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胜祥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幽门螺
  • 4篇胃癌
  • 4篇细胞
  • 3篇杆菌感染
  • 2篇易感性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幽门螺旋杆菌
  • 2篇食管
  • 2篇肿瘤
  • 2篇贲门癌
  • 2篇胃癌易感性
  • 2篇胃肿瘤
  • 2篇螺杆菌
  • 2篇螺杆菌感染
  • 2篇螺旋杆菌
  • 2篇免疫
  • 2篇基因
  • 2篇儿童
  • 2篇癌易感性

机构

  • 12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2篇吕胜祥
  • 10篇马兴刚
  • 3篇王昌成
  • 2篇朱伦
  • 2篇陈洪梅
  • 2篇徐东升
  • 1篇甘建和
  • 1篇祁昔琴
  • 1篇刘树青
  • 1篇沈阳
  • 1篇别小芹
  • 1篇李红玲
  • 1篇梁凤
  • 1篇乔晓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龄ERCP及EST术98例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术中配合和护理。方法对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98例高龄患者ERCP及EST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进行ERCP及EST治疗80例,完成70例。其余18例进行ERCP术,成功17例。发生并发症12例,上消化道出血7例,急性胰腺炎5例,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治愈。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中简化操作、默契配合、术后精心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陈洪梅吕胜祥马兴刚王昌成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吕胜祥马兴刚
关键词:胃肿瘤幽门螺杆菌细胞因子基因
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不明原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胶囊内镜对46例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胶囊内镜顺利通过小肠45例,滞留于小肠内1例(经手术证实为小肠肿瘤)。38例明确出血原因(诊断率82.6%),其中血管畸形15例、小肠肿瘤4例、克罗恩病3例、小肠血管瘤5例,憩室1例、息肉1例、小肠溃疡9例。结论胶囊内镜对诊断小肠出血性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吕胜祥陈洪梅马兴刚王昌成
关键词:胶囊内镜小肠出血
儿童贲门癌一例
2008年
患儿男,14岁。因消瘦、乏力、吞咽不畅6个月余加重1个月入院。6个月前患儿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乏力、消瘦、进食不畅,开始在进食固体食物时出现进食不畅,随后在进食软食时也出现进食不畅,且呈逐渐加重趋势,伴有上腹部胀痛等症状。患儿家族中无恶性肿瘤发病史,无结核病接触史,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查体:体温36.5℃,
马兴刚吕胜祥
关键词:贲门癌儿童上腹部胀痛吞咽不畅固体食物近亲婚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对肝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酶消化法提取产妇脐带组织,进行贴壁分离和传代培养。经外周静脉输注UC-MSCs 8×107个细胞,观察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肝功能的变化以及治疗后安全性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FP、IFN-γ和IL-4水平。结果经UC-MSCs治疗后,6例患者均达到临床病情缓解标准;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8.85±6.98) g/L,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33.51±5.32) g/L,P<0.05],治疗后ALT和AST分别为(39.65±18.87) U/L和(35.52±17.24) U/L,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分别为(69.95±47.96) U/L和(65.71±43.64) U/L,P<0.05],但TBIL、ALP和GGT在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前基线血清IFN-γ水平为(139.30~219.34) pg/ml,治疗24个月后下降为(116.82~167.6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8);基线IL-4为(29.31~55.23)g/ml,治疗24个月后上升为(43.89~69.9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8)。结论 UC-MSCs治疗可明显减轻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好,可能与UC-MSCs纠正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吕胜祥乔晓梁凤王昌成别小芹甘建和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疗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Survivin蛋白在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正常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BE作为食管癌的一种常见癌前病变,与Barrett腺癌(EA)关系密切,约1%的BE可发生恶变。
马兴刚吕胜祥朱伦沈阳
关键词:BARRETT食管SURVIVIN蛋白
儿童贲门癌1例
<正>患儿,男,14岁。因消瘦、乏力、吞咽不畅6个月余,加重一月入院。6个月前患儿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乏力、消瘦、进食不畅,开始为轻微乏力,食欲差、消瘦,在进固体食物的时候出现进食不畅,随后在进软食也出现,呈逐渐加重...
马兴刚吕胜祥
文献传递
IL-1B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胃癌发病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取35例胃癌(胃癌组)及37例慢性胃炎(对照组)患者全血标本,使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结合PCR体外扩增方法,检测人IL-1B-31和-511位点基因多态性,并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胃癌组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IL-1B-31位点T携带子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C/C型比较,T携带子基因型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OR=4.237(95%CI:1.563—10.000);IL-1B-511位点的各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IL-1B-31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Hp感染后中国人发生胃癌的危险性。
马兴刚吕胜祥徐东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B胃肿瘤
13C尿素呼气试验与免疫印迹试验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比较
目的探讨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与免疫印迹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价值。方法用C-UBT试验及免疫印迹试验两种方法检测72例因消化道症状就诊患者的HP感染,并比较...
马兴刚吕胜祥徐东升李红玲刘树青
关键词:免疫印迹试验幽门螺旋杆菌
文献传递
p-mTOR、GST-π和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p-mTOR、GST-π、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三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和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8例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状细胞中p-mTOR、GST-π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p-mTOR、GST-π、Ki-67在食管高分化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8%、25%和62.5%,在中分化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45.7%和65.4%,在低分化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72.2%和94.4%。食管鳞癌组织中GST-π和p-mTOR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rs=0.797,P<0.01),与Ki-67的表达水平则没有相关性(rs=0.126,P>0.05)。结论p-mTOR、GST-π和Ki-67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GST-π表达水平与p-mTOR密切相关。p-mTOR阳性的食管鳞癌患者可能从p-mTOR活性抑制治疗中受益。
朱伦祁昔琴吕胜祥
关键词:MTORGST-ΠKI-67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