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亚芬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分子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电化学
  • 7篇电极
  • 7篇直接电化学
  • 6篇修饰
  • 6篇修饰电极
  • 5篇碳纳米管
  • 5篇纳米
  • 5篇纳米管
  • 4篇电催化
  • 4篇催化
  • 3篇电子转移
  • 3篇直接电子转移
  • 3篇生物电催化
  • 3篇化学修饰
  • 3篇化学修饰电极
  • 3篇肌红蛋白
  • 3篇红蛋白
  • 2篇单壁
  • 2篇单壁碳纳米管
  • 2篇乙醇

机构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吕亚芬
  • 5篇蔡称心
  • 4篇吴萍
  • 4篇印亚静
  • 2篇杜攀
  • 1篇陆天虹
  • 1篇石彦茂

传媒

  • 1篇电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第十三次全国...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其对生物分子的电催化
吕亚芬
关键词:化学修饰电极直接电化学生物电催化肌红蛋白乙醇脱氢酶
铁氧化还原蛋白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固定、表征及直接电子转移被引量:9
2006年
将来源于SpinaciaOleracea的铁氧化还原蛋白(ferredoxin,SOFd)固定在多壁碳纳米管(CNT)表面,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表明,SOFd在CNT表面没有变性,仍保持原来的二级空间结构.循环伏安结果表明,SOFd在CNT表面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伏安曲线上出现一对良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式量电位E0'为(-570.4±1.5)mV(vs.SCE,0.1mol/L磷酸盐缓冲液),且不随扫速和溶液pH值的变化而变化.SOFd直接电子转移的表观速率常数ks为(0.73±0.04)s-1.
吕亚芬蔡称心
关键词: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直接电化学
细胞色素c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的固定、直接电子转移及电催化被引量:9
2006年
应用吸附法将细胞色素c(Cytoc)固定在单壁碳纳米管(SWNT)表面.红外光谱(IR)显示被固定的Cytoc能保持原有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变性.循环伏安测试表明,Cytoc在SWNT表面能发生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其i^E曲线上出现一对良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式量电位E0’基本不随扫速的增加而变化(在20 mV^120 mV/s的扫速范围内,E0’平均值为0.165±0.001V).实验同时给出,吸附在SWNT表面的Cytoc仍能保持其对H2O2电化学还原的生物电催化活性.
印亚静吕亚芬吴萍杜攀石彦茂蔡称心
关键词: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直接电化学细胞色素C
铁氧化还原蛋白的直接电化学被引量:1
2006年
将来源于Spinacia oleracea的铁氧化还原蛋白(ferredoxin,SoFd)通过吸附的方法固定在碳纳米管(CNT)表面.红外光谱表明SoFd固定在CNT表面后没有变性.循环伏安结果表明,SoFd在CNT表面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伏安曲线上表现出一对良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式量电位E0′不随扫速(在20—120 mV/s的扫速范围内,其平均值为(-571.7±1.9)mV(vs.SCE,pH 7.0))变化而变化;SoFd直接电子转移的表观速率常数ks为(0.73±0.04)s-1.
吕亚芬印亚静杜攀吴萍陆天虹蔡称心
关键词: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直接电化学
细胞色素c在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还原蛋白质和酶直接电子转移的研究不仅对于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探索蛋白质和酶等生物大分子在体内的生理作用及机制等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开发新型的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及酶催化剂在生物燃料...
印亚静吕亚芬吴萍蔡称心
关键词:细胞色素C单壁碳纳米管电极直接电化学
肌红蛋白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能(英文)被引量:16
2007年
将肌红蛋白(Mb)通过吸附的方法固定在碳纳米管(CNT)表面,用AFM、XPS、UV-Vis和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NT对Mb直接电子转移反应的促进作用.循环伏安结果表明,Mb在CNT表面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其循环伏安曲线上表现出一对良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在20-160mV·s-1的扫速范围内,式量电位E0′几乎不随扫速而变化,其平均值为(-0.343±0.001)V(vsSCE,pH7.0);Mb在CNT表面直接电子转移的表观速率常数为(3.11±0.98)s-1;式量电位E0′与溶液pH的关系表明,Mb的直接电化学过程是一个有H+参与的电极过程.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在CNT表面的Mb能保持其对H2O2和O2还原的生物电催化活性.
吕亚芬印亚静吴萍蔡称心
关键词:生物电催化直接电子转移碳纳米管肌红蛋白
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的制作、表征及其对生物分子的电催化
本论文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作方法和电化学特性,阐明了肌红蛋白Mb、铁氧化还原蛋白、酒精脱氢酶等生物大分子在MWNT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性能,探讨了它们在生物电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如下: ...
吕亚芬
关键词:化学修饰电极直接电化学生物电催化肌红蛋白乙醇脱氢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