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仲秋
-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造影对不同回声类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分析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成像(CEUS)联合灰阶中位数(GSM)技术,感兴趣区(ROI)定位跟踪,分析斑块的超声造影视觉评分、造影参数、GSM值,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生成情况,为无创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常规超声上获得64个斑块的GSM值并将斑块分成均质低回声、不均质低回声、不均质高回声、均质高回声四组。超声造影获得斑块的造影增强强度视觉评分、造影参数,比较组间差异,并分析造影参数与GSM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组斑块的GSM值之间(F=29.365,P〈0.001)、超声造影视觉评分增强分级中的增强强度值之间(χ-2=17.95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斑块的回声越低超声造影视觉评分增强越明显。四组斑块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值(χ-2=29.025,P〈0.001)、增强密度值(χ-2=30.871,P〈0.001)、不同分值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值(χ-2=23.709,P〈0.001)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斑块的增强强度(r=-0.376,P=0.000)、增强密度(r=-0.252,P=0.000)均与斑块的GSM值呈负相关,相关性显著。斑块的回声越低,GSM值越低,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值及增强密度值则越高,间接提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生成越多,斑块稳定性就越差,可能越容易发生脑血管事件。结论 CEUS联合GSM技术能更加客观地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生成情况,为无创定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提供影像学依据,进而有助于临床的诊治和预防。
- 陈娜燕朱建平周初勋林聪平柯梓花吴仲秋徐斐陈雪君
- 关键词:超声造影颈动脉斑块
- 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我院接收的疑似创伤性浅表组织损伤的88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与肌骨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结果及诊断符合率。结果:肌骨超声诊断结果明显优于X线检查(X2=5.106,P<0.05);肌骨超声对跟腱断裂、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及皮下异物诊断的符合率均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者采用肌骨超声诊断,能够对其损伤情况进行有效判定,且敏感性及特异性均相对较高,利于推广应用。
- 吴仲秋洪峻峰蒋彦
- 关键词:创伤性
- 经直肠超声引导可疑结节加6点改良穿刺前列腺活检术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可疑结节加6点穿刺改良方法前列腺活检阳性率的影响因素。方法经直肠超声引导下采用可疑癌结节或血流信号异常增多区穿刺2针,加前列腺6点穿刺改良方法,即左右侧前列腺底、体、尖的外周区各穿刺1针,对158例前列腺可疑癌症患者进行活检,结合术前血液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经直肠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158例患者中,前列腺癌67例,增生伴前列腺上皮内瘤61例,增生伴炎症19例,单纯性增生11例;经直肠超声发现外腺区可疑结节91例,活检为前列腺癌55例,增生伴前列腺上皮内瘤27例,增生伴炎症7例,单纯性增生2例。PSA>40ng/ml组活检阳性率较<20ng/ml组、20~40ng/ml组增高(P<0.05);前列腺体积>60ml组活检阳性率较<30ml组及30~60ml组降低(P<0.05)。结论 PSA浓度、前列腺体积、前列腺外腺有无可疑结节是影响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的主要因素。
- 江丽吴仲秋朱建平姚俊华洪峻峰
- 关键词: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
- 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结果漏诊及误诊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我院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漏诊、误诊的超声诊断结果,并分析出现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并实施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260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图的特点,并在术后一周进行随访,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漏诊率及误诊率并分析原因。结果:1、胆囊结石分型:典型胆囊结石167例(64.3%)、充满型胆囊结石50例(19.2%)、多发性胆囊结石28例(10.8%)、泥沙样胆囊结石10例(3.8%),另外5例患者属非胆囊结石(1.9%);2、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260例胆囊结石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255例为胆囊结石,5例为非胆囊结石(2例为误诊,3例为漏诊),超声诊断的准确率98.1%。误诊、漏诊的发生与病灶部位、患者肥胖程度、仪器操作及医师经验等因素有关。结论:虽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较高,但仍需完善,以减少或避免临床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 蒋龚彦朱建平林聪平吴仲秋王露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漏诊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直肠癌术后间歇充气加压下肢深静脉血流的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间歇充气加压(IPC)对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流状况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20例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均分2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后处理,IPC组在常规术后处理的基础上加用IPC。于术前及术后1、3、5、7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检查患者双侧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及胫后静脉血管管径和管腔内回声情况,测量其血流速度,计算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观察下肢有无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及形成部位、大小、范围、栓塞程度等。结果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对照组为18例(16.4%),其中完全栓塞5例,不完全栓塞13例;IPC组为4例(3.6%),均是不完全栓塞。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小于IPC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有效地检测出IPC对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的血流变化,其所测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为临床评价直肠癌术后IPC疗效提供了直观、可靠的依据。
- 吴仲秋朱建平罗晓莉蒋彦陈娜燕王剑平
- 关键词:直肠肿瘤血液供给静脉血栓形成
- 多媒体课件在超声诊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以《超声医学》为指导性文字资料,运用多媒体软件分别制作各个系统的教学课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直观,提高了授课效率和质量。
- 江丽曹小织吴仲秋
-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超声诊断学教学
- 间歇充气加压对直肠癌术后凝血功能和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IPC)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和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0例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IPC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术后处理.IPC组在常规术后处理的基础上使用IPC。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和7d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T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及血浆D一二聚体(D—D)含量;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髂外、股及胭静脉管径和血流速度,计算平均血流速度(v)及血流量(Q)。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DVT8例(13.3%),IPC组发生1例(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rr、APTT、INR、FIB和D—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两组frr、APTT、INR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FIB和D.D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PT逐步缩短(P〈0.05),APTr和INR均无显著变化(P〉0.05),FIB和D—D逐步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1、3、5和7d,对照组下肢深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小于IP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间歇充气加压能改善直肠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效预防术后下肢DVT的发生,是一种安全而简便的物理疗法。
- 王剑平林雨冬王烈徐方贵高远黎成金夏印朱建平吴仲秋
- 关键词:直肠肿瘤间歇充气加压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