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导引
  • 3篇穴位
  • 3篇面部
  • 3篇防治法
  • 2篇穴位按压
  • 2篇穴位按压疗法
  • 2篇疗效
  • 1篇血压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粘膜
  • 1篇粘膜病
  • 1篇粘膜疾病
  • 1篇神经痛
  • 1篇推拿
  • 1篇推拿手法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疗法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吕雄
  • 3篇孔炳耀
  • 1篇徐小平
  • 1篇陈宝田
  • 1篇区细成
  • 1篇蒋庚太
  • 1篇李小敏

传媒

  • 5篇按摩与导引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新中医

年份

  • 1篇1994
  • 5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面部黑色病变的点按导引防治法
1993年
面部黑色病变是指面部发生各种各样的暗褐色或黄褐色等的色素性病变,常见的有雀斑、黄褐斑,各种皮疹、疮疖或手术治疗后遗留的色素斑,以及内脏病变呈现于面部的色素斑等。本文主要介绍雀斑,黄褐斑的防治,而皮疹、疮疖、手术后遗留的色素斑多可自行消退,但若消退不理想,尤其是一些范围较大的面部手术后,如磨皮、冷冻等遗留的色素斑,在3个月后仍无明显消退或色素有所加重,应及时进行防治。
吕雄
关键词:穴位按压疗法导引
金蒲丸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观察被引量:9
1994年
笔者从1989年起,用自拟金蒲丸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现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48例,年龄在60岁以上,最大78岁,平均年龄65.67±4.9岁,均为住院病人.男23例,女25例;高血压Ⅰ期9例,Ⅱ期28例,Ⅲ期11例;纯收缩期高血压7例(SBP≥21.3kPa、DBP<12.7kPa),不相称性收缩期高血压17例(SBP≥2×(DBP—15)mmHg、DBP≥12.7kPa),经典性高血压24例(SBP<2×(DBP—15)mmHg、DBP≥12.7kPa);病史0.5年~30年,平均7.3年;中医辨证阴虚阳亢16例,阴阳两虚28例,血清胆固醇(TC)和促动脉硬化指数之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LDL—C/HDL—C)均增高者32例,占66.67%.
孔炳耀吕雄李小敏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药疗法
面部穴位按摩美容的基本法则被引量:1
1993年
面部外观是美容的重要问题,保持面部的自然美感是美容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此介绍一些以按摩导引为主的传统中医美容方法以飨读者。一、基本原理首先,我们要对面部经穴和经脉的分布有一点理论认识,并了解相关经脉经穴的主要功能。其分布情况略见附图1。从图中可见,面部经穴主要为胆、胃、三焦、大肠、小肠等经脉所属,而这些经脉主要功能在于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等功能。
吕雄
关键词:面部穴位推拿手法
痤疮的点按导引防治法
1993年
痤疮,俗称“青春痘”、“暗疮”、“粉刺”。是青少年中常见的毛囊脂腺的炎症性皮肤病,尤以15~30岁多见,一般男多于女。有资料表明,其发病率在80%以上。本病好发于面部多脂部位,常在颊、鼻前端及两侧、额、颏等处发生散在的粟粒,绿豆大小的隆起;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亦可发生,常对称分布,最初为毛囊口角化过度及栓塞,即形成“粉刺”。粉刺可分为开放性(黑头粉刺)和闭锁性(白头粉刺)两种。在病情的发展过程中,粉刺周围由于炎症反应及微生物或毛囊虫的作用下,可演变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常以某1~2种损害较为显著,一般分轻、中、重三种。
吕雄
关键词:痤疮导引
面部皱纹点按导引防治法
1993年
面部皱纹是衰老表现的最早体征之一,如何使面部皱纹延缓出现和减轻其程度?从根本上来说需要整体的健康水平来保证。但针对局部出现的体征,有选择地进行局部保健防治,既可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又能提高效率。本文从中医传统的理论出发,从局部着手,达到整体调合的作用,是较为理想的途径。一般而言,多数人在25岁前后开始出现面部皱纹。由于遗传,营养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可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情况下,初起多见于双眼眉外侧,俗称“
吕雄
关键词:皱纹面部穴位按压疗法
荆芥连翘汤治疗消化道粘膜疾病——附168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1989年
我科于1985年10月至1987年10月期间,用荆芥连翘汤治疗消化道粘膜疾病16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病例来源及选择:本组168例均为口腔至结肠之消化道粘膜病变住院病例。
蒋庚太陈宝田孔炳耀黄舒杨少锋潘俊辉吕雄
关键词:粘膜病荆芥连翘汤
三叶汤治疗外感咳嗽109例被引量:1
1993年
根据广东地区秋冬季节外感咳嗽的特点,将外感咳嗽分为风燥、风热、风寒3型,以自拟三叶汤治疗109例,结果治愈97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33%。认为本方凉温并用,平和轻扬,有“轻可去实”之效,但对老年患者疗效稍差。
吕雄孔炳耀
关键词:咳嗽
电气按摩仪治疗眶上神经痛30例疗效分析
1992年
自1991年8月始,我们收治眶上神经痛患者30例,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治疗组疗效较优,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0例均为门诊病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8~39岁,一侧痛27例,双侧痛3例,病程1周~5年,随机分组各15例。二、诊断依据多在受凉、感冒后出现一侧或双侧眶上缘及前额部的刺痛或麻痛,病侧眶上切迹压痛明显,病侧眶上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或过敏。
吕雄区细成杨家重徐小平
关键词:眶上神经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