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子明

作品数:202 被引量:1,522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军队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2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8篇前庭
  • 79篇眩晕
  • 33篇梅尼
  • 33篇梅尼埃病
  • 30篇阵发
  • 29篇源性
  • 29篇位置性
  • 29篇位置性眩晕
  • 28篇阵发性
  • 28篇前庭功能
  • 28篇良性阵发性位...
  • 24篇肌源性
  • 24篇肌源性电位
  • 22篇前庭诱发肌源...
  • 12篇诊治
  • 12篇前庭神经
  • 12篇疾病
  • 11篇突发性聋
  • 10篇头痛
  • 10篇前庭功能检查

机构

  • 19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2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空军军医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5篇中山大学孙逸...
  • 4篇长春中医药大...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大庆油田总医...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浙江省人民医...
  • 4篇航天中心医院
  • 3篇广州医学院
  • 3篇蚌埠医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医院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解放军第41...
  • 3篇西安医学院
  • 2篇青岛市海慈医...

作者

  • 200篇吴子明
  • 83篇张素珍
  • 53篇刘兴健
  • 52篇杨伟炎
  • 49篇韩东一
  • 31篇冀飞
  • 23篇陈艾婷
  • 22篇王秋菊
  • 20篇周娜
  • 19篇任丽丽
  • 16篇王大勇
  • 13篇兰兰
  • 11篇尹自芳
  • 9篇李倩
  • 9篇王锦玲
  • 9篇杨仕明
  • 8篇郭维维
  • 6篇杨旭
  • 6篇刘兴建
  • 6篇王洪阳

传媒

  • 62篇中华耳科学杂...
  • 32篇听力学及言语...
  • 15篇中华耳鼻咽喉...
  • 15篇临床耳鼻咽喉...
  • 8篇临床耳鼻咽喉...
  • 8篇中国听力语言...
  • 6篇中国耳鼻咽喉...
  • 4篇中国医学文摘...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国外医学(耳...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0篇2023
  • 10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11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14篇2007
  • 13篇2006
  • 8篇2005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眩晕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粟秦王大勇马晓娟赵飞帆李倩尹自芳吴子明王秋菊
常见眩晕症诊断思路与鉴别诊断
2023年
眩晕及头晕为临床常见症状,国外有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在18~79岁的成年人中,眩晕的终生患病率为7.4%,年患病率为4.9%,年发病率为1.4%[1]。我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10岁以上人群的眩晕总体患病率为4.1%[2]。眩晕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耳科、神经科和眼科等领域的众多交叉知识,诊断相对困难。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赵永韩军良吴子明
关键词:终生患病率常见症状眩晕症流行病学神经科发病机制
基层医院前庭康复现状及思考
2021年
前庭康复是治疗眩晕和平衡障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外周性、中枢性和混合性病变引起的非进行性前庭病变及老年人平衡功能障碍。基层医院需要进行前庭康复的头晕和眩晕患者众多,但目前尚无专业前庭康复师,而侧重神经康复的康复师有广泛基础,通过编写专业教材,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与三甲医院形成转诊联动、借助互联网平台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有助于基层医院开展前庭康复。
索利敏赵长青吴子明
关键词:眩晕前庭康复头晕
发作性前庭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被引量:7
2016年
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pisodic vestibular syndrome,EVS)是一组以短暂发作的眩晕、头晕、站立不稳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持续几秒到数小时,偶有数天者,通常包括一些暂时的、短暂的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如眼震、跌倒发作).也有一些症状和体征提示耳蜗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VS通常具有发作性疾病引起的多次反复发作(诱发性或自发性)的特点,但也可能为首发事件之后初次表现.表现为EVS的疾病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MD)、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惊厥发作、低血糖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引起的中枢或外周前庭系统结构损害[1].
蒋子栋韩军良吴子明
关键词:发作性疾病前庭系统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大鼠颈髓膜表面短声诱发电位及起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记录短声诱发的颈髓硬膜外电位 ,并初步证实其来源。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11只分为正常对照组 (n =5 )和阿米卡星给药组 (n =6 )。阿米卡星剂量为 4 0 0mg kg。动态检测用药后听阈 (ABR与高频测听 ) ,待听阈提高到 80dBSPL以上时 ,记录第三颈椎水平脊髓膜表面短声诱发电位。结果 阿米卡星破坏耳蜗后仍存在短声诱发的颈髓硬膜外电位 ,峰值潜伏期为 6 .13~ 7.0 8ms。结论 颈髓硬膜外记录到的短声诱发的电位来源于球囊 。
吴子明郭维维张素珍李兴启杨伟炎韩东一
关键词:短声球囊阿米卡星硬脊膜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被引量:16
2016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阵发性、由头位变动引起的伴有特征性眼震的短暂发作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前庭疾病。后半规管BPPV(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PSC-BPPV)是最常见的BPPV类型,临床上推荐Dix-Hallpike试验作为诊断PSC-BPPV的"金标准",Epley法是目前治疗PSC-BPPV最有效的复位方法。水平半规管BPPV(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of 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HSC-BPPV)发病机制复杂,是仅次于PSC-BPPV的常见BPPV亚型,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被低估。临床实践中,HSC-BPPV其诊断与复位治疗方法与PSC-BPPV均不相同。本文即围绕HSC-BPPV研究的发展史及流行病学、分类、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复位方法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洪渊焉双梅吴子明杨旭
关键词: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EMG修正对颈部及眼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修正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s)结果产生的影响,并建立修正后的cervical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 VEMP)及ocular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 VEMP)正常值范围,为临床上准确评估前庭感受器功能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500Hz tone-burst刺激声对20名(40耳)听力正常且无耳蜗及前庭系统疾病的正常青年人进行c VEMP及o VEMP测试。受试者年龄为20-30岁,平均年龄(23.76±2.81)岁。测试强度为100d B n HL,通过ER-3A标准插入式耳机给声,测试时体位采取坐姿。结果所有受试者均能引出清晰可重复的c VEMP及o VEMP波形。Tone-burst c VEMP的P1潜伏期为14.13±1.97(ms),N1潜伏期为21.54±2.23(ms),幅值为1.63±0.60(μV)。Tone-burst o VEMP的N1潜伏期为10.15±0.72(ms),P1潜伏期为15.79±1.01(ms),幅值为1.38±1.02(μV)。cVEMP修正前后的振幅有显著性差异(*P<0.05),修正前后比值达到40~50倍。结论 EMG修正对振幅标准化有重要意义,其中对c VEMP的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建立一组EMG修正后VEMPs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能够更准确评估双侧不对称性。Tone-burst c VEMP及o VEMP引出率高,可作为临床上评估椭圆囊和球囊功能的常规检测方法。
于澜赵苗苗李清溪刘兴健谌国会熊芬谢林怡兰兰王大勇吴子明冀飞赵立东王秋菊
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被引量:10
2014年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是起源于椭圆囊的能够客观反映前庭-眼反射通路完整性一种无创电生理检查,是一项新的前庭功能检查技术,与眼震电图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用于眩晕相关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全面评价前庭系统的功能状态。
李婧杨旭吴子明
关键词:椭圆囊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39
2020年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引起、并以前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对于部分缺乏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患者而言,其早期确诊仍极具挑战性。为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制定本共识,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早期识别与规范诊疗能力。
王武庆付蓉毕国荣刘鹏杨怡吴子明赵性泉赵桂萍施天明崇奕梁燕玲韩军良
关键词:头晕眩晕卒中
美国耳鼻咽喉学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指南更新及再思考被引量:12
2019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与治疗是前庭医学领域近10年最大的亮点,也是这一领域被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因为关注者众多,以及认识的水平和角度差异性大,所以,对于这种可以和感冒相比拟的疾病,尤其需要依据科学的理论加以梳理,纠正简单问题的误判、误导以及'大众化'的误读,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少由此带来的学术上的错误认识和患者的误治。国内2017年已发布BPPV指南(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该指南是国内临床BPPV诊治的指导性文件。
吴子明张素珍
关键词:眩晕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