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玉枝

作品数:149 被引量:1,228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36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3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51篇抑郁
  • 43篇抗抑郁
  • 38篇代谢
  • 35篇代谢组学
  • 31篇逍遥散
  • 27篇衰老
  • 23篇抑郁症
  • 18篇黄芩
  • 18篇柴胡
  • 15篇药物
  • 15篇活性
  • 14篇中药
  • 13篇细胞
  • 12篇抗衰
  • 12篇抗衰老
  • 11篇抗抑郁作用
  • 9篇学成
  • 9篇化合物
  • 9篇黄芩苷
  • 7篇组学技术

机构

  • 141篇山西大学
  • 51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148篇周玉枝
  • 132篇秦雪梅
  • 61篇杜冠华
  • 53篇高晓霞
  • 49篇田俊生
  • 35篇张丽增
  • 31篇高丽
  • 13篇宫文霞
  • 13篇李肖
  • 10篇高耀
  • 10篇马开庆
  • 9篇马致洁
  • 8篇裴月湖
  • 8篇李震宇
  • 7篇贾广成
  • 6篇乔莉
  • 6篇陈欢
  • 5篇李金兵
  • 5篇薛立英
  • 4篇董红红

传媒

  • 28篇中草药
  • 23篇药学学报
  • 8篇中国药理学与...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中国药物化学...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中国药理学会...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药学进展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9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21篇2019
  • 14篇2018
  • 17篇2017
  • 18篇2016
  • 14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LC-MS代谢组学技术的不同采收期黄芩叶化学成分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对一年生和两年生的不同采收月份黄芩叶化学成分差异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黄芩叶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代谢组学方法探索不同采收期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 Exactive-Orbitrap-MS)对黄芩叶样本数据进行采集,利用PCA、OPLS-DA等多元统计分别比较一年生和两年生黄芩叶不同采收月份的组分差异。结果不同采收月份的黄芩叶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年生和两年生样本中指认出的差异代谢物(VIP值>1)各有28个,其相对含量随着生长月份和生长年限的不同而变化,其中黄芩叶中的主要成分红花素-7-O-葡萄糖醛酸苷、野黄芩苷、异红花素-7-O-葡萄糖醛酸苷等在5-6月份含量较高,而L-谷氨酰胺、柠檬酸、黄芩苷、二氢黄芩苷、白杨素等在7-8月份含量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含有4'-OH基团的黄酮类成分相对含量变化趋势相似,无4'-OH基团的黄酮类成分与有4'-OH基团的黄酮类成分相对含量变化趋势相反。结论不同采收期黄芩叶的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含量和动态变化趋势与黄芩叶生长月份和年限等因素相关。若以含有4'-OH基团的黄酮类成分为目标成分,则建议采收期为5-6月;若以不含有4'-OH基团的黄酮类成分为目标成分,则建议采收期为7-8月。该研究对黄芩叶的合理采收及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杨琳琳柴建新陈强秦雪梅杜冠华周玉枝
关键词:代谢组学UPLC-MS/MS采收期
逍遥散现代研究
本文首先对逍遥散的古、今应用及研究进行概况,重点对其抗抑郁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历代中医古籍以及现代制剂中逍遥散的组成、用法以及主治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时期逍遥散主治证有所侧重,从清代开始至现代侧重于郁证的应...
秦雪梅周玉枝田俊生高晓霞
关键词:逍遥散抗抑郁
文献传递
不同款冬花药材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定量分析及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建立款冬花药材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定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的药材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量,评价产地、生长方式及炮制对款冬花中槲皮素和山柰素量的影响;并建立款冬花中黄酮醇苷类成分指纹图谱,为款冬花质量控制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建立款冬花药材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定量测定方法,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7∶23),检测波长:365 nm。采用HPLC法建立款冬花药材中黄酮醇苷类成分指纹图谱,色谱条件:ODS-BP C18(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H3PO4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5 nm。结果不同产地,炮制品与生品之间,其槲皮素和山柰素的量差异较大,不同生长方式的药材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同产地及批次的款冬花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定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款冬花药材中黄酮醇苷类成分的质量控制;不同来源的款冬花药材中的槲皮素和山柰素的量有明显差异;所建立的黄酮醇苷类成分的指纹图谱方法操作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款冬花黄酮醇苷类成分指纹图谱研究的基础。
马致洁董红红李振宇周玉枝秦雪梅郭小青孙海峰张丽增
关键词:款冬花槲皮素山柰素HPLC指纹图谱
基于细胞代谢组学的柴胡皂苷b2对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b2(SSb2)对皮质酮(CORT)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将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RPMI-1640培养基培养24 h),CORT(100~800μmol·L^(-1)孵育24 h)组和SSb2(1.5625,3.125,6.25,12.5,25,50和100μmol·L^(-1)孵育24 h)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②将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RPMI-1640培养基培养24 h),模型组(CORT 400μmol·L^(-1)孵育24 h)和模型+SSb2组(SSb21.5625,3.125,6.25,12.5和25μmol·L^(-1)预处理3 h,去上清,然后加入CORT 400μmol·L^(-1)及对应浓度SSb2共孵育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微板法检测PC12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③将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SSb212.5μmol·L^(-1)组,采用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检测PC12细胞代谢轮廓变化;比色法检测谷氨酸含量和谷氨酰胺酶活性。结果①与细胞对照组相比,当CORT浓度为400μmol·L^(-1)时,细胞存活率降低至(55±6)%(P<0.01);SSb2浓度>50μmol·L^(-1)时,对PC12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性(P<0.01)。②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LDH释放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SSb2各浓度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P<0.01),LDH释放率显著降低(P<0.01)。③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SSb2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代谢组学结果表明,SSb2能显著回调谷氨酸、肌酸、N-乙酰天冬氨酸、L-酪氨酸、柠檬酸、L-异亮氨酸、乳酸、谷氨酰胺和胆碱9个差异代谢物。对SSb2调控的关键代谢物进一步富集分析表明,SSb2主要影响5条代谢通路,即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和精氨酸生物合成。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谷氨酸含量和谷氨酰�
李萌李萌陈佳俊吕家乐秦雪梅秦雪梅杜冠华
关键词:皮质酮PC12细胞代谢组学
柴胡皂苷B2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提供柴胡皂苷B2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柴胡皂苷B2的结构式为:<Image file="169140DEST_PATH_IMAGE002.GIF" he="151" imgCont...
周玉枝李肖秦雪梅张丽增高晓霞田俊生
文献传递
海洋细菌Bacillus sp.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对海洋细菌Bacillussp.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利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对海洋细菌Bacillussp.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该细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苯丙氨酸(1)、对羟基苯乙胺(2)、3-另丁基-吡咯并哌嗪-1,4-二酮(3)、3-异丁基-吡咯并哌嗪-1,4-二酮(4)、3-苯甲基-7-羟基-吡咯并哌嗪-1,4-二酮(5)、3-苯甲基-吡咯并哌-嗪1,4-二酮(6)、3-异丙基-吡咯并哌嗪-1,4-二酮(7)、胸腺嘧啶(8)、尿嘧啶(9)。结论9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细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
乔莉周玉枝陈欢姚遥徐剑锟裴月湖
关键词:柱色谱法海洋细菌乙酸乙酯萃取物芽胞杆菌
基于~1H-NMR代谢组学的黄芩素干预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作用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探讨黄芩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sc D-半乳糖(150 mg/kg)致大鼠衰老模型,考察黄芩素(50、100、200 mg/kg)对衰老大鼠自主活动能力的影响。造模10周后采集大鼠血清进行~1H-NMR检测,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探讨黄芩素的抗衰老作用。结果黄芩素能显著提高衰老大鼠的自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醋酸、丙酮酸、酪氨酸、N-乙酰糖蛋白水平升高,而谷氨酰胺、二甲基甘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肌酐、组氨酸水平降低,给予黄芩素后能不同程度回调这11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论黄芩素可能通过调控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和糖代谢等途径延缓衰老。
王珂欣高丽段丹丹周玉枝秦雪梅杜冠华
关键词:黄芩素D-半乳糖代谢组学氨基酸代谢
一种具有协同抗抑郁作用的组合物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协同抗抑郁作用的组合物及应用。其中所述组合物包括柴胡皂苷A和芍药内酯苷;所述组合物的柴胡皂苷A和芍药内酯苷的摩尔比为1:1~50;所述组合物的柴胡皂苷A的浓度为10~100mg/kg,所述芍药内酯苷的...
周玉枝李肖秦雪梅张丽增高晓霞田俊生
文献传递
一种逍遥散抗抑郁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逍遥散抗抑郁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按逍遥散处方重量比例称取柴胡、当归、茯苓、白芍、白术、炙甘草、薄荷、生姜,加乙酸乙酯回流提取,过滤,干燥,得逍遥散提取物。本发明制得的逍遥散提取物与逍遥散原复方相比,化学成...
周玉枝秦雪梅高晓霞李震宇田俊生张丽增
文献传递
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6
2017年
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致大鼠衰老模型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抗衰老药物的药效学研究,具有寿命缩短、学习记忆障碍和免疫力降低等多种衰老特征。该模型是通过给大鼠定时、定量注射一定时间的D-半乳糖溶液,使大鼠产生类自然衰老特征,用于临床前抗衰老药物筛选、药理作用以及衰老机制的研究。但是该模型在模型的建立方面没有统一标准,不同的实验室在造模剂量、时间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总结文献报道并结合本实验室的不断探索,概述给予大鼠注射D-半乳糖溶液所致的类自然衰老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的建立、模型成功与否的评价指标及其研究进展,并进行综合分析,为今后衰老机制的研究、抗衰老药物的开发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
赵凡凡周玉枝高丽秦雪梅杜冠华
关键词:D-半乳糖衰老模型造模方法代谢组学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