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苏
- 作品数:18 被引量:338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研究——Ⅲ.不同基础群体组建方法及其轮回选择探讨被引量:6
- 1993年
-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进行多亲本杂交,按不同的方式组建基础群体。采用不同的选择方法和选择强度,分别进行轮回选择。对长期库 GPO 和近期库 GPⅠ、GPⅡ,GPⅢ等4个不同轮选群体,于1989/1990和1990/1991年在南京进行了研究。群体平均抗赤霉病性 GPⅢ较强,GPⅡ较弱。各群体当选优良可育株平均病粒数(率)GPⅢ较低,但其后代抗赤性与其他3个群体间无明显差异。与 GPO 相比,GPⅠ、GPⅡ、GPⅢ平均株高分别矮12.2,11.4和6.7厘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粒重和千粒重分别高9.79—17.20%和2.76—9.91%;穗粒数、小穗数明显较多。当选优良单株平均株高3个近期库比长期库矮7—10厘米,单株粒数多40—70粒,单株粒重高1.5—4.5克,穗粒数多2—6粒,穗粒重高0.2—O.55克。表明 GPⅠ、GPⅡ的组群方法较 GPO 好,3个近期库的改良效果显著优于长期库。各群体遗传变异均较大,进一步选择仍然有效。
- 蒋国梁吴兆苏
- 关键词:小麦轮回选择赤霉病抗病性
- 小麦胚乳蛋白质组分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烘烤品质的关系被引量:189
- 1993年
- 小麦的烘烤品质主要取决于面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和品质。因为蛋白质的含量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旨在提高小麦烘烤品质的育种主要着眼点在于改善其蛋白质的品质。Khan等(1989)研究表明,小麦胚乳蛋白质中的麦谷蛋白及醇溶蛋白的数量与烘烤品质有关。而Payne等(1981,1983)则认为麦谷蛋白的高分子量亚基构成对烘烤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小麦胚乳蛋白质各组分的含量及麦谷蛋白的高分子量亚基构成在品种间有较大的变异,然而这些变异对烘烤品质的影响程度如何?其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未见有关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采用烘烤品质差异较大的44个品种,以SDS沉淀值代表烘烤品质的品种间差异,分析了不同的蛋白质组分及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烘烤品质的贡献,以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马传喜吴兆苏
- 关键词:小麦胚乳
-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8
- 1983年
- 用 Eberhart—Russell 的模式和方法分析了长江下游地区1981~1982年区域试验中6个小麦品种的稳产性。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在11个地点进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两种产量稳定性参数值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反映了各品种在本地区有不同的稳产性和适应性。产量与两种稳定性参数之间并没有相关性。有的品种表现了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在本地区,每穗粒数和粒重的稳定性对品种的稳产性影响较大。通过研究认为这种分析方法应该可以作为研究品种的稳产性和适应性的有价值的手段,利用区域试验的数据进行这样分析的结果会有助于对参试品种作出较全面的评价,以便加以合理的推广利用。
- 姜文候吴兆苏
- 关键词:小麦品种适应性参试品种稳产性产量性状长江下游
- 小麦二系混合种的产量优势及其成员品种的生态组合力研究
- 1994年
- 利用3个耐盐小麦品种和4个普通丰产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混配法等量混配成12个二系混合种,在花碱地上研究了小麦二系混舍种的混合优势及其7个成员品种的生态组合力。结果表明,小麦二系混合种的混合优势普遍存在,且组合间的混合优势差异显著,平均优势幅度为—4.5%~20%,超亲优势为—12.3%~16.8%;生态组合力分析表明,成员品种间生态组合力差异显著,同一成员品种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态组合力表现亦有差异。因此,在混配小麦二系混合种时,应选择生态组合力好的成员品种进行混配,这样会选出混合优势强的高产二系混合种。
- 傅兆麟俞世蓉吴兆苏
- 关键词:小麦
- 国际小麦会议
- 1986年
- 国际小麦会议于1986年5月2—5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举行。这是关于小麦的综合性的大规模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世界各大洲5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我国代表首次参加了这样的会议。正式列入会议节目单中的论文总共有73篇,其中我国3篇。会议按论文的基本内容归纳为10个部分,依次作报告并进行讨论。
- 吴兆苏
- 关键词: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杂种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小麦育种化学杀雄剂
- 冬小麦良种南大2419
- 金善宝蔡旭吴兆苏
- 南大2419小麦良种系从意大利引种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成,其原始品种为“明他那”(mentana)。南大2419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耐迟播而较早熟,茎秆粗壮,抗倒能力较强,对条、叶锈病表现高抗,抗吸浆虫,穗大而较整齐,丰产稳产...
- 关键词:
- 关键词:冬小麦冬小麦良种抗倒伏性抗病性
- 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研究——Ⅵ.轮选品系与原始亲本的综合分析与比较被引量:7
- 1997年
- 用26个来自基因库的轮选品系或抗源材料和19个原始亲本,在赤霉病单花接种条件下,对抗性和16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平均而言,从接种后16~17天到26~27天,病小穗数和病小穗率的扩增值,轮选品系比原始亲本分别少1.32个和7.11%。病小穗数和病小穗率最终观察值,轮选品系分别为5.35个和24.39%,比原始亲本分别低2.72个和14.75%。轮选品系和原始亲本的平均抗赤霉病忭(抗扩展)分别为MR和MS级。与原始亲本相比,轮选品系的平均株高降低近20cm,生物量、籽粒产量、穗粒数、千粒重、收获指数等重要农艺性状均得到显著改进。部分轮选品系不仅抗赤性较强,而且主要农艺性状也较优良,与推广品种扬麦5号相当或相近。育种实践证明,利用ms2(Tal)基因通过轮回选择建拓抗赤霉病基因库,并结合常规育种,是小麦抗赤霉病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
- 蒋国梁陈兆夏徐勇吴兆苏
- 关键词:小麦基因库轮回选择育种
- 小麦多环境试验中适应性和稳定性参数估计法的比较
- 1991年
- 1984—1986年进行2年7点的小麦多点品种比较试验。1986—1988年进行2年1点的多栽培处理环境的品种比较试验。采用4种方法,估计产量稳定性参数和品种适应性参数。根据统计结果,对4种参数估计法作了讨论。认为对环境资料。
- 夏中华俞世蓉吴兆苏
- 关键词:品种比较试验环境试验
- 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研究——Ⅰ.不同轮选群体抗赤霉病性和株高的分析被引量:11
- 1991年
- 用5个不同的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轮回选择群体对其抗赤霉病性和株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次或两次轮回选择,不论是长期库 LC_1、LC_2或抗源库 RC_1、RC_2,其群体可育株平均单穗发病小穗数均比基因库原始群体 C_0少。群体中出现抗病植株频率逐年增大,感病植株频率逐年减小。群体抗性方差长期库无显著变化,抗源库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变异系数显著增大。LC_1和 RC_1平均株高比 C_0分别增加6.1和4.6厘米,但经第二次轮选后,LC_2又降低到与 C_0相近,抗源库基本不变。各群体的株高变异不存在显著差异。LC_2和 RC_2中低于110厘米的较矮植株的频率比 LC_1和 RC_1各增加37.68%和10.61%。各群体中植株抗赤霉病性与株高的正相关极微弱,且在第二轮回群体和原始群体中未达到显著水平。
- 蒋国樑陈兆夏吴兆苏
- 关键词:小麦基因库轮回选择赤霉病
- 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轮回选择效果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1991年
- 对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5个不同轮选群体进行初步分析表明:基因库群体平均抗赤霉病性得到显著提高,抗病植株频率增大;株高、单株穗数、穗长、小穗密度、总小穗教、结实小穗数和每稳粒数等农艺性状大多没有明显的不良变化,并与抗赤霉病性无必然不利的联系;群体遗传变异得到较好保持。抗源库抗赤霉病性改良效果优于长期库,可育株的抗性水平较不育株高。通过基因库的进一步建拓和改良,可望从中选育出符合生产和育种需要的高产抗病新品种和优良新抗源。
- 蒋国梁陈兆夏吴兆苏
- 关键词:小麦基因库轮回选择抗性赤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