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秋平

作品数:54 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0篇胸部
  • 20篇撞击伤
  • 20篇击伤
  • 14篇细胞
  • 14篇肺癌
  • 11篇胸部创伤
  • 11篇创伤
  • 8篇细胞肺癌
  • 8篇小细胞
  • 8篇小细胞肺癌
  • 8篇非小细胞
  • 8篇非小细胞肺癌
  • 7篇外科
  • 7篇下肺
  • 6篇线粒体
  • 5篇胸部撞击
  • 5篇胸部撞击伤
  • 5篇预后
  • 5篇肿瘤
  • 4篇动物

机构

  • 48篇第三军医大学...
  • 20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四川省安岳县...
  • 1篇贵州省习水县...

作者

  • 54篇吴秋平
  • 36篇闵家新
  • 20篇蒋耀光
  • 10篇张国强
  • 8篇姚珂
  • 8篇向明章
  • 7篇肖颖彬
  • 7篇陈邦菊
  • 7篇戴纪刚
  • 6篇何家庆
  • 5篇周人杰
  • 5篇张在永
  • 4篇蒋力
  • 4篇余祖滨
  • 4篇王如文
  • 4篇蹇华胜
  • 3篇余祖斌
  • 3篇黄一
  • 2篇王卫东
  • 2篇赵先柱

传媒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中华肺部疾病...
  • 7篇重庆医学
  • 4篇中国胸心血管...
  • 4篇第七届全国创...
  • 3篇创伤外科杂志
  • 3篇激光杂志
  • 2篇中国医院管理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0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声门关闭与开放状态下兔肺撞击伤的损伤特点
目的探讨兔声门关闭与开放状态下肺撞击伤的损伤特点。方法108只新西兰兔按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54只。声门开放组:受伤时声门为开放状态;声门关闭组:受伤时声门为关闭状态。以不同的驱动压和胸部压缩量组合设置撞击参数,...
吴秋平蒋耀光闵家新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5
2016年
作为临床上较为先进的外科运用理念,快速康复外科集合了麻醉医学、病痛控制、手术措施等各方面的新型技术和改良护理方式,把外科手术与相应配合护理完好融合为一个整体。
陈洁吴秋平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支气管肺癌围术期护理
微创脊柱外科病人的护理
2004年
微创脊柱外科(minin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MISS)是指经非传统手术途径并借助特殊手术器械、仪器或其他手段进行脊柱疾患诊治操作的微创技术和方法。目前微创脊柱外科主要包括两大类:经皮穿刺技术和内窥镜辅助技术。我科在成功开展髓核消融成型、椎间盘镜等微创技术以后,近几年来,又陆续开展Master、X-tube等脊柱前后路的微创外科技术,取得良好效果。虽然微创外科为患者提供了在可视条件下完成整个手术过程,以达到比传统或标准的脊柱手术切口小、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精确度高、效果肯定、术后功能恢复快的特点,但术后的护理依然是保证手术成功、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陈邦菊吴秋平陈传福
关键词:微创脊柱外科脊柱疾患微创外科技术手术途径SPINE
CD44及其变异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为研究CD44及其变异体CD44V3、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该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肺癌及4例正常组织中CD44S和CD44V6的表达水...
吴秋平
关键词:肺癌CD44肿瘤转移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SPECT在肺撞击伤的伤情判定中的应用价值的实验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SPECT在兔肺撞击伤的伤情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兔肺撞击伤模型,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兔受撞击后肺损伤伤情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在伤后各时间点,撞击侧(右肺)ROI2 /ROI1 比值显著高于非撞击侧(左肺) (P <0 .0 1)。结论:SPECT不仅可以显示病灶的位置和大小,还可以早期对病情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判定。
吴秋平蒋耀光闵家新
关键词:胸部创伤撞击伤
体外循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在胸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价值,为难治性胸部肿瘤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胸部肿瘤患者(右肺中心性肺癌1例、左肺中心性肺癌1例、气管肿瘤2例、食管癌1例、纵隔肿瘤1例)采用不同的体外循环方法进行麻醉或手术切除,行右全肺切除+部分心包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1例,气管肿瘤切除、端端吻合2例,食管癌切除+胸降主动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修补1例,左全肺切除+部分左心房切除1例,纵隔肿瘤切除先GorTex16mm人工血管施行左无名静脉-右心耳吻合+GorTex12mm人工血管施行右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吻合1例。结果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5年,1例肺癌患者术后10个月死于肺部转移,其余患者生存良好,生活质量高,采用胸部X线片、胸部CT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均无复发。结论对侵及部分肺血管和心脏的胸部肿瘤患者,以及气管肿瘤不能常规进行麻醉的患者,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几率,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闵家新肖颖彬张国强姚珂吴秋平
关键词:体外循环肺癌气管肿瘤纵隔肿瘤外科治疗
原发性肺癌线粒体DNA控制区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控制区微卫星不稳定性(mitochondrial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tMSI)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CP(PCR 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和序列测定技术对37例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线粒体DNA控制区的3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37例肺癌样本中共检出mtMSI12例(32.4%),肺癌mtMSI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的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吸烟组(包括曾经吸烟者)与非吸烟组mtMSI发生率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线粒体DNA控制区的遗传不稳定性在一些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戴纪刚张在永肖颖彬闵家新张国强吴秋平余祖斌
关键词:线粒体DNA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
紫杉醇与奈达铂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5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且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肺癌已成为男性癌症死亡的首位原因,多数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即为晚期,部分患者在术中不能切除所有病灶,即使是手术切净的肺癌,若无术后化疗,也极易复发,故术后85%的患者需要化疗等辅助治疗。
侯明强吴秋平胡伦海杨学林
关键词:紫杉醇奈达铂红豆杉
声门紧闭状态下撞击参数对兔肺撞击伤的影响研究
2004年
目的 研究撞击参数对声门紧闭状态下肺撞击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BIM Ⅱ型水平式生物撞击机致伤 ,以不同驱动压和压缩量撞击 10 8只新西兰大白兔右侧胸部 ,其中声门紧闭与开放组各 5 4只 ,造成闭合性胸部创伤。结果 不同撞击条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胸部创伤 ,声门紧闭状态下撞击致兔肺撞击伤的AIS分值显著高于声门开放状态下的AIS分值 (P <0 0 5 )。在压缩量不变的情况下 ,随驱动压力增加 ,肺损伤程度随之加重 ,主要以肺叶损伤较重。在驱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 ,随压缩量增加 ,肺损伤程度加重 ,主要以肺门伤情较重。结论 致伤参数与损伤分布特点密切相关。
吴秋平蒋耀光陈邦菊闵家新
关键词:胸部创伤撞击伤
线粒体DNA缺失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线粒体DNA缺失细胞系的建立和鉴定。方法 利用EB可以插入无核蛋白保护的线粒体DNA分子 层状排列的碱基对之间抑制mtDNA复制的特点,将Lewis肺癌细胞在含有低剂量的EB、丙酮酸钠、尿嘧啶的培养液长期培 养。结果 经EB诱导,可培育出具有嘧啶依赖性的mtDNA缺失细胞系。结论 线粒体DNA缺失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 步研究线粒体DNA分子的基因及功能提供了条件。
戴纪刚闵家新张国强吴秋平周人杰魏泓
关键词:线粒体DNA缺失细胞系MTDNA缺失DNA复制碱基对核蛋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