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重大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65例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诊治及疗效。方法对65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12个月,并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良好39例(60.0%),中残10例(15.4%),重残4例(6.2%),植物生存2例(3.1%),死亡10例(15.4%)。结论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病情变化快,如脑中心疝形成则治疗效果差,应加强此类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头颅CT的监测,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赵浪平周嘉敏张国斌陈亮李超
- 关键词:脑挫裂伤
- 23例多发脑脓肿的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目前多发脑脓肿的临床诊断及其疗效。方法对23例多发脑脓肿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中以出现全身症状、颅内高压、脑定位症状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通过药物与立体定向手术联合治疗,21例治愈,2例死亡,临床有效率达91%。结论目前多发脑脓肿病因类型及部位各异,治疗方法不同,只有诊断明确,联合药物与立体定向手术手术治疗才是治疗多发脑脓肿的理想方法。
- 陈亮周嘉敏李超赵浪平张国斌
- 关键词:药物立体定向手术
- 血液净化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的疗效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钠浓度、血浆渗透压、肌酐、尿素氮指标及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 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经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后,21例(58.3%)治愈,4例(11.1%)好转,11例(30.6%)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血钠浓度、血浆渗透压、肌酐、尿素氮指标均显著降低(P<0.001),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P<0.001)。结论连续血液净化能有效降低患者血钠浓度,改善血浆渗透压及肾功能,并逐步稳定生命体征,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赵浪平周嘉敏张国斌陈亮李超
- 关键词:血液净化重型颅脑损伤高钠血症
- 复发脑积水11例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复发脑积水的病因及其疗效。方法对1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复发脑积水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复发脑积水致病原因为非先天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9例,致病原因为分流术后脑脊液蛋白增高分流管堵塞2例,通过脑室系统注入敏感抗生素与适当调整分流装置高度控制室内压联合治疗,9例拔除脑室引流管,头CT检查提示复发脑积水消失,达到临床治愈,2例脑积水无改善,继续行对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全部病例2年随访无复发,临床有效率达81.8%。结论非先天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是造成脑积水复发主要原因,采用脑室系统注入敏感抗生素与适当调整分流装置高度控制室内压的联合治疗方法,可达到较好临床效果,是目前值得提倡的既经济又简单的理想方法。
- 陈亮周嘉敏李超黄启伟赵浪平张国斌
- 关键词:敏感抗生素
- 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监测的D-二聚体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院31例单纯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测定,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分析(GCS)及格托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早期就出现D-二聚体水平增高;D-二聚体水平与GCS呈负相关,与GOS呈负相关。结论动态监测D-二聚体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准确地判断颅脑损伤伤情与预后,对指导临床救治有重要的意义。
- 陈亮周嘉敏赵浪平李超王芳英
- 关键词:颅脑损伤D-二聚体预后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术后昏迷39例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脑外伤术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高压氧联合醒脑静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结果实验组、对照组良好比例分别为76.92%、47.37%,死亡率分别为2.56%、10.53%,实验组良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术后昏迷,疗效高,死亡率低,值得推广。
- 陈亮朱莹莹周嘉敏李超
- 关键词:脑外伤术后昏迷中西医结合疗效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非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取患者2 mL静脉血,分别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的第3 d和第7 d清晨空腹采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损伤后24 h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可能参与了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 陈亮周嘉敏黄启伟赵浪平张国斌
-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血浆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