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晓中

作品数:95 被引量:304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1篇骨折
  • 22篇细胞
  • 15篇腰椎
  • 11篇骨髓基质
  • 10篇骨细胞
  • 10篇干细胞
  • 9篇椎间盘
  • 9篇脊柱
  • 9篇分化
  • 8篇照射
  • 8篇椎体
  • 8篇内固定
  • 8篇骨质
  • 8篇骨质疏松
  • 7篇破骨
  • 6篇血管
  • 6篇手术
  • 6篇退变
  • 6篇破骨细胞
  • 5篇低剂量

机构

  • 92篇苏州大学附属...
  • 5篇苏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94篇周晓中
  • 38篇董启榕
  • 13篇周震涛
  • 12篇邓晔坤
  • 12篇周海斌
  • 11篇徐又佳
  • 11篇沈忆新
  • 10篇单冰晨
  • 6篇成茂华
  • 6篇张鹏
  • 6篇顾军
  • 5篇佘昶
  • 5篇朱辉
  • 5篇余昶
  • 4篇孙永明
  • 4篇徐炜
  • 4篇刘晓峰
  • 4篇刘洪鹏
  • 3篇张寅
  • 3篇秦岭

传媒

  • 13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江苏医药
  • 8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骨与关节损伤...
  • 4篇苏州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实验室外...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剂量X线对钛颗粒干预成骨样细胞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低剂量电离辐射(LDI)对钛(Ti)颗粒干预成骨样细胞MC3T3-El后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Ti颗粒与MC3T3-E1细胞共同培养后,接受LDI干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实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及茜素红染色法检测MC3T3-El细胞的增殖、分化、矿化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照射后24h,Ti颗粒各组细胞活性(0.78±0.03、0.61±0.04、0.63±0.07)与对照组(1.00±0.10)比较显著下降(P〈0.01),但LDI对细胞活性没有显著影响。LDI对MC3T3-El细胞的活性在照射48h和72h表现出抑制效应(P〈0.01)。照射后7d,照射各组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的浓度[(3.97±1.00)、(3.70±2.00)、(3.78±0.39)、(2.22±1.53)ng/g]与假照射各组[(3.32±0.84)、(2.47±0.94)、(2.51±0.50)、(1.39±0.40).g/g]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结果显示照射后14d,各个Ti颗粒浓度组ALP活性[(0.0123±0.0002)、(0.0117±0.0006)、(0.0115±0.0006)、(0.0120±0.0002)μmol/(min·μg)]均高于似照射绢[(0.0108±0.0005)、(0.0091±0.0005)、(0.0095±0.0006)、(0.0101±0.0002)μmol/(min·μ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LDI可有效降低Ti颗粒刺激后MC3T3-E1细胞IL-6的表达(0.86±0.12,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在Ti颗粒存在的情况下LDI仍具有促进矿化的效应。结论LDI早期会加重Ti颗粒对成骨样细胞增殖的影响,但在Ti颗粒存在的情况下仍具有促进成骨样细胞分化、矿化的作用,同时可下调Ti颗粒刺激后成骨样细胞IL-6的表达。
佘昶徐炜周晓中任培根史高龙李涧田野董启榕
关键词:电离辐射成骨细胞
高迁移率族蛋白B1调控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信号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2023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BG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分析可能的基础机制。方法:根据成骨培养基含HMGB1浓度的不同,分组处理BMSCs,使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QPCR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染色等方法检测其信号激活、成骨标志蛋白表达和成骨分化矿化情况。使用含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通路抑制剂和含HMGB1的成骨培养基处理BMSCs,通过Western blot验证JAK2/STAT3通路与HMGB1成骨分化能力的相关性。选用C57BL/6小鼠构建股骨骨折模型,使用HMGB1腹腔注射骨折模型小鼠,μCT扫描统计两组BV/TV值,以上实验使用t检验用于两组间比较。结果:在BMSCs中HMGB1能刺激关键转录因子JAK2和STAT3蛋白磷酸化,对照组成骨标志蛋白与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50 ng/ml HMGB1组(1.035±0.280比11.560±0.317,t=49.420,P<0.001;1.000±0.078比12.910±2.115,t=11.280,P<0.001),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结果证明,HMGB1促进了BMSCs的成骨分化与矿化。使用JAK2/STAT3通路抑制剂后,HMGB1组成骨标志物的表达高于Stattic组和AG490组(0.670±0.036比0.171±0.031,t=18.140,P<0.001;0.670±0.036比0.138±0.019,t=22.630,P<0.001。1.025±0.038比0.482±0.046,t=15.770,P<0.001,1.025±0.038比0.539±0.038,t=6.124,P<0.01),骨折模型小鼠对照组的BV/TV值低于HMGB1组(0.442±0.044比0.605±0.015,P<0.05)也验证了其促骨折愈合的作用。结论:HMGB1在体外可以通过JAK2/STAT3通路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由此推测HMGB1可能是在PMOP的骨循环中起复杂作用的重要靶点。
赵明志肖家正周钊鑫朱豪爽白超文董启榕徐又佳徐炜周海斌周晓中佘昶
关键词: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高迁移率族蛋白B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折合并中枢神经损伤后其愈合加速的原因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 探讨骨折合并中枢神经损伤后 ,骨折愈合加速的机制。方法 将 30例住院患者和 5例健康自愿者分为 4组 (单纯脑外伤、骨折合并脑外伤、单纯骨折各 1 0例 ,正常组 5例 )。于受伤后 3、 7、 1 4d抽取外周静脉血离心后得血清 ,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GF - 1含量 ,并用 0 1 %、 1 %、 1 0 %三种浓度的血清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MTT法测定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化增殖情况。结果 单纯脑外伤、骨折合并脑外伤组IGF - 1含量相似于正常组 ,但均高于单纯骨折组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4组血清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并且呈浓度依赖性。高浓度血清 (1 0 % )的促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呈现差异 ,脑外伤合并骨折组、脑外伤组同样相似于正常组 ,显著高于单纯骨折组。结论 ①与单纯骨折组相比 ,颅脑外伤后血清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②颅脑外伤后血清中IGF - 1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并不增加 ,但显著高于单纯骨折组。因此 ,体液调节因素 (IGF - 1 )
周海斌郑祖根董启榕周晓中谢宗刚
关键词:骨折合并症中枢神经损伤影响因素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增殖
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价方法
文章旨在建立一个完整的有关引文数据库的神经学分类检查、放射学检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及功能评估体系,以对脊髓损伤的各方面做出客观、准确、全面、可靠的评定。
周晓中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文献传递
低剂量X射线照射对小鼠破骨细胞形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低剂量X射线照射(LDI)对小鼠破骨细胞形成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破骨前体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LDI处理组(B组),并诱导获得稳定的破骨细胞。采用CCK-8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分别检测破骨前体细胞增殖和破骨细胞分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 LDI干预后1~6d,两组破骨前体细胞增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破骨细胞数量和MMP-9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8±4)个/cm2 vs.(47±4)个/cm2和1.89±0.21vs.1.80±0.37](P〉0.05),但破骨细胞分化程度显著提高。结论 LDI对破骨细胞分化无明显影响,但却能部分增强破骨细胞的功能活性,在骨修复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邓晔坤周晓中
关键词:破骨细胞骨吸收
肌球蛋白10对骨吸收过程中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观察肌球蛋白10(Myo 10)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核因子-κB(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生长因子(M-CSF)诱导RAW264.7细胞(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向破骨细胞分化,随机分为抗Myo 10组和对照组。应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鉴定并定量TRAP+破骨样细胞的数量。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特异性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Myo 10 KO组和对照组,通过组织学染色苏木精-伊红(HE)和MicroCT评估Myo 10抑制对骨量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TRAP染色显示Myo 10抑制将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效率,TRAP+破骨细胞的数量在抗Myo 10组为(65.6±8.4)个,高于对照组的(41.3±6.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3,P<0.05);RT-PCR结果提示Myo 10抑制反而提高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及组织蛋白酶K(CtsK)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组表达值的(2.2±0.3)、(1.9±0.2)和(1.5±0.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0、6.086、3.602,P<0.05);在体实验则提示Myo 10抑制后将增强骨吸收功能,出现骨质疏松样改变。结论Myo 10的抑制能促进NFATc1的表达,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功能,导致骨量减少。
邓晔坤单冰晨周震涛张鹏周晓中
关键词:破骨细胞小干扰RNAMICROCT骨吸收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30例老年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399例;年龄52~91岁[(72.8±8.3)岁]。骨折节段:T5~T1082椎,T11~L2389椎,L3~L5173椎。178例PKP术后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唑来膦酸组),252例PKP术后接受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骨密度,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1年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统计两组再骨折发生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60个月[(27.3±4.6)个月]。术前及术后1年唑来膦酸组腰椎骨密度T值分别为(-2.3±1.5)SD、(-1.2±2.3)SD(P<0.05),基础治疗组分别为(-2.2±1.2)SD、(-2.1±1.1)SD(P>0.05)。术后1年唑来膦酸组骨密度明显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唑来膦酸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的VAS分别为(8.6±0.8)分、(2.8±0.8)分、(2.1±0.8)分,基础治疗组分别为(8.5±1.1)分、(2.9±0.9)分、(3.0±2.3)分。唑来膦酸组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的ODI分别为48.7±5.3、24.0±2.9、22.3±3.3,基础治疗组分别为48.3±6.1、24.5±3.8、27.6±4.0。术后3 d及1年两组VAS与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术后1年唑来膦酸组VAS与ODI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术后2年唑来膦酸组再次骨折发生率为10.1%(18/178),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的16.7%(43/252)(P<0.05)。唑来膦酸组病死率为5.1%(9/178),基础治疗组为6.3%(16/252)(P>0.05)。术后两组均未出现神经损伤、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KP术后联用唑来膦酸能有效提高OVCF患者骨密度、减轻疼痛、促进功能恢复,并有效降低椎体再次骨折发生率。
周震涛白进玉单冰晨沈忆新严军成茂华徐又佳周晓中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唑来膦酸
活动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腱-骨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不同术后活动对兔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64只6月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16只,分别为固定(immobilization,IM)组、自由活动(free motion,FM)组、低强度活动(low-intensity motion,LIM)组以及高强度活动(high-intensity motion,HIM)组。所有动物均行右膝关节ACL切除,而后采用自体半腱肌腱行ACL重建术。IM组的动物术后2周石膏固定患膝于屈曲120°位;FM组术后置于饲养笼中自由活动;LIM组和HIM组分别在跑步台上,以0.2 m/s和0.5 m/s跑步,1次/3 d,每次持续0.5 h。8周后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仅HIM组3只出现轻度跛行,处死后抽屉实验阳性,内固定失效,肌腱出现部分抽出,但隧道内仍存有一定长度的肌腱。组织学观察,与FM组相比,IM组腱骨界面仍存在较明显的界限、裂隙,更多的炎症细胞和血管组织,且未见任何软骨细胞。组织学评分由高至低依次为LIM组>HIM组>FM组>I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试方面,最大损毁强度由高至低依次为LIM组>HIM组>FM组>I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位移由小至大依次为LIM组
宋方龙戴俊周晓中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腱-骨愈合组织学生物力学
32A、32B1型股骨干骨折的髓内钉治疗:膨胀钉与交锁钉的对比
宋宇琛周晓中
脊索细胞可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分化成软骨样细胞
张寅周晓中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软骨样细胞壳聚糖椎间盘退变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