1篇王威廉
  • 1篇陈若谷
  • 1篇聂梦
  • 1篇谭杰
  • 1篇樊迎春

传媒

  • 6篇南方文坛
  • 3篇广州文艺
  • 3篇当代作家评论
  • 3篇粤海风
  • 3篇新文学评论
  • 2篇写作
  • 2篇当代文坛
  • 2篇艺术广角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百家评论
  • 2篇中国当代文学...
  • 1篇小说评论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评论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江南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伦理与文学伦理——相悖式同构史
2018年
一 城市,是善恶同体的生命体,它承载着人类的“乌托邦”,也集聚了各种“恶托邦”。柏拉图《理想国》这样界定有城市性质的“城邦”:“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
唐诗人
关键词:文学伦理同构《理想国》生命体
解构批评与文学生产
2012年
批评与创作的关系探讨历久弥新,德里达以来的解构主义批评以及耶鲁学派的解构批评实践,给这一关系再添新意,不仅仅是哈特曼鲜明的"作为文学的文学批评"观点出世,更表明了一个新颖的批评现象,即解构主义的批评文本呈现出与以往的批评不一样的特征,它不再满足于阐释、评论和屈居于文学文本,它在积极探索着自己的出路,它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文本生成。这种创造性的批评文本既作为批评的理论生成,也作为文学的文本生产。
唐诗人
关键词:解构批评文学生产德里达
贴着底层生命,守护人性之光——陈再见小说论
2015年
一、底层文学的身份延伸陈再见被普遍叙述为致力于底层文学写作的青年作家。确实,他写了很多具有底层视野的作品,很多作品书写的故事都来自底层世界的生活,比如打工者的苦难,《七脚蜘蛛》《双眼微睁》《微尘》等都点及了离开乡村到城市后打工者的遭遇,书写他们身体上的辛苦和精神上的困惑,还比如《张少年的江湖》《瓜果》,写到了生活在底层群体的孩子教育问题,还有他的湖村系列小说,书写的个体生命都是一些生活在最基层的穷苦百姓。
唐诗人
关键词:乡土世界人性关怀伦理思考
《出花园记》:充满未知的希望——与曁大文学基地班学生的讨论
2020年
陈再见的新长篇小说《出花园记》,用多种角色、多线并行的叙事,写出了七零后、八零后一代农村青年的成长历程:“出花园”是一种成人礼,走出花园就是走出家园。“离家”的孩子必然走进社会、加入时代潮流。这些青年在努力生活的同时,也在参与着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城市化发展史。作家在大时代与小人物之间发现故事,可以提供多方面的价值内涵。
唐诗人杨杭仪宋骥才马艳红陶飞燕孜吾皮亚·艾力包晓睿
关键词:城市化底层写作
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共生——兼谈新文科时代的读书会讨论式教学
2023年
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共生,既是一个学理问题,也可以是一个文学教育问题。作为学理问题来讨论,要阐明的是这两个类型的写作,无论是技艺维度还是意义维度,都有着内在的共通性。而作为文学教育问题,融通创作与批评的写作现象,也启发着新文科教育要求下文学专业人才培育的创新发展。新文科教育致力于打破学科界限、培育复合型人才。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这两大方面的能力培养关联的不仅仅是文学专业教学,更要求我们的文科教育要走向以问题为中心的跨界、跨学科开放性探讨式教学。而以读书会为依托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教学,很可能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方案。
唐诗人陈李涵
关键词:文学教育读书会
将科幻叙事日常生活化--读蒋一谈《星星的调色盘》
2023年
阅读蒋一谈短篇小说《星星的调色盘》,我想起杨庆祥几年前谈科幻文学时的一个判断:“不能将科幻文学视作一种简单的类型文学,而应该视作一种‘普遍的体裁’。”①把科幻文学视作一种“普遍的体裁”,这对于早期作为科普宣传文本的科幻文学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唐诗人
关键词:日常生活化蒋一谈科幻文学科普宣传体裁
“新南方写作”的城市经验与文化自觉
2022年
“新南方写作”这一概念的生成,是一个自我发现和不断对话的过程。青年作家的自觉体悟,批评家的在场思考,不断深化着其作品基础和艺术风格。现有讨论多聚焦“新”的开放性和“南方以南”的地域性,但在我看来,“新南方写作”作为“写作”现象本身,既是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对岭南及周边地区的刻板文化印象的一种回应,带有为“南方以南”的文学及文化正名的色彩,也是区域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经验的显现,具备见证历史的可能。
张琦唐诗人
关键词:青年作家见证历史文化自觉城市化发展地域性
新南方写作:地缘、文化与想象——第十二届“今日批评家”论坛纪要
2023年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尊敬的各位师友,早上好!初夏好风习习,八桂文学楚楚。咋天刚刚开启广西名片的新名片漓江文学之夜,今天早上又续上中国青年文学的品牌论坛,欢迎大家参加第十二届“今日批评家”论坛,尤其欢迎王军副馆长、蔚超主编率领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不辞劳苦远道而来。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与会的嘉宾(略)。先请大家看一下三分钟短视频,回顾“今日批评家”论坛(播放视频)。
本刊编辑部张燕玲东西王军李蔚超黄伟林何平何平黄平黄平王威廉王威廉朱山坡金理金理卢桢卢桢张柱林杨庆祥曾攀杨庆祥唐诗人陈崇正唐诗人李斌李浴洋李斌刘欣玥石岸书霍香结邓小燕罗雅琳樊迎春刘月悦胡妍妍樊迎春相宜陈泽宇刘阳扬袁捷
关键词:青年文学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
风俗、道德与小说——论迟子建《群山之巅》
2015年
一、风俗与自然特里林曾经强调说,在小说中,风俗造就人是绝对正确的。而且他认为这“风俗”可以从任何角度去理解。①其实,不管风俗可以解释成什么,我们只按最平常的风俗概念去判断,也会相信这一说法的准确性。
唐诗人
关键词:风俗小说道德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作家城市书写的共通性考察
2022年
长期以来,文学粤军与港澳文学创作队伍似乎分属于不同的文学场域。尽管城市之间各有差异,催生了不同样态的文学作品,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作家对现代城市的讲述和理解城市现实的方式,存在不少共通之处。这为勘察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现场图景、实践路径和审美特质提供了切入点。从取景城市空间到聚焦城市生活的日常,再延伸至城市未来形态与时代症候,青年创作的共通性既蕴含粤港澳大湾区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相似城市经验,更标识着城市文化共同体的生成可能和发展向度。
张琦唐诗人
关键词:青年文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